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中山年鉴编撰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4》 【成文日期】2013-12-31 【点击率】1918次 | |||
【市工商联工作概况】 2013年,中山市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简称“市工商联”)以在非公有制经济(简称“非公经济”)人士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市工商联成立60周年为契机,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贯彻市委中山市政府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中山市工商联工作的实施意见。市工商联负责指导的镇区商会、行业商会协会、异地商会等59个,有会员企业11541家。市工商联驻东区兴中道1号大楼市政协附楼。
【参政议政】 2013年,市工商联组织全体人员分片到各镇区,围绕新形势下商会建设和非公经济发展等问题,听取党委和商会的意见建议,走访企业,听取会员企业对市工商联、总商会工作及经济社会发展意见建议,形成调查报告上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和掌握基层工作情况和非公经济人士思想动态。撰写题为《加强商会经济组织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建议》的政协提案,由副主席冯小龙代表市工商联在市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上发言。10月,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与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召开座谈会,了解市非公经济发展情况,为非公企业提出意见和建议;要求工商联建立市委、市政府与非公企业交流制度,并形成常态机制,定期组织与市领导交流沟通。
【商会组织建设】 2013年,市工商联发展吸收全市经济类组织、异地商会为工商联团体会员,全年共吸纳河南商会、江苏商会、湖南商会等13个异地商会为工商联团体会员,下属基层组织达到59个,占全市经济类组织总数的50%以上,扩大工商联队伍和工作覆盖面,推动枢纽型组织建设。举办企业后备人才培训班,建立和完善后备人才数据库。注重培养教育第二代企业家,把老一辈成功企业家二代和优秀的青年创业者作为培养联系的重点,7月,组织1期培训班有31名年轻企业家参加。举办工商联主席、会长培训班,开阔视野,提高素质和履职能力。10月,组织市工商联正、副主席50多人到厦门大学学习,考察当地知名企业。配合镇区党委做好优秀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推荐入工商联领导班子、班子人选考察和审批程序等工作,实施镇区工商联组建工作意见,指导各镇区成立镇区工商联。11月1日,小榄镇工商联成立,成为全市首个镇级工商联,至年末,共有15个镇区成立工商联组织。
【商会服务企业】 2013年,市工商联加大服务会员力度,提高服务实效,“两个健康”(指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成效明显。4月2日,联合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在中山香格里拉大酒店举办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总经理论坛暨新企业家计划推介会,邀请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飞利浦人力资源管理教席教授、管理学教授杨国安作《突破企业成长的瓶颈》主题演讲,有500多名企业家代表参加。组织企业家300多人举办第一期“企业家大讲堂”,由市工商联副主席赵玉昆和胡泽洪、副会长黄志忠分别作“企业的经营、管理与文化”等3个主题演讲,分享经验。5月,市工商联与古镇商会共同组织企业到沈阳,与当地企业签署开发灯饰市场合作意向书。鼓励、支持和引导基层商会抱团拓展国际国内市场,组织企业参加广东省工商联组织的中东、非洲商务考察活动。参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招商推介会,云南玉溪市中山招商洽谈会、阳江市及云浮市投资环境考察活动等,全年参加各类招商推介活动有5300人次,帮助企业寻找商机。着力把握新时期维权工作新思路、新方式,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承担社会创新观察项目《发挥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在化解社会矛盾中的重要作用》研究,成立机构、建立队伍、确定试点,探索运用非公经济人士资源的方式。采取人民调解方式,协助化解企业、社会矛盾纠纷,参与社会治理。中山市民营企业服务中心受理调解仲裁咨询2件,提出合理建议。配合广东省工商联开展法律宣传周活动,与各基层商会开展“送法到企”服务活动。
【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2013年,市工商联组织和引导会员企业参与社会慈善公益事业。四川雅安地震发生后发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为灾区捐款捐物,其中市工商联副主席古润金捐款1000万元,全市各基层商会共捐款捐物2338.4万元。参与慈善扶贫活动,工商联慈善基金拨出4.7万元帮扶阜沙镇困难户钟莲英修建厨房;组织人力、和财力参与河源市紫金县好义镇远光村扶贫工作。发动基层商会和会员企业参与中山本地贫困大学生支助活动,24个镇区商会及会员企业共支助88名家庭困难大学生的2013年学费共34万元。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