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工作(2017)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8》 【成文日期】2017-12-31 【点击率】217次

【宣传思想工作概况】 2017年,中山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紧扣迎接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主线,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抓导向、净环境、保安全,为维护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提供思想保证、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加强理论武装,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地生根。至年底,全市征订派发学习资料45万册,宣讲1300场;成立孙中山研究院,打造地方亟需、特色鲜明、制度创新、引领发展的新型智库。构建多层次、宽领域的大外宣格局。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滚动播出中山城市宣传片,400家网络媒体转载《参考消息》聚焦报道。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文明创建提质扩面,中山市第五次被中央文明委确认为“全国文明城市”,21家单位成功创建全国、全省“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称号,40人入选“中国好人榜”。探索网络生态综合治理,营造清朗网络空间。围绕重大主题和中心工作,组织网上宣传。“中山发布”政务新媒体平台全年阅读量超5800万人次、点赞近50万个,影响力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一位。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质增效。申报创建为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纪录片《医院里的故事》获省“五个一”[指一部好的戏剧作品,一部好的电视剧(片)作品,一部好的电影作品,一部好的图书(社会科学方面),一部好的理论文章(社会科学方面)]工程奖,长篇小说《未完成的肖像》获第十届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中山日报社旗下中山报业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成为省内地市媒体上市“新三板”第一股。中国共产党中山市委员会宣传部(简称“市委宣传部”)驻东区松苑路1号市委办公楼6楼。

 

【理论宣传】 2017年,中山市理论工作围绕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做好“学懂、弄通、做实”工作,多项工作获省市肯定。开展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印发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重点内容安排,邀请权威专家为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作专题辅导报告,开发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精品课程11门,全年派发学习书籍45万册。面向基层干部群众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宣讲。组织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重要批示精神等主题宣讲活动5个,开展专题辅导宣讲会1300场、受众超15万人。市委宣传部讲师团获评为广东省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市委宣讲团成员匡和平、夏立明获评广东省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11月3日,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城东社区居委会获广东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评为广东省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中山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政委刘捷获评广东省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个人。依托理论阵地进行理论宣传。在《中山日报》开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等专栏,开展“香山百家”有奖征文活动,征集并刊登领导干部和专家学者理论文章250篇。树立“互联网+”思维,发挥“理论中山”网站和“微理大义”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作用,发布理论推文137篇。紧扣中心工作开展理论研究。先后举办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精神理论学习研讨会、继承和发扬杨殷烈士革命精神座谈会、纪念郑观应诞辰175周年学术研讨会”等研讨会与座谈会,开展《中山市“文化+特色小镇”融合发展研究》等课题研究,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决策参考。

 

【新闻舆论宣传】 2017年,中山市新闻舆论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唱响主旋律。组织各项重大主题宣传,开设“砥砺奋进的五年”“十九大时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等专栏,营造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氛围。紧扣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组织做好2017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洽谈会、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合作中山论坛等重大活动宣传。策划“乡村一夜”媒体走基层系列报道,鼓励市属媒体坚持“走转改”(指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采访报道深入基层贴近群众。完善新闻发布和新闻发言人制度,在上海复旦大学组织2017年全市新闻发言人培训班。组织外宣工作。借助中央、省主流媒体平台,围绕中山改革发展、民生建设、社会治理等重点工作策划主题,推出重要版面,讲好中山故事。拓展外宣平台,先后在中央电视台、纽约时代广场投放中山城市形象宣传片,在广州、深圳、北京等地高铁站、机场投放中山形象广告牌,立体展现中山发展成就和文化特色,提升中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精神文明创建】 2017年,中山市提升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成效,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第五次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确认为“全国文明城市”。加强城乡统筹、以城带乡,推动文明创建工作由主城区向镇村延伸,形成上下联动的城乡一体化文明格局。全年开展城乡文明创建检查44次,并实施月度测评、季度点评、年度考评制度,提高城乡创建水平。常态化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全年评选“中山好人”50人,获登“广东好人榜”7人,获登“中国好人榜”2人。推进“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和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动学雷锋活动。依托“志愿中山”平台系统,建立起由82个直属会员单位、4221支各级各类志愿服务组织构成的多层次中山志愿服务组织架构。实时在线志愿者人数19万人,年发布活动突破14万个、志愿服务时数超过331万小时。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实践活动。深化学校少年宫建设,全市共建乡村学校少年宫20所,培育市实验小学“光盘行动”体验调研等13项特色项目,丰富城乡未成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蓬勃开展,全市9个单位获评全国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11个单位确认继续保留“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文化强市建设】 (详见“市情概览”篇“文化建设”。)

