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9》 【成文日期】2018-12-31 【点击率】653次 | |||
【市政府常务会议】 2018年,中山市人民政府(简称“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28次。会议主要讨论研究中山市城乡建设档案管理办法;中心城区污水管网和泵站维护运营服务实施方案;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生态补偿机制;临时救助办法;水土保持规划(2016—2030);2018年中山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洽谈会总体方案;安全生产工作;社会保障卡加载金融功能工作;棚户区改造项目管理暂行规定;组建科技创新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声环境功能区划方案;扩大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范围;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总承包招标投标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城乡规划工作;市土地储备中心与镇区合作储备用地收益分成比例;2018年度市政府规范性文件制定修改计划;推进4K电视工作;“推进公办中小学建设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议案的实施方案;推进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落实工作;部署扶贫工作;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广珠西线中山段沿线出入口及江中高速公路横栏、港口出入口绿化升级改造工程管养主体问题;部署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部署大气和水污染防治工作;发展学前教育第三期行动计划(2018—2020);市政府工作报告任务分解方案;积分入学入住公租房指标;全面提升开办企业便利度工作方案;商事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管理办法(试行);创建全国禁毒示范城市工作实施方案;规范改变土地用途有关事项;2017年政府绩效管理考评结果;适当调整市规划设计院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成果;镇区招商引资工作考核办法;“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方案;干线公路、中心城区15米以上市政道路土地权属确认;部分干线公路项目分期分段实施用地报批;居住区配比部分商业建筑独立占地集中设置;“三旧”改造实施细则(修订);停车服务收费政府指导价;部署市政府重点工作安排;共建中山药物创新研究院和中山新药创制产业园战略合作协议;奋力建设珠江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支撑点、沿海经济带枢纽城市和粤港澳大湾区重要一极行动方案(2018—2022);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行动方案;坦洲快线(一期)工程PPP项目招标文件核心内容;工伤保险浮动费率管理办法;实施用人单位失业保险浮动费率;部署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禁止猎捕陆生野生动物的通告;解决火炬国际会议中心项目用地问题;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传统优势产业等转型升级行动计划(2018—2022);与中山天蓬网企业管理服务公司签订共同建设中山市“互联网+”共享设计公共服务平台合作协议;推动“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实施方案;促进云计算应用实施方案;科技创新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办法;非居民用水超定额超计划累进加价制度实施方案;机关雇员管理办法;工业用地先租后让、弹性年限出让等地价确定办法;德国电气工程师协会(VDE)鉴衡综合检测基地项目落地扶持方案;加快全生命周期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体系建设;部署全市水环境治理工作;部署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房屋安全管理规定(修订草案);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实施细则;组建重离子微孔膜产业研发创新中心;市科技局与香港科技大学、早稻田大学开展科技合作;建设中山市大湾区国际孵化器;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划定森林防火区、森林高火险区和规定森林特别防护期、森林高火险期的通告;城市设计管理规定(试行);征收农村集体土地留用地管理办法;中心组团黑臭(未达标)水体整治提升工程(项目一、项目二、项目三)可行性研究及招标工作;2018年国务院大督查迎检工作;防汛抢险救灾工作;2018年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工作;参与全省养老基金委托投资运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研究中山市脱贫攻坚工作;市政府投资项目高效审批试点实施方案;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退役军人有关工作;困难居民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办法;中山(石岐)总部经济区城市综合开发基础设施及公共配套工程项目施工监理招标评标;未达标水体综合整治工程(小隐涌流域、南朗流域、大岑围流域、大雁围流域、三乡围流域、横石围流域、马新围流域)立项建设;深化市级预算管理改革的意见;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