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1991-1997)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1991-1997) 【成文日期】1997-12-04 【点击率】1551次


【政协全体会议】 围绕经济建设和全市中心工作,对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及政协重要事项进行协商,提出意见和建议。7年间,共举行全体委员会会议7次、常委会议28次、主席会议62次。政协全会的主要议程有审议政协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审议政协提案委员会提案工作情况报告,列席市人大会议、听取和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及有关报告,表彰各年度优秀提案和工作取得较好成绩的委组、委员,由各工作委(组)、各民主党派以及历届政协委员联谊会代表发言、就中山两个文明建设提出建议,审议并通过政协全会决议;每届第一次会议协商和选举新一届政协委员会;根据实际需要,协商增补委员。1991年,政协六届一次会议选举产生了政协第六届委员会,选举林藻为政协主席,麦满珩、叶明青、郑家杰、林绍声、吴祖文、林昆为副主席。1992年,政协六届二次会议通过赵承业为秘书长,增补杨容显为市政协六届常委。1994年,政协七届一次会议协商、选举第七届政协委员会,选举欧家礼为主席,古干清、韩泽生、郑家杰、林绍声、邓建珍、高渭彪为副主席,卢锦辉等45人为常委。1996年,政协七届三次会议增补宗教界的樊宏恩和市民进的陈少楠为政协常委。1997年,政协七届四次会议协商增补阮志卿、何少凡、肖竹贤等7名政协委员及司徒伟湛、黄华裕、傅锦云等7名政协常委,任命黎再添为七届委员会副秘书长。
 

【政协委员与市长协商座谈会】 自1990年成功举行了首次政协委员与市长协商座谈会后,双方达成共识,每年举行1次协商座谈会,围绕全市的中心工作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座谈。1991~1994年,采取政协委员提出问题,由市长分10个方面协商答复的形式进行座谈;内容包括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发展股份制企业、环境保护、廉政建设、市政建设、为民主党派办实事、卫生事业、办好“三侨”企业、科技兴市、改善社会环境等。1995年起,改为有重点地抓住一个议题进行协商的方式,1995年以“中山工业发展”为议题,提出《关于中山工业今后发展方向与对策的建议》;1996年就加速市场发育问题,以“大市场促进中山经济的大发展”为议题,提出了《关于抓好我市市场发展的几点建议》。1997年以“市长通报情况-委员发言-市长表态”的新形式进行座谈,以“协调城市建设与经济建设关系,搞活大流通”为议题,提出了“建立中山西郊商业特区”的构想。
 

【调查考察】 围绕中山发展规划,7年开展了30多次调查考察活动,包括卫生事业与经济建设要同步发展、加快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堤围险段抢修、立例护堤和堤围公路、整顿广珠公路中山路段秩序、股份制工作、中山两个综合改革试点情况、修建横门深水港、禁赌禁毒工作、整治交通秩序、发展“三高”农业、市场建设、工业发展后劲、加快私营企业的健康发展、水利设施建设等专题,组写了30多篇调查报告,提出了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这些建议大多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并付诸落实。1995年配合筹划出版了《中山市“三高”农业经验汇编》,积极推广发展“三高”农业的经验。1996年,市政府接受了《关于抓好我市市场建设的建议》,于11月成立了中山市市场建设指导委员会,加强对市场建设的指导。
 

【提案办复】 7年共收到提案687件,立案572件,107件作意见处理,8件作信息处理,办案率为96.43%。其中《关于成立教育基金会的建议》、《关于在城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建议》、《加强对公路干线沿线毁林取土的管理》、《关于选址建设市一中高中部》、《关于抓好我市市场发展》、《解决石岐城区防洪排渍排污问题的建议》、《关于兴建东河大型泵站的建议》等提案被市政府和有关部门接纳并予以实施。
 

【爱国统一战线】 积极拓宽联谊渠道,弘扬团结精神,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1991年牵头组织了中山纪念辛亥革命80周年系列活动;1992年和1994年协办第二、三届世界中山各中学同学恳亲大会;1993年协助省有关部门举办了中华民族精神与民族凝聚力学术研讨会;1994年9月召开了纪念政协中山地方组织成立40周年大会,总结发展爱国统一战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经验;1996年配合举办了中山市各界纪念孙中山诞辰130周年大会、“中国近代化思想与中山市”学术研讨会、“孙中山先生与中国近代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等活动。密切与民主党派的联系,邀请民主党派参与各种调研活动,召开政协各种重要会议时充分考虑到党派代表性并安排参加政协的民主党派人士发言,积极促进市政府有关部门与民主党派建立对口联系制度和聘任“特约四员”(教育督导员、特约检察员、特约监察员、特约审计员)工作的落实。1996年6月市政协七届九次常委会讨论通过增补优秀外来员工古文平为市七届政协委员,充分调动外来员工的积极性,在全国产生了积极的反响。
 

