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商品流通(2004)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05 【成文日期】2004-12-01 【点击率】1301次


【简况】 2004年,以物流配送和连锁经营为主,发展现代流通业;以区域产业为依托,发展大型物流企业;形成一批第三方物流企业,支撑工业生产。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上年增长3.1个百分点。市场销售保持较大增长,投资、出口的快速增长积极影响消费品市场;城镇居民和农民收入提高,消费结构升级,形成需求旺盛,消费热点突出;旅游业全面复苏,出境游、国内游人次大幅增加,带动消费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8.84亿元,增长16.4%。


【拓展产品市场】 全年组织协调各类经贸活动达29个,建立健全市场经济信息数据库,完善信息网络。调整规模以上商贸企业统计数据库,建立3个重点商贸流通情况统计制度,一是春节、五一、国庆长假期市场销售情况统计分析制度,二是重点批发、零售企业商品销售行情监测制度,三是31类生活必需品市场需求和价格情况监测制度,加强市场的宏观指导和组织协调,确保市场稳定和有效供给。市经贸局会同有关部门落实审批现代流通业发展资金项目,扶持发展现代流通业。2004年,享受技改贴息的流通业项目19个,项目实际投资额8.3亿元。


【发展现代物流业】 形成中外运、邮政物流、物资集团、壹加壹连锁、华润万佳、益华集团、九州通、中智医药、顺昌等一批具有物流配送功能的大型流通企业,组建现代物流业。建设天润物流、马新物流、绿都农副产品交易配送中心、小榄物流配送中心、古镇江东货运场、富逸家居装饰等大型物流项目,形成以区域经济或产业优势为依托的物流市场。连锁经营成为零售业的主流业态,经营项目从传统的食品和百货向家电、装饰建材、汽车、医药、销售代理等多个行业拓展。


【监管专项商品】 监督管理二类易制毒化学品和酒类商品,在连锁超级市场、各大商场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检测体系,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机制,组织有关企业申报食品药品放心工程示范基地(示范点),全市已终审验收16个企业。(古小鹏)

上一篇: 拍卖业(2003) 【关闭窗口】 下一篇: 粮食储备供应(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