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6》 【成文日期】2015-12-31 【点击率】1639次 | |||
【工业概况】 2015年,中山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简称“市经信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工业转型升级攻坚行动计划,以转促进,以调促优,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3010亿元,比上年增长8.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1281.05亿元,增长7.5%;固定资产投资1055.41亿元,增长17%,其中工业投资324.89亿元,增长35.5%,占第二产业投资的99.5%;工业税收297.74亿元,增长4.7%。市经信局驻东区松苑路1号市政府大楼4楼。
【工业技术改造】 2015年,中山市完成工业投资324.89亿元,比上年增长35.5%,提高21.9个百分点,比全社会固定投资高18.5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技改投资156.33亿元,增长69.5%,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提高至48.1%。制定《关于进一步促进企业技术改造的实施意见》《中山市工业转型升级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等系列政策,从工业设计、机器换人、提升效能等方面引导企业以技术改造提高创新发展能力。采取省市镇联动方式,召开技术改造政策宣讲会议28场,参加企业超3000家,参加人员超4700人,实现省市技改政策对全市各镇区经信部门和规上工业企业的全覆盖。联合《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广播电视台等媒体,开展全市技术改造“每日一星”系列报道100期。联合中山广播电视台拍摄技改示范专题片,集中展示华帝燃具、华锋制锁、诺斯贝尔等一批重点企业的技改措施和成效,并将专题片刻录成光碟,发放至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加强市镇两级技术改造项目备案工作,实行以备案制为主的投资管理体制,全市共有技术改造项目备案737个,总投资192.65亿元。设立每年(2015—2017年)2亿元共6亿元的专项扶持资金,推动企业加快实施以增资扩产、机器换人、智能化改造等为重点的技术改造。全年全市共有259个工业企业技改项目和公共服务平台项目获市级财政资金扶持。组建中技设备租赁中心和首期规模1亿元的市技改设备融资租赁基金,以直接租赁方式为企业开展技术改造、购置新设备提供金融支持。推荐由瑞德兴阳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承担的“明阳中国芯半导体芯片扩产增效项目”等33个优质技术改造项目获省级技术改造(含技术创新)专项扶持资金超3.8亿元,推动企业新一轮创新发展。 2015年,全市开展各类工业设计活动约300场次,参加人次超3万人,从业人员近5000人。华帝股份、优力加、汇能产业园(中山工业设计产业园)分别被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评为省级企业工业设计中心、省级工业设计企业和省级工业设计基地。至年底,全市共有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346家,其中省级69家、国家级2家。奥美森、四海家具、益达服装和皆利士4家企业获2015年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专项资金共800万元。制订沙溪镇大涌镇品牌同享规划,从产业品牌、产品品牌、区域品牌、城市品牌等方面,支持沙溪服装、大涌红木品牌推广。继续推动企业争创名牌名标,至年底,全市企业累计共获得省级以上名牌、名标516个(件)。 2015年10月9日,市委市政府召开贯彻落实广东省智能制造2025暨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工作会议。市经信局举办首届智能制造设计大赛,与中山美居创新工业设计大赛融合,面向全国征集作品,推动优秀智能设计成果与制造业的高端嫁接。依托中山美居产业园,引入广东硕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合作建设“中山市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
