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与渔业(2014)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5》 【成文日期】2014-12-31 【点击率】1917次

海洋与渔业

【海洋渔业概况】 2014年,中山市海洋与渔业局(简称“市海洋渔业局”)加强海洋综合利用、现代渔业发展、渔政执法管理等工作。全市水产品总量约36万吨,产值约49亿元;有水产养殖户1.8万户,水产养殖总产量34万吨,总面积35.75万亩,其中,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13万亩,养殖户4000户,年产值占全市水产总值的50%。市海洋渔业局驻东区中山三路26号市政府第二办公区19—21楼。

【基塘整治与养殖基地】 2014年,全市共17家养殖单位投入资金1989万元,完成现代标准化鱼塘改造建设面积4687.95亩,市财政补贴450.9万元,经过高标准整治池塘养殖水体比上年增加30%,产量增幅20%。

  市海洋渔业局计划引入2家涉渔企业进驻市现代化渔业博览园(简称“渔博园”),投资约1000万元对330亩土地进行集约化利用和经营;实际引入龟鳖养殖协会、观赏鱼协会、禾虫养殖企业和辣木种植企业4家企业进驻与渔园;对461亩的土地进行集约化利用和经营,总投资额1243万元。推动黄圃镇1家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项目上马,引导工商资本投向渔业科技养殖。

【水产品质量管理】 2014年,中山市投入800万元在火炬开发区建设2400平方米的水产品质量检测中心,配备水产品质量检测、水生动物检疫和水产病害防治等先进仪器设备,计划2015年投入使用。中山市被省海洋渔业局列为水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全面推进试点市,省市共投入720万元构建中山市镇级水产品快速检测站,建设水产养殖企业动态管理数据库。将各镇区养殖企业抽样检测的记录和结果录入数广东省水产养殖企业动态管理数据库系统,实现全市联网,实时掌握养殖企业的水产品质量动态信息。年初,该项工作在三乡镇试点成功,其后推广至其他镇区,至年底采集与录入养殖户信息5000个。

  10月15—16日,市海洋渔业局联合东莞市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站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抽检,以水产养殖环节监管为重点,抽检水产品和养殖投入品(饲料)是否有药物残留或含违禁成分。检查市内13个水产养殖场,共抽检样品26个,其中水产品6个、水产品投入品(饲料)20个,检验样品全部达标。

【海洋综合管理】 2014年,市海洋渔业局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入海排污口和近岸海域水质监测,对全市近岸海域利用进行科学规划;通过对全市海洋环境和渔业资源状况进行定期定点常规监测,向社会发布《中山市海洋环境质量公报》。营造良好海洋生态环境,投入财政资金950万元投放各类鱼种3.7亿尾,连续33年开展大规模增殖放流活动。执行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从源头上控制涉海项目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坚持“规划用海、集约用海、生态用海、科技用海、依法用海”原则,综合统筹建设翠亨新区集中集约用海区,组织专家开展珠江口西岸填海可行性研究,并就翠亨新区产业规划、概念性规划、总体规划、填海施工物料来源、海洋环境现状调查与水文观测、通航条件、通航安全、用海规划方案对珠江口行洪纳潮影响以及滩涂开发利用等专题进行论证,编制完成并上报《广东中山翠亨新区区域建设用海规划》。

