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务工作(2006)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07 【成文日期】2006-12-01 【点击率】2221次



【简况】 2006年,全市各级侨务部门贯彻落实2005年全国、全省侨务工作会议精神,做好“联谊、服务、引导”工作,密切联系旅外乡亲,发挥侨务优势,联谊结合经贸,拓展海外侨务工作,为中山经济建设服务。坚持为侨服务,维护侨益,发挥侨资企业商会作用,为侨资企业排忧解难。


【维护侨益】 截至2006年末,落实城区私改非住宅侨房政策任务,收到符合落实侨房政策的291户业主的来信,落实退还侨房283户345间,面积49695平方米;其中,退还原侨房171间22795平方米、已拆侨房174间26899平方米,落实补偿款4080万元。全年落实侨房14户21间,面积3916平方米,受理来信来电来访1222件次,其中侨务局受理713件次。调研农村股份制问题、散居社会归侨侨眷情况、归侨侨眷职工出境探望子女享受探亲待遇政策等热点问题。与南区侨办共同解决恒美村侨捐项目,恒美小学并校后空置校舍的租赁金引发的所有权归属矛盾。民众镇侨办解决长达10年的该镇香港、澳门同乡会购置的土地历史遗留问题。根据侨胞反映,报请市政府根据物价指数的升幅提高住宅侨房拆除的补偿标准。开发区聘请区司法所人员和各行政村调解员为维护华侨权益工作者,为华侨提供法律服务。


【荣誉市民】 3月21日,经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旅港乡亲杨凯山被授予中山市荣誉市民称号。杨凯山,现年46岁,任香港、中山多家电子公司董事长,2005年获香港青年工业家称号,2006年获中山市慈善之星称号。1988年回中山投资创办达进电路版有限公司,2001年响应市政府建设环保卫生城市的号召,不惜损失2000万元固定设施,投资2亿港元在三角镇兴建符合环保要求的现代化厂房,2006年实现产值6.2亿元;多年捐资500.3万元支持中山公益事业。


【第六届世界中山同乡恳亲大会】 4月10日,在澳门举行由澳门中山同乡联谊会主办的第六届世界中山同乡恳亲大会(下简称“世恳会”)隆重开幕,23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山乡亲1500多人参加。各级侨务部门协助做好联络与接待等工作,中央、澳门特区政府、省、市等有关领导出席并致辞,市政府组成祝贺团前往参加。大会以“爱国爱乡、薪火相传”为主题,包括经贸推介、研讨会、社团青年代表签署交流合作协议书、交接大会主办方象征物金杯等内容。第七届世恳会将于2008年7月5~7日在温哥华由加拿大温哥华铁城崇义总会主办。
  “世恳会”每2年1届。1996年由马来西亚中山会馆发起,于是年9月14~15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主办第一届“世恳会”。1998年10月21~24日,香港中山社团联合会在香港主办第二届“世恳会”。2000年9月23~24日,美国夏威夷中山同乡会在美国檀香山市主办第三届“世恳会”。2002年11月9~12日,中共中山市委、市人民政府在中山主办第四届“世恳会”。2004年10月6~8日,澳洲中山同乡会在澳大利亚悉尼市主办第五届“世恳会”。


【《中山侨刊》创刊25周年】 4月11日晚,在恒心酒楼举行《中山侨刊》25周年纪念暨新一届名誉社长和顾问聘任仪式,聘任王立文等15名旅外乡亲为名誉社长,马文升等74名旅外乡亲为顾问。广东省侨办主任吕伟雄、副市长韩泽生、市有关部门领导、兄弟县市侨务部门代表以及世界各地旅外中山乡亲代表、中山市荣誉市民等400多位海内外嘉宾应邀出席。


【监管华侨捐赠项目】 4月21日,召开全市侨务工作会议,传达全国、全省侨务工作会议精神,按省侨办规定在2年内建立完善全省华侨捐资项目监督管理制度的要求,启动建立侨捐项目监管制度工作,促使华侨捐赠的公益事业管理走向法制化轨道;副市长韩泽生出席并作重要讲话。会后,制定与实施《建立侨捐监管制度工作方案》,年底基本完成侨捐项目普查工作。


【侨务调研】 5~6月,与市委政研室联合组成调研组,首次对改革开放以来全市的侨务工作进行调研,形成《发挥中山侨乡优势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关于新形势下发挥华侨华人作用调研报告》,分析侨务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新思路和对策建议。