【重大项目招商引资】 2015年,市经信局成立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的招商领导小组,组建专业招商团队,先后到深圳、北京、武汉、杭州等地开展专项招商,与150多家装备制造企业对接,50多家企业先后到中山市考察。迈雷特智能装备、明匠工业4.0设备制造、京兰新能源动力汽车等项目落地中山。8月22—23日,在首届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投资贸易洽谈会上,中山市签约项目42个,投资总额330亿元,其中上台签约项目6个,投资总额201亿元,2项投资额均排列珠江西岸六市一区第二位。市经信局协助火炬开发区管委会在中山利和希尔顿酒店举办中韩日欧美五国造船企业高峰会议,为全市招商引资、企业开拓市场、项目对接合作搭建平台。实现单纯招商引资向深层次引技引智融合转变,从注重招引大企业大集团向招引创新型科技小巨人企业并重转变,从政府主导招商向与市场化招商相结合转变。
【“新三百”计划】 2015年,中山市共有122家“新三百”工业企业(“新三百”即力争到2016年底前培育出超10家百亿级企业,100家十亿级企业,10个百亿级乃至若干个以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为主体的千亿级产业集群),实现总产值2821.4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44.5%。其中,百亿级企业实现产值1551亿元,十亿级企业实现产值1270.4亿元。至年底,百亿级企业有8家,十亿级企业超100家,百亿级产业集群10个,其中千亿级产业集群2个。对“新三百”培育企业实施动态管理,年内新增十亿级培育企业11家,“新三百”培育企业总数139家。加大对“新三百”培育企业资金扶持,长青、乐百氏等6家企业域外扩张项目获扶持资金共656万元。
【总部经济】 2015年,中山市新认定总部企业3家,总部企业总数增至49家。落实总部企业经营贡献奖和“三高”(即高管、高职、高技)人才奖共1.12亿元。其中,完美(中国)有限公司等20家企业获总部企业经营贡献奖共9917万元,乐百氏集团等32家企业获“三高”人才奖励共1315万元。落实10家总部企业高管及其家属的10人入户和10人入学申请。31家总部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862.6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13.6%。
【“上规上限”工程】 2015年,中山市新增规上限上(指工业企业达到国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标准、商贸企业达到国家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企业标准,服务业企业达到国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标准纳入国家统计范围)企业512家,净增231家。推进“助保贷”业务,根据《中山市小微企业上规上限融资扶持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市财政安排2亿元专项资金,为中山市上规上限培育企业名录库内企业向银行贷款提供增信服务,并于2015—2016年连续2年每年安排3000万元用于对名录库内企业贷款按照月均贷款余额(最高不超过1500万元人民币)给予年贴息率不超2%的贴息,至年底,中国银行等8家合作银行共向335家企业办理913笔“助保贷”业务,累计发放贷款金额44.85亿元。
【帮扶中小企业】 2015年,市经信局出台创新完善中小微企业投融资机制实施意见,改善中小微企业的融资环境。发动中小企业申报省扶持资金,全市共有12个项目获得市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共500万元。联合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举办2015年中山市中小微企业政策宣传暨暖企服务活动;联合中山市企业联合会组织3家金融机构和80家中小企业举办银企对接会;开展减轻企业负担政策宣传周活动和全国清理规范涉企收费减轻企业负担专项督查,执行取消、免征、缓征或降低包括对非营利性养老和医疗机构建设全额免征行政事业性收费、对营利性养老和医疗机构建设减半收取行政事业性收费等国家、省级减免政策8项,涉及130个收费项目。开展小微企业划型认定工作,办理中小企业划型认定269份。组织企业参加第十二届中国中小企业博览会及其配套专场活动。
【“中山美居”工程】 2015年,中山美居产业园完成投资8000万元,改造面积7.8万平方米,引入200多家家居与工业设计、电子商务类企业入驻。完成“中山美居3D模型库及支撑系统”功能开发,建设基于互联网的3D DIY(即Do It Yourself的缩写)体验中心和实体体验酒店。推动中山美居联盟与淘宝“极有家”家居家装订购平台开展战略合作,帮助“中山美居”产业率先进入淘宝家装领域。鼓励中山市优秀家居企业和产业集群通过“极有家”进入专业家居电商平台,促进“中山美居”品牌整体走出去。推动慧聪网中山美居产业带建设。9月10日—12日,在广交会琶洲展馆A区4号馆举办第三届中山美居展。
