【简况】 2005年,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企业能力建设主线,狠抓基础建设,稳步推进改革,全面提升企业营运质量和管理水平,实现经营规模和经济效益的新突破。全年购进原盐6.6万吨,销售6.54万吨,实现利润783.55万元,比上年增长30.16%。食盐专营“四率”的食盐计划完成率为127.28%,碘盐覆盖率98%,合格碘盐食用率98%,货款承付率97%。3月30日,中山盐业总公司被授予国家食盐批发AAA级企业称号。
【拓展市场,巩固专营】 2005年上半年,全国发生原盐货源紧缺、铁路运力紧张情况。为保证供应,中山盐业总公司及时用汽车直接到外省盐矿运盐,调整盐品种结构,增销海盐,增购小包装生产设备改善海晶盐质量,保障中山市民生活用盐和工业生产用盐供应。制定质量管理手册,对小包装食盐从原盐购进、生产加工、仓储、销售等环节加强质量管理和监测。控制母盐质量,监测盐产品生产加工质量,深化规范计量、包装与化验室管理。完善市场销售网络,5月底在古镇设立食盐专卖店,收回古镇和小榄供销社的食盐批发经营权,在全市中心镇区设置10个销售网点。全面启动网点网络功能,销售多品种盐。2月16日,设立“盐之廊”展销厅向社会和消费者展示系列盐产品。全年销售自行研制推出的“一点鲜”海晶盐89吨,销售其它多品种盐2499吨。
【完善制度,加强管理】 年初,在各个岗位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全员聘用制度。实行吨盐工资制,将工资与销售挂钩。加强资产管理,拍卖凤鸣路84号的闲置物业,盘活资产198万元。加强成本管理,清还部分贷款,减少利息支出,保留合理流动负债,节约财务费用,及时回笼货款,提高资金使用率和周转率。根据新的仓储规划,退租不用的仓库,每年减少支出6.6万元。5月23日,启用中山盐业办公自动化系统和盐业进销存管理系统。
【打击涉盐违法行动】 受省盐业政企分开影响及上半年公司盐品种调整,制售假盐贩子利用此时机大肆制售假盐冲销中山市食盐市场,致使小包装食盐销量连续下滑4个月,盐业市场管理面临严峻考验。上半年联合工商、公安、食品卫生部门捣毁长期在市区内从事假盐销售的永兴盛批发部的假盐仓库,查获9.5吨各类盐产品。5月24日,在小榄镇捣毁地下假盐加工窝点,现场查获假盐成品和半成品13吨,运输车辆2辆,刑事拘留8人,其中5人被判刑,成为中山盐业首例制售假盐刑事案件。7月13日,食盐专卖局盐政执法权移交给市经贸局盐管办,市盐业总公司以巡查访销为主,协查配合为辅开展工作。联合有关镇区查获8宗较大的私假盐案,查获私假盐产品175.46吨。11月30日,配合火炬开发区工商和公安部门破获国安印刷包装公司生产假冒中山盐业总公司的小包装食盐袋80万个和60万个假冒防伪标识的特大商标侵权案。(杨妍妍)
附:2005年中山盐业总公司领导名单
总 经 理:董建生
副总经理:陈焕济 曾 坚(5月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