的若干意见;中山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房地产工作;土地管理工作;孙中山故里旅游区委托管理实施方案;中山市促进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相结合实施方案;中山市工业产品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开展清污、清漂、清淤、清障、清违“五清”专项行动;政府工程(市政、房建项目)基建流程优化方案;中德合作办学项目相关问题;非洲猪瘟防控工作;拆除怡景酒店主楼项目;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南朗镇明耀石场采矿权协议出让;部署今冬明春火灾防控工作;中山积水潭骨科医院开业;中山市2019年慈善万人行活动;神湾镇外沙村和黄圃镇吴栏村特色精品村建设分工方案;加快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既有住宅加建电梯管理办法(修订稿);共建“复旦—中山联合创新中心”合作协议;支持个体经济转型升级实施办法;推进中山市河涌水质自动监测平台建设;环境保护责任考核办法;促进小微工业企业上规模实施意见;实施船舶排放控制的通告;坦神北路建设工程立项;规范共享自行车管理服务的指导意见(试行);南区新建高中项目(暂名)、西区新建高中项目(暂名)立项;市科技局与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合作协议;市政府2019年规章制订计划;解决土地储备资金缺口;划定中山市第一阶段禁止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区域的通告;扩大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范围;推进中小学(幼儿园)集团化办学快速扩充优质教育资源的实施意见;未成年人托管服务条例(草案);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草案);“十三五”规划纲要实施中期评估及部分指标和重大项目调整草案;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中山市降低制造业企业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修订版);市小微企业上规上限融资扶持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中山广播电视台4K超高清电视制作分发平台及高清制播系统项目建设资金募集方案;2018年全市政务公开工作;耕地保护补贴实施办法(修订);中山市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办法和指标管理联席会议制度;鼓励发展总部经济意见;中医项目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方案;促进就业政策措施;全面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有偿收回小榄中学土地及建筑物;固定源挥发性有机物替代(“油改水”第一阶段)实施方案;市级储备粮油管理办法;部署防控金融风险工作;部署国土规划工作;恳请省支持解决的重大事项工作安排。
【市长办公会议】 2018年,中山市召开市长办公会议137次,会议主要讨论研究中山市岐江河北岸兴创路至蝴蝶桥段的城市设计;中山欢乐海岸项目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电网工程项目征地拆迁;中心城区(含岐江新城)及翠亨新区电网电缆化改造;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用地问题;岐澳古道保护利用规划;东苑南路(新安段)两侧立面改造;孙文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开发;广珠城际中山站站场改造及周边环境整治提升;推进中山(石岐)总部经济区和欢乐海岸项目建设;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2018年中山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洽谈会筹备工作;闲置土地处置工作;中山三角通用机场定位及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研究;“三旧”改造工作;黑臭(未达标)水体治理工作;香海大桥工程征地拆迁;组团式体育公园项目推进;提升中山市开办企业便利度;中德、中瑞合作办学用地问题;元宵节烟花汇演安保工作;黄圃快线路、南沙港铁路、辽宁忠旺项目征地拆迁;黄圃快线路(BT标)、新沙水公路等交通项目现场督导;加快推进既有污水管道修复以及楼盘污水排放改造;稳妥处置问题楼盘;推进长江水库集雨区综合整治;中山市积水潭骨科医院开业;监管与发展健康医药产业;中心城区未开发用地绿化改造;推进扬尘治理、市政道路柔性化改造;危化品进口港区建设;坦洲快线路建设督导;中国科学院药物创新研究院华南分部项目建设;淘汰高污染、高排放企业;加快推进齐学路项目建设;全面开展固体废物非法转移、倾倒处置行为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市人民医院新院区、儿童医院、第三人民医院建设;水污染防治考核断面应急水质保障工作;迎接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暨打赢蓝天保卫战工作;推进黄圃镇吴栏村和神湾镇外沙村建设新农村市级示范村;重大电网项目建设;博览中心公交枢纽站建设;孙文路文化旅游街区改造提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督导;萧友梅、吕文成展览馆筹建;中山市粤剧研究院筹建;违法建设治理;全市产业项目用地指标安排;推进比亚迪项目建设;落实全国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中山生物医药产业化基金筹建;推进西部外环高速公路(含小榄支线)、西部沿海高速公路申堂互通等交通项目;全市三防暨冬修水利工作;动物无害化处理厂项目建设;支持民营上市公司发展;古镇镇昇海豪庭工程“11·12”坍塌事故处置;人才安置房工作;南沙港铁路项目中山段征地拆迁;加快水利工程建设;猪肉供应保障;“大棚房”违法建设治理。