【海洋渔业监管】 2014年,市海洋渔业局完善渔政支队市级支队、片区大队、镇区中队管理,在2013年为部分镇区配备快艇基础上,新增6艘渔政执法快艇,分配至6个镇区渔政中队,实现渔政执法快艇中山镇区水域全覆盖。开展对中队业务培训、分片区联合执法行动,提升18个镇渔政中队规范化建设水平。截至年底,共查获违规渔船73艘,缴获违法工具一批;检查94个养殖场和种苗场、监督抽检样品147个,行政处罚1个养殖场违法当事人,已送公安机关调查处理养殖场1个。在渔船管理方面,登船检验渔船1300艘次,办理渔船年审签证1219艘;完成1189艘渔船的柴油补贴受理、审核、上报工作;落实渔船信息化管理工作,对全市现有的668艘海洋渔船进行全面普查和核实;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检查渔船483艘次,修造船厂13间次,发出整改通知书8份。全市无渔船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海洋渔业专项执法行动】 2014年,市海洋渔业局加强辖区海域海砂开采监管,7月15—16日,横门大队开展夜间驻点巡航执法行动。出动中国渔政“44143”执法船驻扎横门西水道,出动中国渔政“44141—1”执法快艇,对横门东(西)水道、龙横水道一带海域开展执法巡查。共检查可疑船只20艘,教育驱离涉渔“三无”(无船籍港、无船名号、无船舶证)船舶10艘,查扣无动力电鱼小艇,电鱼工具电池、电棒1套,清理滩边罟70米。

  8月20日,大冲口渔政大队联合斗门渔政大队及辖区坦洲镇、神湾镇渔政中队执法人员,出动执法船艇4艘、执法人员20人,在磨刀门水道开展联合突击执法行动,对斗门县五围水闸、神湾镇竹排村河段等共管水域进行巡查与驻点执法,重点打击电鱼等非法捕捞、严重破坏渔业资源行为。实行执法巡查与宣传教育相结合,对违法电鱼与海鲜交易高发水域强化法律法规宣传与执法监管,增强渔民守法意识和渔业资源保护意识。行动共检查渔船6艘,对2艘“三无”渔船进行警示教育和劝离。检查河段中未发现违法电鱼行为。

  10月3—17日,中国海监广东总队中山支队统一部署,开展珠江口海砂开采监管执法行动。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向采砂船宣传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和海砂开采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用海企业规范生产,对于新聘请的采砂船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备。该次行动中,中山支队对珠江口实施全面巡查3次,突击检查9次(其中夜间突击检查3次),检查8家企业的采砂船89艘次。

【养殖技术和新品种推广】 2014年,市海洋渔业局举办水产养殖技术培训班,更新养殖户观念和科学养殖知识,提升其养殖技能。举办南美白对虾养殖实用技术班3期;邀请专家讲授鱼虾养殖病害防治技术。加强健康养殖技术培训,针对水产养殖高密度、高效益、高风险问题进行授课。联合各镇区举办培训班8期,参加培训1000人次。加强市内外技术交流学习,先后组织坦洲等镇养殖户6批约300人次到珠海等地及市内各镇养殖示范基地就新品种引进、工厂化养殖模式、龟鳖养殖等开展技术交流学习,提升养殖技能。引进和推广水产新品种,对花鳗鲡等8个品种进行补助;每个新品种按年度实际投资额的30%补助,最高补助20万元,全市补贴152万元。

【渔业补助】 2014年休(禁)渔补助对象经市海洋渔业局核定为:4月1日前在已公示的休(禁)渔渔船上任职、持有合法有效的渔业船员证书和渔业船员IC卡、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渔业船员,且其任职的渔船证书齐全有效、职务船员配备齐全。中山市休(禁)渔补助申请、审核、公示等管理工作均使用广东省渔业船舶管理系统中的子系统休(禁)渔补助资金管理系统操作,申请时间为8月11—21日。市海洋渔业局分别在黄圃镇马安村、民众镇义仓村、神湾镇竹排村、大冲口渔政大队、横门渔政大队、港口镇群众社区及市海洋与渔业局办证大厅7个地方设点受理休(禁)渔补助申请,受理渔船补助申请1189艘。

  落实省市关于解决渔民生活问题的帮扶措施,提高渔民生产生活保障,推行船员人身平安互助保险业务和政策性保险制度。至年底,全市共有2324人参加人身平安互助保险,缴纳保险费107.3万元;54艘渔船参加渔船财产保险,缴纳保险费3.64万元。

                                                                                                                                         (谭志宇)

上一篇: 海洋与渔业(2013) 【关闭窗口】 下一篇: 海洋与渔业(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