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况】 2008年,以发展现代物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和中高级批发市场等为工作重点,扶大扶强,培育大型流通企业,加强农村流通网络建设和社区商业建设,促进工贸一体化。全市流通业发展整体水平稳步提高,区域布局逐步优化,流通业态适时创新,发展合力显著增强。居民消费增长较快,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6.95亿元,比上年增长20.5%。住宿和餐饮市场增势继续保持强劲态势,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412.17亿元,增长20.3%;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64亿元,增长22.2%。
【完善流通业规划】 在总结中山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状况、原版规划的实施情况的基础上,修订《中山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并顺利通过专家组评审,为科学发展现代物流业提供有力依据和科学指导。根据国家相关规划要求以及《中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制定《中山市再生资源回收网点规划》,对现有回收网点的整合工作、生活和生产性再生资源五大回收中心的建设以及中心城区的生活性废品回收等做详尽的规划。
【加强产业政策引导】 加大对现代流通业发展的财政扶持力度。2008年市投入现代流通业专项资金共367万元,补贴13个流通业项目,其中物流项目6个,连锁经营项目3个,批发市场项目4个,发挥财政资金的投资引导作用。推荐相关企业申报各项省服务业专项资金,其中中山市再生利用有限公司、中山市高力制锁有限公司、中山市物资集团有限公司和市品牌研究院申报2008年省流通扶持资金项目,广东九州通医药有限公司、中山市琪朗灯饰厂有限公司、中山丝绸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的流通项目申请省级现代服务业发展引导专项资金,4家企业申报省批发市场基础设施改造资金项目。
【推进现代流通业企业建设】 2008年,益华百货、壹加壹连锁超市、物资集团等9家企业获评为广东省商业服务业改革开放30周年杰出贡献企业,益华百货获评为全国商业服务业顾客满意企业和广东商业30周年开拓型企业,顺昌购物广场获评广东商业30周年活力型企业。新增天润物流市场和曙光运输公司两家国家AAA物流企业,全市累计国家AAA物流企业数量增加至5家,拥有国家A级企业数量在省内地级市中排名第一。11月,广通物流公司提级为国家AAAA物流企业的申请正式通过国家专家评审组的现场审核,有望成为中山第一家国家AAAA物流企业。推进社区商业示范工程,以“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为重点,改造社区小型商业模式,培育申报国家级社区商业示范区,对成功申报成为国家社区商业示范区的中山市三乡雅居乐花园社区、中山市西区长洲社区各奖励10万元。振兴“老字号”工程,支持中山“老字号”企业创品牌、壮品牌、用品牌,对成功申报国家“中华老字号”的广东益和堂制药有限公司、中山市咀香园食品有限公司各奖励10万元;鼓励“老字号”企业实施向外拓展战略,组织“老字号”企业参加第五届中国中华老字号精品博览会,帮助企业拓展国际国内市场。
【创新物流集聚区建设模式】 打破行政区划局限,配合四大组团经济发展模式,推动四大组团物流集聚区的发展,各物流集聚区有所侧重有所配合,为生产和生活服务提供有力的支撑。火炬商贸中转物流集聚区主要承托外资企业和外贸进出口的需求,为东部外向型产业组团服务,为产品和物资进出口提供物流服务,发展初具规模。西北工业组团物流集聚区承托民营企业制造业基地的优势,为西北部电子音响、电气机械、金属制品产业集群服务,已建成庞大的物流网络,构建成全国性的运输网络。此外,稳步推进为中山和珠江口西岸城市提供产品配送服务的中部城市配送物流集聚区和为南部外向型出口加工产业提供配送服务的物流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服务业组织结构,鼓励传统流通企业发展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培育中高级批发市场、第三方物流企业。市政府与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为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提供切实可行的信息平台。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 在原有的中山市壹加壹商业连锁有限公司、中山市信和商业连锁有限公司、中山市及时便利有限公司、中山市坦背供销社自选商场和广东省农业生产资料公司等5家承办企业的基础上,新增加中山市华润万家便利超市有限公司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承办企业。2008年,经省验收合格,新增农家店54个,按照省的补助标准每个配套补贴4000元;新增配送中心1个,按照省的补助标准配套补贴8万元,两项共计补贴29.6万元,为方便农村消费、保障农民安全消费提供更加完善和更具规模的市场网络。(古小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