 

【网络宣传与管理】 2017年,中山市继续加强网络宣传与管理。开展网上正面宣传,“中山发布”政务新媒体平台开设专题专栏,转发主要媒体重点稿件和评论,凝聚中山发展正能量。推进市属新闻单位新媒体建设。鼓励“中山日报”“中山手机台”等手机软件(APP)平台创新传播模式,壮大网上主流舆论阵地。通过实地走访检查等方式,督促市属新闻单位健全新媒体内容审核制度、内容安全防范制度,完善流程管理,落实人员责任,确保信息安全。强化重点单位网络安全管理意识。执行《网络安全法》,做好国有企业、市内高校、市属媒体和重点商业网站等单位网络安全服务工作,确保网络安全。提升党员干部网络素养。探索现场教学和案例教学相结合模式,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党政干部参观学习。举办科级公务员培训班现场教学3场,引导广大干部以互联网思维助力社会治理创新。推出城市宣传线上直播。在网易直播平台策划推出 “我是家乡代言人”网络直播活动5场,向网民推送中山历史文化街区、中山特色美食、先进人物故事和重点项目推进等专题内容,近40万人次收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反映中山在新时代的新成就新变化,传播中山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形象。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 (详见“市情概览”篇“政治建设”。)

 

【孙中山研究院新型智库构建】 2017年2月2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与中山市合作共建的孙中山研究院在市会议中心挂牌成立。研究院致力打造立足本土、面向世界,立足历史、面向当下,立足研究、面向致用的国家级科研机构与地方共建特色新型智库,争取打造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研究中心、资料中心、学术交流中心和协同创新基地、人才培养基地,并以此深化孙中山与当代中国研究,为地方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基础性及应用型学术成果,为促进中山市社会经济发展、建设文化强省、弘扬中华文化提供理论支撑与智力支持。研究院通过系列学术活动,加强孙中山研究、发展地方特色新型智库。

年内,孙中山研究院举办孙中山与中国传统文化青年研习营。8月13—19日,24名来自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在读硕士、博士研究生以及青年学者参加活动;来自中国孙中山研究会、上海社会科学院、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等10位著名学者,围绕“孙中山与中国传统文化”主题作系列主题演讲和专题讲座,以“传帮带”形式培养孙中山研究新生力量。设立“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研究青年学术奖”。10月16日,孙中山研究院面向全国高校、科研机构的研究生或青年学者征集关于孙中山研究的论文和专著,奖励优秀作品,培育研究孙中山的新生力量;活动共收到申请20份,经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组织专家评审,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7名。举办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合作中山论坛。11月21—22日,孙中山研究院承办主题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家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合作中山论坛。中欧3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新经济、气候变化与绿色发展、智慧城市与大数据等议题交流探讨。举办第五届孙文论坛,11月21—22日,由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和孙中山研究院共同主办主题为“时代变迁与孙中山思想的发展与阐释”的第五届孙文论坛,来自中国社科院近代史、广东省社科院历史与孙中山研究所、国内高校、台湾地区及中山市社科理论界代表近200人参加会议。论坛收到论文21篇,为深化孙中山研究发挥推动作用。

 

