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山地情 > 中山故事
【名人中山】杨殷:用生命捍卫信仰的工人运动领袖
【作者】中山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文章来源】中山档案方志 【成文日期】2021-04-02 【点击率】2314次

 

杨殷(1892-1929年)(资料图片)

 

杨殷(1892-1929年),广东省香山县翠亨村(今属中山市南朗镇)人,1911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被派往苏联学习;1923年回国后在广东从事工人运动;1927年,任中共广东省委常委、工委书记等职务,同年12月,参与领导广州起义;1928年7月,任中共中央军事部部长,1928年11月起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1929年1月起任中共中央军事部部长、中央军委委员、中央军委主任兼中共江苏省委军事部长。1929年8月24日,由于叛徒告密,杨殷在上海被捕,8月30日,被秘密杀害于上海龙华。

 

杨殷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党的早期军事工作的重要领导者和情报保卫工作的重要开拓者之一,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中国人民的解放建立了卓越功勋,作出了重要贡献。2009年9月14日,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杨殷出生在今天的中山市南朗镇翠亨村,与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同村。1911年他加入同盟会,为推翻清王朝封建统治多方奔走。1917年9月,他担任孙中山在广州成立的中华民国军政府卫队副官兼大元帅府参军处参谋,义无反顾地追随孙中山革命。20世纪20年代初期,杨殷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1922年,杨殷加入中国共产党。由于党组织经费紧张,他把自己的所有积蓄一并献给党组织作活动经费。1923年,杨殷在广州郊区的石井兵工厂开展工人运动。

 

1925年6月19日,省港大罢工首先在香港爆发(网络图片)

 

1925年,杨殷和苏兆征、林伟民等一起领导了省港大罢工。上海五卅惨案发生后,他与邓中夏、黄平、苏兆征、杨匏安等由党组织指定组成“党团”,作为组织发动省港大罢工的指挥机关。他深入香港、广州的工会和工人群众中间,全力进行罢工的组织发动工作。他负责联络各工会,发动工友排印散发宣传文告,使工人和市民了解五卅惨案的真相。他动员广州铁路工人每月捐出一天工资,帮助做好香港罢工工人回到广州的接待工作。他还建议中共广东区委和省港罢工委员会改变斗争策略,保证群众的正常生活。

 

1927年12月,杨殷与张太雷等共同领导广州起义,负责起义总指挥部的参谋团工作,是起义的“有力指导者”。在叶挺到来之前,他协助进行军事技术的指导和制定起义的行动计划。起义发动前,他曾赴琼崖地区宣传发动群众,联络组织革命力量。他与周文雍等把广州分散的铁路等行业的秘密工人武装统一组编为工人赤卫队,并负责指挥西路起义军的行动。起义爆发后,他组织参加起义的铁路工人敢死队占领并坚守火车站,阻滞敌军的反扑;他及时调度机车接运广州远郊的农民军进城,增援起义。在杨殷的周密布置安排下,各铁路线均被党领导的革命队伍所掌握控制,在起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起义第二天,张太雷不幸牺牲。杨殷任广州苏维埃政府代理主席,与叶挺、叶剑英等共同指挥队伍继续战斗。在撤退过程中,坚持到敌军逼近的最后一刻才突出重围,奉命前往海陆丰地区 。

 

1929年8月,由于叛徒告密,杨殷、彭湃等人被捕。在狱中,杨殷与彭湃等人经受住了百般拷打与折磨。他严守党的机密,不吐半字,保持了共产党人崇高的革命气节,并发出视死如归的豪言:我们未死的那一秒钟以前,我们努力做党的工作,向士兵宣传,向警士宣传,向狱内群众宣传。8月30日,37岁的杨殷与彭湃等四位同志英勇牺牲于上海龙华。就义前,杨殷坦然地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位于中山市南朗镇翠亨村的杨殷故居(中山市档案馆藏)

 

杨殷牺牲时,他的长女杨爱兰16岁,她在回忆父亲时说到:“虽忙于革命,但父亲还是深爱着我们的”。是的,杨殷在牺牲的前一年写下一封信,信里的殷殷嘱咐都是他对子女的爱。

 

杨殷长女杨爱兰年轻照(资料图片)

 

 

杨殷致女儿杨爱兰的家书(孙中山故居纪念馆藏)

 

杨殷致杨爱兰家书内容节选

 

你须知道近人接物万不能任自己的性情,并且你现在离开家庭而在朋友处住宿,更非每事忍耐不可,以后注意痛改为要。

 

他们如此待你,你须对人尊敬一些,将来他们不要你饭钱,亦当送给一点东西,以酬答他们。你在目前各科中,除文字工作外,当注意英文、历史、算学,尤其重要的是英文。

 

你年纪已长,各事都不能像从前那样,除读书外,各事不必沾染,打牌、闲游、看戏等,尤万不可做;用钱要省,须知留得一文钱亦可于无钱时应用,切不可为了要面子,就可多用几块钱,青年人最要不得的事情;穿衣尤须朴实,与人来往要谨慎。

 

制作单位

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中山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供稿:中共中山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山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上一篇: 【品鉴中山】市民选书 政府买单 中山市惠民阅读助您度过书香暑假 【关闭窗口】 下一篇: 【名人中山】粤韵流芳吕文成 贺年必备曲目<<步步高>>原来是他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