【市政府工作会议】 2018年,中山市召开市政府工作会议22次,主要讨论研究中山市中心组团垃圾综合处理基地、北部组团垃圾综合处理基地三期工程(扩容工程)规划报建;旧楼加装电梯;提高春运保障水平;非法旅游购物场所整治;扩大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范围;兴中广场规划验收;恢复原中山纪念图书馆原功能;东西部扶贫工作;西区马山片区(西区服务业综合改革试验区)控规调整;推进中心城区未开发用地绿化改造;推进民众园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推进深中通道、中开高速等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组织推进世界技能大赛;交通工程建设电力设施迁改补偿;京珠高速公路中山段环境综合整治;推进长江路改造(一期)工程项目建设;推进110千伏君兰T接同益至五沙双回线路工程建设。
【市政府重要事项和决策】 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优化产业发展。5月、7月,中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简称“市府办”)分别印发《中山市降低制造业企业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中山市推动“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实施方案》,降低制造业企业成本,助推企业转型升级,推动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8月,印发《中山市科技创新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办法》,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健康医药、高端装备制造、人工智能、新材料、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第三代半导体等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10月,印发《中山市工业产品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提升工业产品质量总体水平,推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优化营商环境。4—5月,印发《中山市全面提升开办企业便利度行动方案》《中山市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方案 》《中山市全面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方案》《中山市商事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管理办法(试行)》《中山市重点企业管家服务工作方案》,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提高政务服务质量与实效,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促进内贸外销。7月,印发《中山市促进内贸流通改革发展扩大消费实施方案》《中山市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建设方案》,全面推进内贸流通体制改革,加快内贸流通领域创新,推动消费需求扩大和消费全面升级。10月,印发《中山市国家级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围绕创建“质量强市”全国示范城市部署,规范和加强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工作。拉动社会消费。5月,印发《中山市贯彻落实国务院“十三五”市场监管规划和广东省市场监管现代化“十三五”规划实施方案》《中山市改善消费品供给专项行动方案(2016—2020)》,建立健全现代化市场监管体系,增强消费拉动经济的基础作用,促进消费品工业迈向中高端;印发《中山市推进涉烟打假打私工作方案》,维护卷烟市场秩序。8月,印发《中山市全面推广使用国Ⅵ车用燃油实施方案》,通过绿色消费减少机动车污染物排放。 推进城乡建设 3月,以中山市人民政府令第8号印发《中山市城乡建设档案管理办法》,加强城乡建设档案管理。7月,市政府印发《中山市“三旧”改造实施办法(试行)》《中山市旧城镇全面改造实施细则(试行)》《中山市旧厂房全面改造实施细则(试行)》《中山市旧村庄全面改造实施细则(试行)》,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推动产业升级,完善城市功能配套。9月,市府办印发《中山市征收农村集体土地留用地管理办法》,规范征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土地所需留用地的管理。11月,市府办印发《中山市既有住宅加建电梯管理办法(修订)》,设立旧楼加建电梯补助专项资金,推动旧楼有序改造。12月,市政府印发《中山市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全力推进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市府办印发《关于加快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政府工程(市政、房建项目)基建流程优化方案》,优化建筑行业发展。市府办印发《中山市建设节水型城市实施方案》,推动节水型城市建设。市府办印发《关于规范共享自行车管理的指导意见(试行)》,规范共享自行车管理服务。 推进乡村振兴 5月、7月,市委办、市府办分别印发《中山市东西部扶贫协作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中山市关于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大中山市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力度,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9月,市委、市政府印发《中山市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10月,市委办、市府办印发《中山市关于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实施方案》,全面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1月,市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推动绿色发展。