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20》 【成文日期】2019-12-31 【点击率】629次 | |||
【宣传工作概况】 2019年,中共中山市委宣传部(简称“市委宣传部”)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工作的重要思想,推进宣传工作。始终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全年落实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组织全体学习2000余场次,百姓宣讲活动2000余场次,“学习强国”平台注册用户数和用稿量位全省前列。组织市属媒体开展“解放思想 重振虎威”系列报道,为中山重振虎威奋力打赢经济翻身仗营造舆论氛围。围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圈、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举办2019年“3·28中山投资经贸洽谈会”等重要主题和重大活动开展宣传。组织开展升旗仪式、文艺演出、百姓游园、书画展览、朗诵演讲、民俗表演、国旗同框、快闪视频、群众嘉年华、观看爱国主义影片等活动300场次,参与人数逾100万人。构建完善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建成以中山纪念图书馆为总馆、镇区图书馆为分馆、街区自助图书馆和行政村(社区)图书室为基层服务点的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加强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利用,推进文化遗产游径建设。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主题开展重点文艺创作,推出《朝夕星辰·杨殷》《潮涌伶仃洋》《大地飞歌——见证中山70年》等文艺作品,举办中山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推进文明城市创建,试点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破获“2·15”电影知识产权盗版专案,被国家版权局和公安部列为侵犯著作权十大典型案例。指导企业宣传思想工作,组织开展企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人员专职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考核和培训。承担市国防动员委员会国防教育办公室日常工作,组织协调开展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1月,根据中山市机构改革方案,市委宣传部统一管理新闻出版和电影工作,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版权局)的新闻出版、电影管理职责划入市委宣传部。市委宣传部对外加挂中山市新闻出版局(市版权局)牌子,驻松苑路1号市委办公楼6楼。
【理论武装】 2019年,中共中山市委宣传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和推进理论学习、宣传和研究。推进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印发《2019年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重点内容安排》,推荐课程15门、书籍30本,现场检查各镇区和部分市直单位学习情况。全市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学习2000场次。加强基层理论宣讲。开展《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及“我和我的祖国”百姓宣讲等主题宣讲活动6轮共2000场次,派发学习资料12万册。推广“学习强国”平台应用,“学习强国”平台注册用户数超20万人,获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通报表扬。拓展理论研究广度和深度,组织研究并形成13个课题研究成果和专题调研报告,征集心得体会征文、理论笔谈等1100篇。推进智库建设,孙中山研究院举办第三届孙中山研究青年研习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国情调研中山基地在孙中山故居挂牌成立。守好意识形态安全阵地。围绕省委巡视反馈意识形态问题整改落实,细化制定并落实整改措施32条。全年召开市意识形态工作联席会议11次、镇区意识形态安全研判会议4次,开展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检查考核。
【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 2019年,中山市新闻舆论工作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统筹网上网下、对外和对内宣传,为中山重振虎威、实现高质量崛起营造舆论环境。开展主流舆论思想宣传。组织市属媒体开设《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等专题专栏。通过开设专栏、专家访谈、征集意见、言论建言等形式组织开展“3·28”中山投资经贸洽谈会、《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解读、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中山重振虎威等重大主题宣传。加强对外宣传,提升城市影响力。开展中山对外城市形象(高铁)推广项目;深化与新华社合作,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投放中山城市形象宣传片;在中央、省主流媒体刊发中山宣传报道超300篇,展现中山城市魅力和发展成果。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研究制订《中山市融媒体中心建设方案》,选取火炬开发区和小榄镇作为试点建设具中山特色的镇区融媒体,打通新闻舆论传播的“最后一公里”。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宣传】 2019年,中山市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主线,开展大学习、大宣讲、大宣传、深调研。组织开展省委宣讲团报告会1场,集中宣讲500场,直接受众6万人。将学习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和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纳入理论学习中心组、市委党校(市行政学院)、镇区党校领导干部教育培训必修内容,促进党员干部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创新基层宣讲方式。抽调34名领导同志及专家学者组成市委宣讲团,遴选10名各界代表组成“中国制度故事”百姓宣讲团开展宣讲活动。整合镇区力量,组建200人的市镇两级宣讲队伍。