【“三胞”联谊】 通过书信、座谈、走访等形式,密切和“三胞”的联系,增进了解,达成共识。组织委员赴港澳及海外开展联谊工作。1992年11月,应旅居澳大利亚、斐济、新西兰中山侨团的邀请,首次以市政协名义组团出访了澳大利亚、斐济、新西兰、新加坡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向海外乡亲广泛宣传国内形势和中山的建设成就,召开了中山留学生座谈会,鼓励他们回国回乡参加经济建设;1994年11月10日,孙中山纪念馆馆长、政协委员萧润君应台湾国父纪念馆邀请,作为中国大陆唯一代表,赴台出席孙中山思想学术研讨会,扩大了对台的文化学术交流;1996年9月,针对港澳乡亲对中山在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而产生忧虑的情况,政协部分主席与市委领导一起赴港澳向港澳乡亲通报情况,澄清谣传,化解了乡亲的疑团,稳定了民心;1997年9月,在香港举行港澳政协委员座谈会,围绕香港回归和中共“十五大”的召开畅谈感受;11月,出席了马来西亚沙巴洲中山分会成立100周年纪念大会,向到会的全球中山乡亲宣传祖国和中山建设的成就,同时介绍了香港中山社团联合会主办1998年第二届世界中山同乡恳亲会的筹备情况,确定了期间乡亲回中山观光的议程。组织港澳委员到内地参观考察。定期邀请港澳委员回中山,及时向他们通报全市两个文明建设和政协工作情况;从1992年起,就中英关系问题定期组织港澳委员座谈,通报国内、国际形势,鼓励他们为港澳的顺利回归、平稳过渡作贡献;1996年10月,促成了由市政协香港区委员担任大多数首长的香港中山社团联合会的成立,加强了在港乡亲的团结,壮大爱国、爱港力量;11月,组织了香港中山社团联合会一行30人到北京访问,受到了全国政协副主席孙孚凌、中央统战部副部长李德洙、国务院港澳办副主任王凤超等领导的亲切接见;1997年12月,接待了首次访问中山的中山籍全国政协常委、香港友好协进会主席李东海及香港友好协进会成员。通过港澳委员宣传祖国、家乡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动员更多的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侨回国观光、投资办实业,支持家乡建设。1994年,3位港澳政协委员获授予“中山市荣誉市民”称号。
 

【宣传工作】 7年共编印了57期宣传政协工作、反映委员活动情况、报道民主党派工作动态的《中山政协通讯》。1994年起编印《中山政协通讯快讯》,以增强通讯的时效性。1996年起编印《政协信息》,向各级及时反映社情民意。同时通过《中山日报》、中山电视台、中山有线电视台、中山电台等传媒及时向社会各界报道政协重要会议、调查考察、协商活动的情况,扩大人民政协的影响。1996年通过新华社通稿,全面报道增补外来员工为政协委员的整个协商过程;中央电视台对此也作了《外来员工进入参政议政殿堂》等专题报道。1996年11月12日,市政协在《人民政协报》上专版推介政协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成就和作用。
 

【机关建设】 政协机关坚持每周半天学习制度,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中共“十四大”、“十五大”精神,学习《香港基本法》,积极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大力倡导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努力提高机关工作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1995年,制定了《政协中山市委员会关于贯彻<政协全国委员会关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规定>的意见》,完善协商程序,明确对重大问题的协商要做到在党委决策之前、人大通过之前、政府实施之前进行协商,建立了政协主席约见委员制度、政协机关与民主党派机关联系制度等。1996年订立了政协机关科室分片联系镇区制度,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反映社情民意,发挥参谋作用和服务效能。1996年4月和1997年6月,先后增设信息科和老干科,适应工作发展需要。1996年,按照机构改革要求,制定了《中山市政协机关机构改革方案》,强化了机关各科职能和责任制的落实,促进了政协机关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文史工作】 7年共征集文史资料423.42万字,出版发行《中山文史》22辑,印书9.95万册,刊登各类文史资料258.22万字;其中《中山文史》第29、31、32、33、34、37辑于1995年获市优秀精神产品表扬奖,《岐海商涛》获1996年省政协全省优秀文史资料图书二等奖和中山市优秀精神产品三等奖。1996年,冯英豪被评为省优秀政协文史工作者。1993年5月,召开文史工作者座谈会,评估文史工作情况,商讨文史工作方向。1996年7月底,召开《中山文史》特约撰稿员座谈会,就如何积极做好建国后史料的征集出版工作等问题进行热烈的讨论,进一步明确了文史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向。1997年5月,召开全市首次优秀文史资料工作者表彰会,对李逻通等17位长期以来为撰写文史资料作出突出贡献的文史工作者进行表彰奖励。此外,政协文史工作委员会先后赴港澳拜访当地知名人士,考察孙中山史迹,参观《澳门日报》社,增进彼此之间的联系和交流。
 

【接待工作】 7年共接待各地政协来访人士577批,8288人次。1991年10月,接待有全国政协副主席邓兆祥及省政协副主席祈烽分别率领的出席全国和省纪念辛亥革命80周年活动的嘉宾。1993年9月,接待省政协法制委郝迎春一行关于《土地管理法》贯彻情况及房地产开发经营执行情况调查组。1995年5月,接待前来中山出席省政协会议的21个省和市级政协代表团。1997年6月,接待全国政协委员、原国家计委主任盛树人和全国政协委员、原国务院副秘书长席德华率领的全国政协关于减轻企业负担情况调查组;9月,接待省政协以魏振兰为团长的体育工作视察团;10月,接待了前来参观学习“三胞”联谊工作经验的江苏省南通市政协副主席华保良一行7人。(钟咏)
 

附录:1991~1997年主要领导名单

主席:林 藻(1987.3~1994.1)

   欧家礼(1994.2起)

上一篇: 无 【关闭窗口】 下一篇: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山市委员会(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