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1998)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1999 【成文日期】1998-12-08 【点击率】1690次


【简况】 1998年,市气象局在业务现代化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绩。气象卫星通讯综合应用业务系统(又称9210工程)中山VSAT站(即地面卫星通信接收站)已投入业务运行,大量气象信息通过该系统收集,预报人员通过“人机对话”系统分析制作天气预报。运用多媒体技术研制成功天气预报节目,并于5月1日起先后在中山有线电视台和中山电视台播出。与广州区域气象中心的计算机组网改为X.25分组数据网。4月,在五桂山建立气象警报网差转台,扩大了警报网的覆盖面。此外,中尺度灾害性天气监测系统运转正常。
    做好灾害性天气预报服务,成功地准确预报了9803号热带风暴登陆地段和9810号台风的转向。在6月下旬洪水期间,利用联防协作网络,每天收集广西89个站点雨量资料及有关水位情况,分析制作两广天气预报,为抗洪斗争提供科学依据。地面观测组全年测报业务质量优异,被广东省气象局评为先进观测组。1998年,市气象局还圆满地完成了华南暴雨试验和季风试验的观测任务。所参与的科研课题《暴雨洪水对中山市城市建设影响及减灾对策研究》通过省、市专家评审。
    重视提高干部队伍素质。除经常组织业务技术学习和培训外,还鼓励干部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大专以上学习。年内,有1人获得大专毕业证书,另有2人分别参加行政管理大专班和计算机研究生班学习。1998年7月,经市推行国家公务员办公室批准,市气象局22位在职干部过渡为国家公务员。


【气象灾害】 暴雨。5月24日,城区出现了286.7毫米的特大暴雨,为15年一遇。暴雨始于24日早上4时左右,随后雨势加大。从早上4时32分开始,1小时降雨量为81.7毫米,1.5小时雨量103.3毫米。至上午10时,雨势逐渐减弱。由于暴雨强度大,下雨时间集中,城区排水不畅,造成严重渍水,城区有的地方水深1.5米,受浸房屋超过1万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15万元。
    洪水。6月中旬末至下旬中期,由于受锋面和低压槽的共同影响,两广地区出现了大范围的大雨到暴雨、局部特大暴雨的降水过程,西江水位急剧上升,致使全市从6月21日起出现洪水。23、24日,全市连降2天暴雨,加上大潮顶托,本市水位继续上涨。26日,莺哥咀水位超过5米,27日水位升至5.15米,超警戒水位1.65米。此次洪水水位高,持续时间长,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842万元。


【市防雷设施检测所通过计量认证】 1998年9月,市防雷设施检测所通过广东省技术监督局计量认证复查,获得计量认证合格证书。1998年,中山市防雷设施检测所共为本市600多个单位的防雷设施进行检测,其中有油库、加油站152个,化工仓库30多个,楼宇1000多幢,并审查了一批新建建筑物的防雷设计图纸,有效地防御了雷电灾害。(郭德铿 欧锐康)


附:1998年主要领导名单

局 长:郭德铿

上一篇: 气象(1991-1997) 【关闭窗口】 下一篇: 气象(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