深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历史文化阵地等开展集中宣讲。创作咸水歌、曲艺等文艺宣讲作品,编印口袋书、挂历、主题书签等特色小礼品,把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宣传融入百姓生活。加强宣传阵地建设。全市各类媒体开设专题专栏,刊发稿件90条;“中山发布”刊载文章19篇,总阅读量46.3万人次。启动主题征文和微信学习推广活动,5万人次参与。就14个方面50项重要制度开展“深调研”工作。围绕干部队伍士气重振、营商环境优化等10个方面开展“重振虎威十大行动”,推动中山市实现高质量崛起。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宣传】 2019年,中共中山市委宣传部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宣传,为全市主题教育高质量开展营造舆论环境。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有机结合,设立主题教育专栏,密集报道全市各部门深入开展主题教育的举措成效报道约1050篇,增加宣传的广度和密度,各镇区与部门的网站、微信公众号、内部刊物等形成传播矩阵。增加群众互动,将部分先进人物事迹以影像日志(vlog)、移动端网页(H5)等形式发布;依托各类新媒体设置群众关注话题,通过刊播群众来信来电、网友评论留言吸引群众参与,接受群众监督和评判;各媒体平台收到群众留言约10万条。结合先进典型正面示范与纪检案例通报、文明城市曝光台曝光反面典型进行宣传教育。将主题教育融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氛围宣传,全市悬挂国旗约8.5万面,布设宣传条幅和宣传画约8000处,开展群众活动约300场次,参与人数逾80万人次。中山市主题教育宣传成效被《人民日报》、广东电视台、“南方+”、“学习强国”等主流媒体平台多次报道。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学习宣传】 (详见“市情概览”类目“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分目)
【文明城市创建】 2019年,中山市采取“固本、强基、治乱”三方面举措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实现稳住创建工作优势、稳住全域创建态势、稳住创建水平下滑趋势“三个稳住”。制订《中山市文明城市创建八大提升工程行动方案》《2019年文明程度指数测评工作方案》《中山市文明城市创建“查问题、补短板、促提升”行动实施方案》《中山市铁路沿线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并印发《关于在出租汽车行业开展“文明服务九大提升行动”的通知》。6月19日,召开中山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推进会暨中山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工作(扩大)会议。全年召开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现场会4次、专题汇报会4次,市精神文明委领导带队开展督导调研16次。完善文明城市创建常态化测评巡查和动态通报机制,全年印发《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专报》11期,《每周创文动态》32期,发出督办函25份,约谈相关责任人7人次。做好全国文明城市测评实地考察点位建设和网上材料申报工作,上报实地考察点位510个,上传材料2730份。开展全市58条“文明示范路”试点建设工作。推进文明城市创建“网格化”管理,划分片区277个、网格1445个,配置网格员5139人,及时在基层一线解决问题。成立中山市铁路沿线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协调小组,协调市有关部门、镇区开展铁路沿线周边环境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开展市民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满意度调查3期,调动市民参与文明城市创建积极性,组织“城市管理大家谈”活动700场,10万名群众直接参与。至2019年,全市获评全国文明村镇11个、全国文明单位8个、全国文明校园2个、省文明村镇20个、省文明单位39个、省文明校园3个、省文明家庭2个。建立中山市公益广告素材库,遴选发布优质宣传内容,在全市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等公益宣传。发布《中山市民文明公约》12条,利用宣传栏2500处、发光二极管(LED)显示屏3300块,开展文明公约宣传工作。 (肖亚琼)
【网络宣传与管理】 2019年1月23日,中共中山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简称“市委网信办”)在东区松苑路1号市委大楼7楼挂牌成立,对外加挂“中山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牌子。负责推进网络宣传、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等各项工作。 网络宣传 2019年,“中山发布”微信公众号有关注者超110万人,发布时政、民生信息8120篇,总阅读量2.2亿人次,影响力和传播力全国领先。4月28日,依托“中山发布”微信公众号,通过平台聚合和流程再造,搭建政务融媒体生产分发全新系统,成立国内地级市首个政务融媒体中心——中山发布融媒体中心,是中山市推进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12月20日,第七届广东互联网政务论坛在广州举行,“中山发布”微信公众号在全省21个地级市政务新媒体中位列第一,获“广东最具影响力政务微信”称号,是“中山发布”连续5年获此荣誉。 网络安全管理 2019年,市委网信办依法治理网络违规信息内容,及时清理违规信息60条。联合市公安局、“扫黄打非”办等部门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在全省率先开展属地网站网格化治理,推动分类处理问题网站,排查属地网站2.3万家,处理问题网站7200家。建立网络安全协调工作机制,加强网络安全统筹,提升重点领域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发现并修复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隐患278个,处置网络安全事件33起。 网络传播和社会工作 2019年,市委网信办多声道开展网络文化传播,承办“我爱这片蓝色的国土”网络媒体报道活动、“活力湾区 世界共享”——东南亚主流网络媒体湾区行大型联合采访活动,展示中山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等方面成效,与中山大学合作发布《2018中国城市网民性格画像“中山指数”》,总结城市网民特征,揭示网民心态,提升城市美誉度;多渠道提升互联网行业自律,指导市网络文化协会换届,组织互联网企业开展系列活动,举办第四届中山政务新媒体影响力年度榜单发布会、中山市首届网络文化节、中山十大好网民评选活动,推出“祖国70年中山70人”系列微纪录片,展示中山各领域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获2019年广东网络文化“十佳专题精品”奖。