4月,市政府发布《关于扩大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范围的通告》,保护和改善大气环境。6月,科学划定中山市生态保护红线,并将划定方案上报省政府。7月,市政府印发《中山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切实防治扬尘污染。10月,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中山市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11月,市委办、市府办印发《中山市环境保护责任考核办法》,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市政府印发《中山市“散乱污”工业企业(场所)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全面整治“散乱污”。12月,市政府发布《中山市划定中山市第一阶段禁止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区域的通告》;市府办印发《中山市固定源挥发性有机物替代实施方案(“油改水”第一阶段)》,持续改善中山市环境空气质量。 推进民主法治建设 2018年6月,市政府印发《中山市人民政府法律顾问工作规定》,规范市政府法律顾问工作,推动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8—12月,市府办印发《中山市政府立法草案委托第三方起草工作规定》《中山市政府立法工作第三方评估办法》《中山市政府规章起草阶段征求人大代表意见工作规范》《中山市政府规章新闻发布会工作规范》《中山市政府立法工作涉及重大利益调整论证咨询工作规范》,完善中山市政府立法工作制度,推动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 推动文化事业发展 5月,市府办印发《中山市关于开展数字家庭行动推动4K电视网络应用与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促进4K电视网络应用与产业发展,推动电子信息、信息服务、智能家居、健康养生、在线教育和文化创意产业供给侧改革,引领信息消费升级,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12月,市府办印发《中山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规划(2018—2020年)》,开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 推动民生事业发展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4月、7月,市府办分别印发《关于推进公办中小学建设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议案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加快推进公办中小学建设责任清单的通知》,加大公办中小学建设力度,努力实现每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5月,市府办印发《中山市组团式儿童活动场所建设工作方案》,满足广大儿童活动需求。6月,市政府印发《关于实施中山市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2017—2050年)》《关于实施中山市足球场地设施建设规划(2016—2020年)》,全面提升中山市足球运动发展水平。发展卫生健康事业。10月,市府办印发《中山市促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实施方案》,推进医养结合,促进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12月,市府办印发《中山市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行动方案》《中山市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实施方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就业、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8月、12月,市政府分别印发《中山市机关雇员管理办法》《中山市进一步促进就业若干政策措施》。7月,市委办、市府办印发《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实施方案》,推进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6月,市政府印发《关于调整我市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实现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9月,市府办印发《关于完善中山市大病医疗保险政策的通知》,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加强社会综合治理 1月,市府办印发《中山市推动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实施方案》,通过调整户籍准入迁移政策、推进居住证制度全覆盖、制定实施配套政策、强化工作保障措施等工作,破除城乡区域间户籍迁移壁垒。5月,市委办、市府办印发《中山市创建全国禁毒示范城市工作实施方案》,推动中山市禁毒工作全面、协调、持续发展,争创首批全国禁毒示范城市。5月,市委办、市府办印发《进一步完善全市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管理工作的意见》,规范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管理工作。7月,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信访工作的实施意见》,依法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推动信访工作理念从“维稳”向“维权”转变。
