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1991-1997)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1991-1997) 【成文日期】1997-12-08 【点击率】1708次


【简况】 市气象局积极引进现代科学技术,加强业务建设,拓宽服务领域。1991年实现计算机与广州区域气象中心联网,组成实时业务系统,能迅速调取卫星云图、雷达回波、天气形势图以及多种数值预报产品,拓宽了视野,提高了天气预报的可靠性。同年,建成气象警报网,装机180多台,初步解决气象警报和天气预报产品的分发传递问题。1994年实现用微机编发地面气象观测报。中山气象局被省气象局评为抗洪救灾先进集体。1995年安装了静止展宽卫星接收及微机处理系统,直接接收卫星云图。1996年建立台风资料库和预报服务系统,成功研制出灾害性天气计算机服务系统,在部分单位安装了终端。1997年完成了气象卫星通讯综合应用业务系统(又称9210工程)中山VSAT站的建设。

 

1991~1997年年日照时数表 
单位:小时 
年份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合计
平均
日照时数
1802.3
1739.4
1653.6
1446.8
1661.5
1726.1
1671.9
11701.6
1665.7

 

1991~1997年年雨量表
单位:毫米 
年份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合计
平均
雨量
1458.7
1764.8
2442.5
1998.3
1563.0
1816.7
2251.9
13295.9
1899.4


 【气象灾害】 台风:1991~1997年,共有16次台风影响中山,平均每年2.3次,集中出现在7~8月份,占台风总数的60%以上。(见附表《影响中山的台风日历表》)最多一年5个(1993年),最少为1个(1992年、1996年、1997年),严重影响中山的台风有5个,其中1993年占了2个。1993年第16号台风于9月17日上午在斗门至台山之间沿海地区登陆,使中山平均风力6~10级,阵风10~12级,城区出现81.3毫米暴雨。暴雨:7年共出现暴雨(日雨量≥50.0毫米)48次,平均每年6.9次,最多1997年,出现11次,最少为1993年,仅2次。城区录得最大日雨量为279.2毫米,出现在1993年11月4日。暴雨集中出现在4~9月,占暴雨日数的95%,其中6~8月为暴雨集中期,占暴雨日数的60%以上。1997年7月上旬,出现连续性暴雨,随后又受西江洪水影响,损失超过5000万元。霜冻:7年来,在城区录得有霜日数仅有6天,平均每年不到1天。山区及空旷地带有霜日数会多2~3天。1993年1月中旬,受寒潮影响,城区最低气温为1.3℃,连续4天出现霜冻。低温阴雨:7年共出现低温阴雨17次,平均每年2.4次,最长一段低温阴雨出现于1993年,持续19天。龙卷风:1995年4月19日下午,阜沙、三角、民众和黄圃等镇,受龙卷风袭击,风力超过12级,并夹有冰雹,破坏严重。
 

【防雷设施检测所】 1993年9月,市防雷设施检测所获得广东省技术监督局计量认证。1996年5月实施市政府《中山市建筑物防雷设施管理办法》,加强了防雷管理工作。1996年、1997年共为300多个加油站等危险场所的防雷设施进行了检测,并为一批建筑物设计、安装了避雷针或避雷器,有效地防御雷暴灾害。
  1997年3月,检测所被省气象局和省人事厅评为省气象系统先进集体和省气象系统(1995~1996年)文明单位,副局长林炳坤被评为省气象系统先进工作者。
 

【1993年16号台风】  9月17日受16号台风影响,台风登陆时,适逢大潮期高潮潮涨时间,台风、潮峰两峰相遇,横门、磨刀门水道全部超过200年一遇的潮位;坦洲风力10~11级,坦洲灯笼山水文站水位达2.65米(历史最高2.28米),大冲口水闸水位达2.84米(历史最高2.38米),横门水位站水位达2.62米(历史最高2.54米)。受台风暴潮影响,全市农作物积水22.3万亩,鱼塘崩缺1155亩,过刮面积6918亩,崩决小堤围245个,决口597处、长24.1公里,漫顶堤围64个,塌堤69处、长6.5公里,刮低堤围24公里,受浸墟镇3个、村庄15个,死7人、伤71人,吹坏房屋380间,吹倒房屋1991间,吹坏工棚及其他1025间,吹倒工棚及其他2049间,受浸肥料711吨, 23个变电站和123条线路发生故障,断高压线路44处,倒11万伏以上高压杆54条,断84条,倒断1万伏线杆152条,倒断低压杆1186条,邮电断杆517条,断通信电缆12公里,损坏用线26公里。共损失资金3.75亿元。
 

【1994年西北江洪水】 6月20日受西北江洪水袭击,上午11时,该市莺哥咀水文站出现了5.34米(珠基)的洪峰水位,超过了200年一遇(5.33米)的水位,超警戒线以上水位达10天(16~25日)。全市受浸农作物43.82亩,鱼塘走鱼、小围漫顶155个,塌坡堤围36个、151处、5570米,崩决小围93个、决口117处、854米,损坏水闸42座、涵窦98个,损坏电排站60座、管理室5间,冲垮村级铁桥1座、渡槽2座。围内严重积水,受灾镇区22个,受灾人口33万人,受浸房屋4959间,倒塌砖屋5间,损坏房屋3654间,死亡“三鸟”1.13万只,半停产工厂285间,经济损失5.53亿元。
 

【1994年西北江第二次洪水】 7月26日受西北江第二次洪水袭击,16时,出现4.98米的洪峰水位,超警戒水位1.48米,接近100年一遇的洪水位(5.15米)。全市受浸农作物24.07万亩,小围漫顶131个,塌坡堤围13个,29处、1040米,崩决小围27个,决口42处、687米,损坏水闸5座,涵窦37个,损坏电排站10座,受灾(积浸)镇区30个,围内人口2170人,紧急转移9385人,受灾人口32.6万人,受伤16人,死亡8人,死亡生猪206头,“三鸟”1.48万只,倒塌房屋9间,损房屋360间,半停产工厂115间,全停产工厂101间。经济损失达1.997亿元。(方帝豪 欧锐康)
 

附录:1991~1997年主要领导名单

局 长:黄祖德(1991.7~1995.9)

    郭德铿(1995.9起)

 

上一篇: 无 【关闭窗口】 下一篇: 气象(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