7月16日,由中央网信办传播局主办的“我爱这片蓝色的国土”网络主题活动(广东站)走进中山,中央和省级重点网络媒体记者探访发展海上风电的龙头企业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以及被称为“建桥国家队”的中铁南方工程装备有限公司,多角度报道中山市在海洋经济产业发展中的优异表现。 信息化工作 2019年,中山市统筹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推动实施《中山市“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总体规划(2019—2021年)》,加快推进政务云平台建设,打造全市统一的跨部门信息资源共享载体和支撑平台,推动智慧教育、智慧交通、智慧政务以及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涉社会治理和民生服务项目落地生效。统筹推进5G产业发展,推动实施《中山市5G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加快释放信息化发展潜能。
【“祖国70年中山70人”系列微纪录片】(详见“市情概览”类目“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分目) (黄 杰)
【“扫黄打非”工作】 2019年,中山市“扫黄打非”工作综合运用“查、堵、截、控”等手段,组织开展“净网”“秋风”“护苗”“剑网”等专项行动。全年查缴违法出版物20万册,查办涉黄涉非涉宗教和侵权盗版案件52件,逮捕14人。其中,中山市“2·15”电影侵权盗版案被列入全国“2·15”打击电影侵权盗版十大案件,被公安部评为2019年度十大精品案。落实严堵出入境、严管印刷出版、严抓寄递运输、严查市场流通、严控网络传播等渠道管控“五严措施”。全年查缴非法出版物1万件、违禁出版物4624件。推进基层站点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全市有24个镇(区)、277个村(居)、317所中小学校、59个其他基层单位建成“扫黄打非”工作站,实现镇街、村(居)两级覆盖率及规范化水平100%。推进“扫黄打非”宣传教育,举办大型专题文艺晚会10场次,开展主题宣传教育活动80场次。
【“解放思想、重振虎威”系列报道】 2019年,中共中山市委宣传部组织市属媒体开展“解放思想 重振虎威”系列宣传报道,通过系列报道、社论、理论笔谈、征集活动、现场访谈、创新融媒体产品等形式提振中山市高质量发展信心、凝聚共识。在《南方日报》推出“重振虎威——中山推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专题报道27篇、方法论9篇、一线调研报告7篇,“重振虎威——共商发展中山策”建言文章16篇。《中山日报》推出“解放思想 重振虎威”系列社论12篇、理论笔谈30篇,系统论述中山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改进作风的背景、意义、目标及路径。中山日报报业集团通过《中山日报》及“中山日报”移动端、中山网、“中山发布”等平台开展“解放思想 重振虎威——我为中山迈向高质量发展献一策”征集活动,征集网友建言献策1100篇(封);《中山日报》栏目《问计》《民意》选刊“网友声音”90篇。推出H5互动知识闯关游戏等融媒体产品,浏览量40万人次,答题人数超19万人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主题宣传和文化活动】 (详见“市情概览”类目“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分目)
【“我和我的祖国”百姓宣讲】 (详见“市情概览”类目“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分目)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艺术节中山分会场活动】 (详见“市情概览”类目“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分目)
【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利用】 2019年,中山市落实《中山市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利用工作方案》,对全市红色革命遗址开展挂牌标示工作,首批挂牌标示红色革命遗址56处。开展红色革命遗址普查和总体规划,组织专家团队实地勘察革命遗址70处,测量评估革命遗址保存及损毁情况,编制保护利用的概念规划方案,绘制规划效果图。加强对重点项目建设的指导和督促,珠江纵队活动旧址、杨殷故居、中山人民抗日义勇大队部旧址等保护利用工作取得进展。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组织党员干部瞻仰参观红色革命遗址,开展缅怀祭扫、升国旗仪式、入党宣誓等活动。协调中共中山市委党校把珠江纵队活动旧址列入加强干部党性修养教学基地,开展“传承珠纵精神 建设和美中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专题讲座和现场教学课程。组织文学爱好者根据珠江纵队的历史创作文学作品;组织编写中小学生乡土抗战历史教材,开展革命传统教育进校园活动。深入社区和农村开展“红色基因我们传承”主题活动,以主题演讲、主题征文、红色之旅、电影放映、音乐会等形式保护、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
【第十一届中山书展】 2019年7月12—15日,由中共中山市委、中山市人民政府主办,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中山日报报业集团及中山广播电视台等单位承办,以“悦读·为祖国喝彩”为主题的2019南国书香节中山分会场暨第十一届中山书展在中山市博览中心举行。主会场面积1.2万平方米,出版物展示展销区面积8000平方米,设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主题出版物展示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展示区、数字阅读展示区、文化创意产品展示区、品牌出版社(集团)展示区、品牌书店展示区、名家讲座区等主题展区。书展首次推出文旅融合项目,举办陶艺、灯艺、家具制作、沙画艺术研学现场体验。邀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广东省原文联主席刘斯奋等文化学者嘉宾开设名家讲座、分享会,吸引5000名市民参与。举办“孙中山先生读书生涯图书展”、“壮丽70年 阔步新时代”主题邮展、“向70周年国庆致敬”快闪活动以及“礼赞新中国”征文、演讲、朗诵、美文大赛等系列主题活动。引进公益活动和资源,举办廉洁文化宣传、“模拟法庭”、“红色文艺轻骑兵”精准扶贫义卖、“牵手盲童共读一本书”等公益活动。书展吸引新华、博雅、瑞德、万有引力、求索、广州小古堂等特色书店及130家单位和企业参展,展示图书4万种、30万册,举办阅读文化活动30项,图书销售总额超165万元,捐赠爱心图书价值6万元。 (肖亚琼)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