【政务督办】 2018年,市政府督查室完成国务院第五次大督查迎检及整改工作、国务院督查组交办的问题线索核查整改,促成新沙水公路南头至东凤段、阜民路阳光大道段顺利通车。跟踪督查国家和广东省政府考核检查的事项136项,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及民生实事涉及中山的具体工作90项,做好省政府对中山开展的开办企业便利度、“放管服”(指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等专项督查的迎检和整改工作,推动市场监管部门将工商登记时间压缩至2个工作日内完成、涉税信息及刻章办理事项压缩至1个工作日内完成。跟进市委全会、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市政府工作报告、市十件民生实事等市委市政府重要决策部署任务1007项,重点督办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任务、公办中小学校建设、重大产业平台建设、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组团儿童公园建设、重点电力工程项目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帮扶大病群体、安全生产监管、第三人民医院改扩建等工作。跟进调处群众来信6172件,已到办结时限的6036件均按时办结。 2018年,市政府绩效管理办公室完善绩效考评制度设计,突出工作重点,精简考评指标数量。全年重点工作指标总数比上年减少366项,压减33%。增设克难攻坚加分,36个政府部门共59项工作获得克难攻坚工作加分。狠抓绩效指标全程管控和工作落地,政府部门共设置年度重点工作指标739项,完成率超95%。开展多维效果评价,发动“两代表一委员”(指党代表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政府部门及镇区工作人员、社会公众共1.7万人次对市政府部门、镇区的2018年工作表现进行评价。联合中山电视台开展“政府服务 你来打分”活动,3万名观众为政府工作打分并提出意见建议。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市政府近年出台的加强企业服务重点政策开展专项调查评估,深度分析问题并提出针对性改进建议。 2018年,市政府各职能部门坚持落实建议提案办理“一把手”责任制,办理本级人大代表建议213件、政协提案303件。通过创新建立建议提案办理结果清单机制,比对建议提案所提问题和答复落实情况,推动事关经济改革发展、事关民生福祉改善的重点难点工作的落实。516件建议提案中,所提问题已解决或纳入规划解决的共480件,占比93%;代表委员对办理及答复结果满意和基本满意率为100%。
【打击走私违法行为】 2018年,中山市政府打击走私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专项治理、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与依法治理相结合的要求,筑牢“打、防、管、控”反走私立体防线,严厉打击“洋垃圾”、濒危物种、农产品、重点涉税商品、涉枪涉毒等走私犯罪,重点打击幕后走私分子。建立反走私工作联动机制,组织海关、海事、渔政、边防、工商、交通等部门开展打私联合行动,加大码头、港湾、航道和各类生产、运输船舶检查力度,重点查处利用“三无”船舶(指无船名船号、无船籍港、无船舶证书船舶)、流动渔船和超马力摩托艇进行走私活动。各镇区打私办组织力量清查整顿辖区重点地段、非设关码头、港湾,确保辖区不成为走私成品油上岸、集散、运输的通道。全年全市缉私职能部门共查获各类走私案件245宗、案值3.4亿元。其中,查获涉嫌走私“红油”案件62宗,案值1.7亿元;查获走私冻牛肉共345.41吨;查获走私电子产品以及美国水貂皮1宗,涉案金额509.78万元;开展打击“洋垃圾”走私“蓝天2018”专项行动,查获走私废物案3宗,初步查证涉案“洋垃圾”近800吨。
【政府应急管理】 2018年,中山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完善应急预案体系,修订中山市安全事故灾难、突发环境事件、较大以上火灾事故、森林火灾、水上搜救、群体性职业病危害事件、政府性债务风险、农产品质量安全、食盐供应等9部应急预案;按照《中山市应急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工作要求,形成“1+29+96+N”的应急预案体系(指1部市总体应急预案,29部市专项预案,96部部门预案,N部镇区、企业和公共场所预案)。强化应急演练,编制《2018年度应急演练计划表》,市直属部门开展应急演练36场,其中自然灾害领域7场、公共卫生领域3场、事故灾难领域17场、社会安全领域9场,各镇区开展演练156场。提升紧急信息报送水平,制定中山市、各镇区较大以上突发事件紧急信息报送工作制度;加大对各类突发事件信息的搜集、研判、报送力度,提升信息报告工作水平。规范镇区值班室建设,制定《中山市值班值守工作标准化建设方案》和《值班室建设参考标准》,推动实现岗位职责明确、值班保障有力、工作制度固化、工作行为规范、信息流转通畅、协调落实有力、监督管理到位的值班工作格局。推动应急管理绩效考核,制定《中山市应急管理工作绩效考评实施方案》,引导、鼓励镇区重视对基层应急管理工作规范化管理,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和培养。推动应急知识科普宣传教育,通过开通“中山应急”微信公众号、绘制中山应急避护场所“一张图”、拍摄应急知识宣传短片《应视频》、开设应急直播间、创建“应急百科”知识库,宣传普及应急知识。
