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5》 【成文日期】2014-12-31 【点击率】2357次 | |||
中山军分区【思想政治建设】 2014年,中山军分区采取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理论轮训、领导辅导宣讲等方式,提高官兵理论素养和思维层次。完成“牢记强军目标、献身强军实践”主题教育试点先行任务。组织全市民兵预备役人员开展“坚定强军信念,强化使命担当”征文活动和“我为强军唱赞歌”歌咏比赛,使教育向民兵预备役和专武干部拓展延伸,激发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听党指挥、崇军尚武意识。开展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围绕学习教育、听取意见,查摆问题、开展批评,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等环节,集中解决官兵反映强烈的问题。开展驻地敌社民情调研,加强军地隐蔽斗争协作。 【军事训练】 2014年,中山军分区结合南海形势变化,先后2次组织军情研究,编撰《战例分析》,完善兵要地志,加强情报收集;落实《战备工作条例》,落实战备值班、执勤和演练等制度,完善战备计划,规范部队战备秩序。坚持每季度组织首长机关进行战术标图、战例分析、战术作业等内容学习训练,提升首长机关军事素养。组织民兵轻舟分队骨干集训、民兵干部骨干集训,培养一批民兵训练骨干。5月27—30日,组织民兵应急分队和职工队伍军事训练评比性考核,在省军区督导组的指导下,对977名民兵应急队队员和职工进行基础理论、步枪射击、3000米跑、队列、“处突”队形等课目考核。石岐区、火炬开发区、三角镇、东区、古镇镇民兵应急分队分别获团体总分前五名。组织“粤防—14”演习准备,提升民兵高炮分队单手操作精度和班协同、连协同水平。按照“信息主导、适度超前”原则,完善军分区作战室、会议室、信息中心建设,拓展作战指挥信息系统功能。 【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 2014年,中山军分区完善国防动员方案和战时国防动员指挥机构建设方案,开展全市国防动员潜力调查。对预备役部队、现役部队预编预备役人员、基干民兵和国防动员专业队伍实施同步整组,优化组织结构和力量布局。征兵工作廉洁高效,进行依法征兵、精确征兵、质量征兵,大学生士兵征集率49%,完成503名新兵征集任务,中山市连续27年无责任退兵,被省征兵办表彰为征兵工作“全优单位”。发挥国防教育训练基地作用,开展国防教育、学生军训等工作。4月9—20日,军分区在国防教育训练基地组织为期12天的民兵后勤保障分队专业技能集训,训练80多名基干民兵。4月19日,市委常委、军分区政委熊高华在市委党校礼堂为全市600名教师、共青团骨干讲授题为《强化国防观念,勇于责任担当》的国防教育课。 【后勤保障】 2014年,中山军分区完善参战支前和抢险救灾后勤保障和动员方案,组织军地相关单位会审对接。围绕野营帐篷搭设、野战炊事车使用、野战救护、车辆编队等重点后勤训练科目,狠抓民兵后勤保障分队专业训练,其经验做法被军区和省军区转发。执行预决算管理规定,压缩行政消耗性开支,控制计划外开支,全年行政消耗性开支大幅减少,比上年下降60.2%。开展专项清理活动,停发补贴补助,清理违规住房,收回车辆和车牌,规范出租物业管理。落实装备管理制度,加大力度检查督导,民兵武器装备安全无事故。组织全市科技装备动员潜力调查,摸清潜力底数,完善信息数据库建设,为部队作战提供可靠的装备、技术和物资保障准备。 【依法从严治军】 2014年,中山军分区组织开展“条令月”“消除安全隐患整治”和涉密载体“清零”等活动,收缴销毁涉密文件资料5.1吨。升级营区和武器装备仓库视频监控网,规范营院管理。落实预防事故案件的各项规定,杜绝私自出车、违规上网等问题。落实一日生活制度,采取点名考勤、外出请假登记、严格车辆派遣、夜间查铺查哨等措施,确保部队安全稳定和集中统一。组织送交报废弹药3.6吨。 【作风建设】 2014年,中山军分区清理违规占用公寓住房10套,整改办公用房14间,重新签订超时限租赁合同4个,清理超占兵员2名。开展制度规定“废改立”工作,废止规定2个,制定实施细则3个,完善制度规定6个。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