【对外宣传】 全市8个侨刊乡讯出版发行侨刊5万多册,发送到67个国家及港澳台地区。6月,《中山侨刊》被省侨办选送入编《广东新百科全书》。三乡侨办策划制作精装《新三乡》画册。《中山侨网》年点击率32658人次,其中国外点击率19762人次。组织部分镇区侨务干部参加“弘扬香山文化,推进中山侨务工作”座谈会,在《中山日报》刊登侨务干部和海外乡亲撰写的文章。与市委宣传部联合评选2006年度中山侨务新闻奖,18件作品获奖;组织评选2005年中山侨务工作十件大事,其中包括市委书记、市长陈根楷等领导利用出国考察时专程拜会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等国多个中山侨团,慰问侨胞;大型电视系列片《海外中山人》大洋洲篇开播;留英、留澳中山同学会成立;市政府召开进入21世纪以来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全市侨务工作会议;墨西哥华人首富李华文家族数十人首次回乡寻根问祖等。协助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中山广播电台做好纪念孙中山诞辰140周年的专题报道。阜沙镇侨办与镇宣传部门宣传旅外乡亲罗仕文尊老爱乡,于1995年出资6万多元在阜沙镇卫民村9组地字河上建造“爱娇桥”1座的感人事迹。


【服务企业 排忧解难】 全市各级侨务部门发挥侨资企业商会作用,为侨商排忧解难17件,帮助侨商处理经济纠纷1件。其中,市侨务局帮助解决侨资企业商会独立办公地点、金山制衣厂与劳动部门因培训费发生的摩擦、高雅公司用电须交设施费、长期困扰曼秀雷敦的办理产品公证书等问题,东区侨办为部分侨资企业解决劳工短缺问题,坦洲侨办为侨资企业解决因租用厂房未办土地证而被冻结银行帐号问题。


【海外联谊】 各级侨务部门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做法,接待到访的旅外乡亲9095人次。接待夏威夷水仙花皇后友好代表团53人、加拿大优秀学生及家长访问团57人、英国华人教育基金会夏令营35人、美国安良工商会及美国世界孙中山基金会访问团25人、菲律宾粤侨联合会广东寻根访问团50人、“完美万里行”马来西亚华人公会青年团40多人、香港中山社团联合会回乡观光团90人以及智利伊基克市常任副市长爱尔奈斯道·罗、加拿大卑诗省议员李灿明等外国友好团体和政要。8月,做好美国休斯顿传统亲台龙头社团休斯顿侨社访华团首次访问中国的接待工作,支持爱国侨团的“反独促统”活动。邀请祖籍中山的美国华人著名学者周敏博士回乡,作题为“美国华人社会的变迁”的海外侨情报告。
  侨务局领导在随同市领导到日本、澳大利亚、法国、葡萄牙等国开展经贸活动或接受培训期间,拜会海外中山乡亲和侨团,派员参加马来西亚中山会馆联合会第五十一届代表大会暨吉打中山公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利用赴东南亚拍摄《海外中山人》之机,广泛联系印尼、菲律宾、日本等国的中山乡亲,拓展该地区的侨务工作。


【为侨寻根 举办夏令营】 为台北世界中山同乡总会名誉主席吴翊麟、厄瓜多尔十月十日协会主席华盛顿·阿霍伊、美国夏威夷中华总商会会长王正平等祖籍中山的知名人士、社团首领及海外乡亲找到在中山的“根”。7月,举办第十九届中山市华裔青年夏令营,29位来自美国夏威夷、屋仑、三藩市和马来西亚的华裔青年和20位香港青年参加,并赴北京参加由国家侨办主办的全国华裔夏令营大联欢活动,增进华裔青年对祖籍国的感情和对中华文化的热爱。


【以侨引资促贸】 9月,与南区、大涌等镇区政府组织民营企业家33人到美国夏威夷等地参加经贸活动。8月,与市科技局组织市民营科技企业协会到泰国考察。大涌镇侨办协助组织本镇考察团到秘鲁、智利、巴西、阿根廷等4国考察访问,并在大涌举办秘鲁经贸推介会。东凤镇侨办协助组织本镇企业参加2006年中国北京家电展等经贸活动。
  各级侨务部门协助政府举办大型经贸洽谈会,做好海外及港澳贵宾的邀请和联络接待工作。协助举办广东国际文化旅游节、“3·28”中山经贸招商洽谈会等大型经贸活动7次,全年接待到中山经济考察及洽谈业务的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同胞14批492人次。南区侨办协助引进永安有限公司投资2500万美元在南区兴建中山文笔山大风车乐园旅游项目。古镇侨办推介灯饰产业,接待20多个国家和地区侨商,促成贸易3830万美元;协助委内瑞拉华商考察古镇灯饰,并即购买灯饰一批,另有意向在曼谷开办古镇灯饰城;多米尼加共和国“花儿赠予所有人”基金会会长、现任总统顾问吴玫魂女士一行考察并选购一批灯饰产品。黄圃、沙溪、东凤、横栏、三角等镇侨办积极推介本镇食品、服装、小家电、农业等特色产业。


