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况】 2003年,全市老干部工作围绕落实老干部的“两个待遇”,加强调查研究,积极探索解决新形势下老干部工作遇到的新问题。3月,市委召开全市老干部工作会议,市直各正处级以上单位和各镇区分管老干部工作的领导和老干部工作专兼职干部共250多人参加,会议明确了全年老干工作的任务和要求。
【落实政治待遇工作】 转发了中组部和省委组织部老干部局下发的《在离退休干部中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通知》,部署老同志的学习。坚持组织十四级以上老干部每季度参观学习一次,组织了赴东升、三乡、东莞等地参观考察。市领导为厅级老干部通报情况4次,并征求老同志对中山“三个文明”建设的意见。邀请市委组织部领导和市委宣讲团的讲师为副处以上老干部作报告。11月,市委组织部、市老干部局、市直机关工委联合举办了为期两天的全市老干部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各单位和镇区的145名老支部书记参加。
【提高生活待遇工作】 年初,市老干部局和市人事局、市财政局联合发出《关于调整离退休干部特需经费标准的通知》和《关于加强对属地管理退休干部经费管理的通知》,将离休干部的特需经费标准由原来每人每年600元调整为900元;退休干部的特需经费标准由原来每人每年200元调整为400元;市属转制企业的退休干部属地管理,经费每人每年1000元,按分税分成财政体制由镇区按属地原则承担。年中,组织有关人员到周边市了解市直机关离退休人员的待遇情况并向市委市政府领导汇报,年底市人事局、财政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调整市直机关部分公务员津贴标准及离退休人员年功补贴标准的通知》,市直机关离休、退休和退职人员的月年功补贴标准分别按在职人员各职级岗位津贴标准的80%、70%和60%计发。8月,自查建立和完善离休干部“三个机制”(离休费保障机制、医药费保障机制、财政支持机制)的情况,并与市委组织部、财政局、人事局、社保局联合向市委、市政府提交了《关于解决非市财政核拨事业单位离休干部与行政机关离休干部收入差距问题的意见》,10月,市委办转发该文并实施,使同职级的市属企事业单位离休干部与机关离休干部的收入基本持平。11月,与人事局、财政局、社保局联合发出《关于完善市直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待遇计发办法的通知》,进一步明确市直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待遇的计发办法和完善发放方式。
【关心下一代工作】 4月,市委组织部、老干部局、关工委联合召开全市老同志开展以“十个一”为主要内容的关心下一代活动动员大会,各单位主管老干工作的负责人和离退休干部260多人参加。经发动,全市老同志自愿参加该项活动者达8000多人。市关工委编辑出版《香山名人故事》系列丛书第一册,并以该书的发行为契机在全市中小学中举办征文、演讲比赛;并邀请世界著名植物学家、哈佛大学终身教授胡秀英为青少年举办题为《科学与爱国》的科普报告会。
【团体与协会工作】 经市委常委会议审议,同意在原中山市老干部学校的基础上成立老干部大学,3月份举行老干部大学成立暨第一学期开学典礼,参加典礼的学员有400多人。年内,老干部大学设立专业16个,招收学员1600多人次。市老干歌舞团参加全省第五届老年人运动会和全国健身秧歌比赛分别荣获一等奖,《水乡晚晴》节目参加中央电视台主办的“九阳杯”第二届青春常在《夕阳红》老年风采电视大赛颁奖晚会的演出,老干大学合唱团在广州举行的第五届中国老年合唱节上获得“红棉金质奖”。门球协会、台球协会、乒乓球协会多次外出交流并参加了省老年运动会。12月,老干中心新的活动大楼爱晚楼顺利竣工,该楼总投资458万元,建筑面积达2700多平方米。(武康荣、梁健海)
附:2003年市老干局领导名单
局 长:邓翠娟
副局长:孙灿恒(12月止) 高尔基(12月起) 谢振花(12月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