【民生实事】 2018年,中山市基本完成优化医疗服务、推进交通畅行、改善水体质量、缓解停车紧张、扩充教育资源、关爱老年人群、完善公共交通设施、帮扶大病群体、保障食品安全、开放一批公园等十件民生实事。 优化医疗服务。市博爱医院完成妇产科大楼基建工程,推进市人民医院新院区项目。黄圃医院、东凤医院、三乡医院、东升医院、南朗医院、火炬开发区医院、沙溪隆都医院、板芙医院8家镇区公立医院通过二级甲等医院复审,港口医院、横栏医院、西区医院3家镇区公立医院通过二级甲等医院评审,全市有二甲及以上镇区公立医院16家,占医院总数72.72%。全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到位2.08亿元,人均63.71元,市镇资金拨付100%。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增加到14项,全市已签约家庭医生服务的残疾人1.67万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977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8944人。 推进交通畅行。年内桂涌路石岐河大桥、景观路(博爱七路至长江浪漫水城)、恒和街、东明大桥北右转匝道建成通车,北二环(沙港公路)完成总工程量的78%。按时发布清明节、五一国际劳动节、中秋节、国庆节等节假日拥堵预测数据,全年发布“每日交通指数”270次。建成“一键报警”系统并推广运用,实现报警人与处置民警精准对接。调整松苑路、银通街、轻轨北站民盈西路、中医院康兴路停车泊位,全年开展汽车违停整治36次。 改善水体质量。2018年6月,完成恒大二期排洪渠项目;15个流域黑臭(未达标)水体整治项目以及中心组团黑臭(未达标)水体整治提升工程(中心城区10条河涌)项目开展前期工作,五乡、大南联围流域污水截污管、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和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等工程有序推进。完成三乡污水处理厂及横栏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出水水质达一级A标准。每季度开展1次全市河涌及黑臭水体水质情况监测并出具报告。 缓解停车紧张。年内新建兴中园停车位365个、博爱医院停车位100个,新增投用市中医院930个停车位。开展“智慧停车APP”建设工程。 扩充教育资源。新开办规范化幼儿园15所,新认定公益普惠性幼儿园18所,新增市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验园20所,新增规范化幼儿园学位6135个;2018学年新增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位数1.53万个。公办中小学校建设完工3所、开工12所,25所开展前期工作。 关爱老年人群。1月1日起,中山市提高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政府津贴标准,其中80—89周岁、90—99周岁、100周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津贴分别增至100元、200元、500元,全年全市在领高龄津贴3.7万人,共发放高龄津贴5141万元。投入524万元为710名特殊困难老人提供定期上门家居清洁、饮食料理、陪护等服务,累计上门家政服务约25万小时,兜底对象服务覆盖率超90%。印发《中山市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照护补助办法》,自2018年7月1日起在全省率先实施特殊困难老人照护补助,对重度失能“双低”(指低保、低收入)家庭老人和孤老优抚对象发放照护补助,入住市内养老机构的每人每月定额补助2000元,选择居家养老护理员上门服务且每日服务时间不少于2小时的每人每月定额补助1500元。印发《中山市养老机构医疗服务项目指导意见(试行)》,指导养老机构完善与医疗卫生机构合作内容,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全市超过50%的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过半以上设置老年病科,全市有养老机构21家,其中5家设置医疗机构,其余16家养老机构全部与医疗卫生机构签订合作协议,为养老机构内的老年人提供巡诊、用药指导、健康管理、送医绿色通道等医疗服务。 完善公交设施。全年新开通公交线路11条,其中新开通大站快线4条、常规公交线路7条,优化调整线路19条,加密班次线路5条。新建城区公交候车亭20座、康华路港湾式停靠站14个。建成中山通电子虚拟卡和手机二维码公交支付应用系统,完成2500台公交车车载设备升级改造,全部公交车实现手机二维码支付乘车。至年底,中山通电子交通卡开户70万人次,日均交易10万笔。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山调查队《2018年中山市公交社会满意度分析报告》,中山公交满意度连续三年提升。 帮扶大病群体。全年全市发放医疗救助金1208万元救助困难群众1.44万人次,“双低”家庭医疗救助限额范围自付费用救助比例达95%,自费费用救助比例达90%,有效破解因病致困难题。在全国首创“中山市大病困难帮扶中心”,采用“政府专项资金+社会慈善资金”运作模式,主动发现、精准救助大病困难群众,全年共救助大病困难群众1.39万人次,其中政策救助1.27万人次、慈善专项救助1136人次,发放救助金986.52万元,其中重特大疾病医疗政策救助686.32万元。印发实施《中山市临时救助办法》,统一提高镇区级临时救助标准为每人次不低于2个月低保标准。根据2018年中山市低保标准线976元计算,镇区级临时救助标准不低于1952元。至年底,市镇两级共救助困难家庭9213户次,发放临时救助金2297万元。 保障食品安全。中山市146家中小学校食堂实现市、镇、学校三级远程监控,占全市205家中小学校食堂的71.22%。量化评定全市205家中小学校食堂,其中量化A级单位142家、占比69.3%,其余全部达B级,“明厨亮灶”覆盖率100%,食品安全管理员配备率100%。完成10家农产品生产企业食用农产品质量溯源系统建设,消费者通过扫描农产品二维码可获取农产品生产人、生产地、生产时间、质量情况等信息。先后升级改造金怡、竹苑、大涌3个农贸市场,实现“干湿分区、整洁干净”。金怡、坦背、东南门市场上线使用信息化系统,农贸区全部使用溯源秤,并实时提供物价信息。 开放公园一批。对外开放南区祈安苑侧、东区三溪村、东区沙岗顺兴路、石岐区枕善坊、石岐区悦来大街5个街心公园,以及三角镇金鲤湾生态湿地公园、民众镇长堤湿地公园、沙溪镇滨河生态公园。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