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况】 中国致公党中山市委员会简称市致公党,党员主要分布在医疗、教育和科技界,设8个基层支部,党员131人,平均年龄51.2岁。
【思想建设】 响应致公党十二大提出的“努力建设适应新世纪要求的参政党”的号召,开展政治理论学习。邀请原致公党广东省委副主委谢慈庭作学习新党章辅导报告;开展“五结合”活动,即把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学习贯彻中共十六大精神、建设学习型参政党、开展“三增强”“四热爱”教育活动、积极履行参政党职能、做好本职工作结合起来。学习张德江书记走访省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的讲话精神,鼓励党员利用自身优势,发挥参政党的作用。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参与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教育党员相信科学,不轻信和传播谣言,不抢购物资,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为维护社会稳定作贡献。鼓励从事医务工作的党员,服从组织分配,坚守岗位,抗击“非典”,苏濠生、马玉兰同志受到致公党省委的表彰。
【组织建设】 加强领导班子和机关建设,健全工作机制,实施民主决策和分工协作制度,主委议事制度,市委会议制度,支部联系制度。正副主委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进行为期2周的高级公共行政管理研讨班;市委会到山东、大连,茂名、高州等地,与当地致公党进行党务交流学习。机关以“团结一心抓党务,围绕中心抓要务,深入基层抓服务,民主建设促进步”为指导思想,做好服务工作。做好致公党新一届政协委员人选的推荐工作。通过开展调研、参观、学习、座谈、联欢等活动,增强组织凝聚力;指导、协助基层支部开展组织生活,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全年发展党员7名,均具有中、高级职称。
【参政议政】 市委会领导在市委、市政府召开的座谈会、协商会、情况通报会、意见咨询会上,就城市污水处理、社会治安、旧房拆迁补偿、教师解困房出售、老人医疗费及民主党派机关编制等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以“如何进一步发挥台商、台胞、台属在中山各项建设以及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中的作用”为课题,到东升、南蓢、三乡、东区、沙溪、小榄等镇区调研;开展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医院污水处理、旅游强市等课题的调研,写出调研报告和提案。在市政协八届六次会议上,提交22份提案,内容涉及经济、文化教育、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李铮代表市委会作《开展土地供应与管理机制的研究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的大会发言,该提案和《关于实施餐桌食品“放心工程”的建议》被评为优秀提案。省人大代表庾江碧参加省人大组织的调研工作,提出多个议案和建议。继续推动“一人一议”和“一支部一调研,”并作为评选先进的条件之一,全年收到108条议案。党员中有省人大代表1人,市人大代表3人(其中常委1人),市政协委员8人(其中常委3人),特约审计员1人,特约监察员1人,特约检察员1人,市两级人民法院人民陪审员3人,人民医院社会监督员3人,市直机关作风评议团成员1人,参加相关部门的考察、监督、行风评议、调研、案件审理等活动,对市的大政方针、民生大事提出意见、建议,发挥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职能作用。
【对口联系】 与市侨务局保持互动关系,互送工作计划、总结、通讯、简报、刊物,交流信息,互邀参加活动、举行对口座谈及联合调研。加强“五侨”(市侨务局、市侨联、市人大侨工委、市政协三胞委及致公党)之间的合作及其他涉侨部门的联系,与“五侨”到台资企业调研,邀请市台联会参与开展有关台商台属的调研。
【海外联谊】 做好海外友人的来访接待。9月,接待台湾致公党中央副主席周茂源先生;接待从美国拉斯维加斯回乡探亲的梅友兰,俞慧明女士;接待从美国沙加缅度回乡探亲的原致公党员何启基先生;11月,接待台湾致公党中央执行委员陈明德先生和台北市洪门南华山总会曾云龙先生;接待从澳大利亚回乡探亲的李寿田伉俪;12月,参与组织香港青年合唱团、白兰合唱团与市老干部大学合唱团的联欢活动。参与开展侨务对台工作,节日慰问困难台属、接待台胞台属,出席台联会有关活动,加深与台商、台属及台湾同胞的交往和联系,促进祖国统一。加强与出国定居党员的联系,在节日寄贺卡及回乡时约请他们茶聚,开展新移民工作。利用出国访问、探亲等机会与海外华侨社团交朋友、联络感情、宣传祖国改革开放政策和成就,进行经济、文化、艺术交流。
【服务社会】 利用党员中医务人员较多的优势,开展社会服务,连续7年,在八一建军节前组织医务人员到市光荣院为革命老人体检;7月,组织医务人员到东升镇义诊;9月,与市老干局在老干部活动中心联合举办“老年人口腔卫生保健知识讲座”。资助重庆及西部地区特困大学生。黄浩枫连续3年被评为中山市优秀律师;肖洒参与市共青团16届代表大会大型文艺汇演的排练指导工作,由他组织的230多人参演的节目获最佳创作奖和最佳辅导奖;夏筱丽、孙旭、温志华获市一中2003年何荣佳奖教金;夏筱丽、庾江碧、孙旭被评为市一中2002学年“教书育人”先进教师;黄英、黄菲参加市博爱医院爱岗敬业演讲比赛分获第一名和第三名;杨挺指导学生参加2003年世界青少年“关爱地球、珍爱和平”书法比赛,获园丁银奖,参赛的11名学生中,4人获银奖,4人获铜奖,3人获优秀奖;王宇明、庾江碧的论文分获得市教学论文一等奖和二等奖;刘俊康、陈绰如参加2003年当代知名书法家精品联展获金奖。
【宣传信息工作】 全年在《中山日报》、《致公粤讯》、《政协通讯》、《中山侨刊》等刊物发表文章近百篇,其中《中山日报》“岐海同舟”专栏25篇。苏家流、梁红辉被致公党省委评为优秀通讯员,梁红辉被评为中山日报先进通讯员。不断改进《中山致公》的质量、内容、版面,提高其可读性。(梁红辉)
附:2003年致公党中山市委员会领导名单
主 委:谭焕东
副主委:李 铮 赵博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