【两化融合贯标工作】 2015年,市经信局召开2次两化融合(指电子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到工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信息化成为工业企业经营管理的常规手段)培训会议,培训企业约100家,培训200人。组织33家企业通过广东省两化融合评估系统进行两化融合评估诊断,中山东菱威力电器有限公司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企业,中荣印刷被认定为2015年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广新海事重工等6家企业被认定为2015年广东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至年底,全市有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企业1家、贯标试点企业1家,广东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8家。
【园区整合提升】 2015年,市委市政府制定工业园区整合提升方案,建立市级工业园区整合提升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和协调园区整合工作,引导各镇区确定保留园区及其主导产业,构建以国家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广东中山工业园为龙头的两大园区体系。推进土地资源集约集聚利用,对全市锌铁棚(指土地权属来源合法,土地使用权证用途为工业的用地上已建成的单层简易建(构)筑物)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形成调研报告。确定小榄、大涌、黄圃3个镇区为简易结构厂房改造试点镇,各试点镇区初步确定简易结构厂房改造范围和改造方式,形成社区推进、私人投资、整合兼并3种改造模式。
【市级产业平台】 2015年,中山市通过装备业扶持资金以股权贴息方式重点支持4个市级产业平台(坦洲镇市级平台、民众镇市级产业平台、南头—阜沙市级产业平台、神湾镇市级平台)的开发建设,支持产业平台完善基础设施、引进优质项目。明确市级产业平台项目准入评价流程,对镇区报送的条件成熟项目迅速组织评审,神湾“中山航天城(Ⅰ期航天乐园)”和“宝艺·心源之旅”2个项目通过评审。中山火炬—板芙智能制造示范基地被认定为省市共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广东省智能制造示范基地。
【节能降耗】 2015年,中山市淘汰印染(洗水)行业落后产能1.26亿米。每季度实行节能指标完成情况“晴雨表”发布制度,加强对指标完成不理想镇区的预警。加快重点用能企业能管中心试点和市能源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建设。发布2015年工业节能宣传月活动方案,分别在远洋广场和坦洲镇理工学校举办节能宣传系列活动。12月,市博爱医院被评为全国第二批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实现中山市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零”的突破。推进清洁生产审核验收,印发《中山市2014—2017年度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推行方案》,组织召开全市各镇区和化工行业重点企业代表参加清洁生产政策宣讲会,新增获“广东省清洁生产企业”称号企业1家。推荐企业申报“清洁生产伙伴计划”项目资金扶持,全市获“粤港清洁生产伙伴”标志企业称号企业4家。
【电机能效提升】 2015年,中山市完成电机能效提升工作任务49.63万千瓦,完成48万千瓦提升任务的103.40%。举办电机能效提升系列宣传活动,加大重点企业监察力度,对中山联合鸿兴造纸有限公司、诺而达铜管中山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电机能效提升专项监察。
【电力能源保障】 2015年,中山市供电量239.85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59%;全社会用电量245.51亿千瓦时,增长3.31%。全市工业用电量161.16亿千瓦时,增长2.15%,低于全社会用电增速1.16个百分点。全年全市领取成品油经营证书企业140家,其中批发经营企业6家、仓储经营企业1家、零售经营企业133家。全市成品油批零合计146.78万吨,增长8.20%。其中汽油零售70.28万吨,增长14.15%;柴油零售24.68万吨,增长16.43%。落实10千伏供电线路错峰轮休方案及事故限电拉闸序位表,加强对“新三百”培育企业和重点用户的保供电工作。编写迎峰度夏期间用电紧张形势预警方案,组织地方电厂安全生产运行,确保迎峰度夏期间电厂机组顶峰发电。加大对电力建设项目协调力度,中山火力发电公司扩建热电联产电源项目进展顺利,嘉明横门电厂三期热电联产机组投入运行。做好成品油经营企业年审、经营市场准入、市场供应状况监测、加油站和油库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工作,全面推广国Ⅴ车用汽油和柴油。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