【救灾赈灾】 积极推动中山旅外社团乡亲为广东部分遭受严重洪涝灾害的地区捐款共580万元人民币。其中,侨资企业协会及会员企业捐款203万元人民币,香港新鸿基地产有限公司捐200万元,香港中山社团联合会捐64.84万元港币,香港中山榄镇同乡会捐60万元港币,澳洲中山同乡会捐2.2万元澳币。捐款中有300万元用于响应省侨务办公室的建设“侨心居”号召,帮助韶关乐昌市、清远连州市、河源市和平县等地的11条村500户灾民重建新居。9月5日,在市会议中心举行华侨、港澳同胞赈灾捐赠仪式。


【捐资赠物 助学助困】 全市接受海外侨胞及港澳同胞捐款捐物3556万元。其中,完美(中国)公司捐赠100万元给市红十字会;鳄鱼恤(中山)有限公司捐资400万元给新沙溪中学兴建实验大楼,捐赠10万元给沙溪镇见义勇为基金会;旅居新加坡乡亲许社佳、许国伟父子再捐资320万元兴建善福市场;香港新鸿基地产郭氏基金成立中山扶困助学基金,每年资助20位被国内重点大学录取、家庭经济困难的优秀学生,捐资60万美元为高中以下学生接种乙型肝炎预防疫苗;旅美知名侨领雷汉辉发动海外乡亲捐资兴办南区渡侨药房,每年捐资30多万元发展老人医疗保健事业。
  2006年接收侨务助学善款约50万元,累计接收助学款300多万元,资助困难学生2000人次。在传统节日慰问归侨侨眷94人次,慰问金6.64万元。三乡侨办帮助1位归侨解决房屋漏水问题,小榄侨办抚恤慰问已故旅外乡亲的困难家属。坦洲、西区、黄圃、东凤、三乡、板芙、小榄等镇区侨办协助旅外乡亲开展助学、敬老、慰问等活动。


【成立中山市海外交流协会】 11月22日,在市会议中心举行成立大会,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内外嘉宾330人出席。第一届理事会成员473名,来自世界35个国家和地区。协会的成立为扩大中山与海外交流合作搭建新平台。


【征集华侨历史实物资料】 利用出访之机广泛联络乡亲,收集一批有关华侨出国史、华侨在抗日时期捐资赠物史料、侨团各个时期活动情况等方面的票据、照片和实物。10月,旅美华侨招思虹、欧阳金海等海外乡亲代表专程到中山向华侨历史博物馆捐赠大批珍贵的华侨历史实物与资料,其中有孙中山先生“博爱”二字遗墨、欧阳金海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著名的战役之——诺曼底战役时的军服等92件套,成为该馆筹建以来接受的最大宗捐赠。


【拍摄《海外中山人》】 1月,启播并发行电视系列片《海外中山人》北美洲篇DVD。8月,继续拍摄亚洲篇。分别于2005年1月17日和2006年1月22日播出的《海外中山人》大洋洲篇和北美洲篇的影响不断扩大,被上海东方卫视电视台购买,广东卫视等电视台及其他频道要求提供播出,中央电视台从6月开始在央视国际频道的《华人世界》栏目播出。《海外中山人》已成为中山侨务工作的品牌,海内外乡亲反响热烈。


【明星侨资企业】 9月,完美(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好来化工(中山)有限公司、曼秀雷敦(中国)药业有限公司3家知名侨资企业被国务院侨务办公室评为2003~2005年度全国明星侨资企业。完美(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中山杰士美电子有限公司、好来化工(中山)有限公司、曼秀雷敦(中国)药业有限公司、中山市侨光纺织有限公司、中山市高雅线圈制品有限公司、鳄鱼恤(中山)有限公司等7家侨资企业被省侨办评为2003~2005年度全省明星侨资企业。国侨办和省侨办自2003年首次评选2000~2002年度全国、全省明星侨资企业,中山有3家获2000~2002年度全国明星侨资企业,6家获2000~2002年度全省明星侨资企业。(郭岱云)


附:2006年市侨务局主要领导名单

局 长:卢艳红(9月止) 郑向荣(9月起)

副局长:郑伟枢

 


上一篇: 侨务工作(2005) 【关闭窗口】 下一篇: 侨务(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