【纪念郑观应诞辰175周年学术研讨会 2017年7月24日,由中共中山市委宣传部、中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中山市文化广电和新闻出版局、中共中山市委党校、中山市郑观应文化学会协办,中共中山市三乡镇委员会承办的纪念郑观应诞辰175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中山市中山温泉宾馆召开。研讨会主题为“郑观应研究的当代价值”,通过搭建高端交流平台,展现郑观应研究的价值与意义。郑观应后人代表,以及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珠海、天津和澳门以及澳大利亚的60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郑观应研究的当代价值。与会专家围绕郑观应的经济思想、教育观念、慈善思想、廉洁家训等方面进行交流,并提交高质量学术论文一批。

 

【中山市蝉联“中国十大数字阅读城市”称号】 4月14日,2017年中国数字阅读大会在杭州开幕,国家新闻出版总局授权大会发布《2016中国阅读白皮书》(简称“《白皮书》”),中山市继2015年度之后,再次获评为“中国十大数字阅读城市”。中国数字阅读大会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直接指导,旨在推广全民阅读,搭建传统出版、数字出版融合与交流平台。《白皮书》数据采样自全国近180个城市以及11家主要数字出版发行平台,2016年中山市民城市阅读总指数在中山、深圳、上海、成都、西安、青岛、杭州、重庆、贵阳、南宁“中国十大数字阅读城市”中排第二位,人均每月数字阅读天数和人均月在线阅读本数均居十大城市之首,分别达4.16天/人和 5.8本/人。

 

【纪录片《医院里的故事》获广东省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2017年6月,由中山市委宣传部策划指导摄制的系列纪录片《医院里的故事》入选广东省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获奖作品。该片以中山市3家医院为拍摄地点,选取具代表性的急诊抢救室、手术室、产科、儿科、重症监护室5个场景,以全纪实的手法,历时6个月真实记录发生在医院里的人生百态,聚焦医患关系,展现一线医护人员的工作与生活。该片于2015年5月22日、23日和25日在CCTV—9播出,引起社会反响和网络热议,并获推送到“优酷网”和“土豆网”等视频网站的纪录片频道播放,至2017年底,单集最高播放量超过112万次,节目总播放量超374万次,网络评论超过1万条。2015年,该片入选国家广电总局2015年第一批优秀国产纪录片,获2014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广东日”中国南派纪录片一等奖、2014金熊猫国际纪录片节“金熊猫奖”社会类入围奖、2014年度广东省广播影视奖电视专题类二等奖等奖项。

 

【中山城市形象片亮相美国纽约时代广场】 2017年12月,由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广东中心与中山市委宣传部共同策划制作推出时长30秒的全新城市形象片,计划于美国纽约当地时间2018年1月1日零点登映纽约时代广场“中国屏”。形象片以“伟人故里·中国中山”为主题,通过历史人物孙中山,以“画卷式”影像展示中山市的过去、现在、未来,介绍中山市这座中国唯一以伟人命名的城市。形象片突出中国韵味和文化特征,以中山的“市树”凤凰木开篇,以凤凰树花“英雄花”传递中山人民对伟人的追思以及中山开放、热情、包容、和谐的城市精神。通过呈现孙中山故居等系列中山元素,在传统与现代、都市与田园碰撞交融的美景中展现出有历史、有积淀,具备美好生态、美好生活的中国中山。

 

【“中山发布”政务新媒体平台传播力获全国地级市第一位】 11月30日,人民网发布《2017年城市政务新媒体指数报告》,“中山发布”政务新媒体平台传播力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一位,综合排名位居全国第六位。“中山发布”通过壮大主流舆论,围绕党的十九大、融入粤港澳大湾区、重大交通项目、组团式发展、特色小镇建设等中心工作和重大主题,精心组织策划稿件,近70篇微信文章获得超10万人的阅读量。突出便民利民,整合建立“中山发布”为龙头的全市政务矩阵,统筹全市媒体及单位的政务微博微信资源。年内“中山发布”全面改版升级,通过增设线上活动、改进“新闻快递”版式、提供实时公交查询、优化“便民服务”设计,加强信息服务。建设网络正能量。通过在“中山发布”开展“寻找十大工匠”网络投票、慈善万人行、“过年回家”有奖征集、首推城市形象宣传片、端午有奖答题、中秋移动端的web页面(H5)线上游戏等活动,凝聚网络正气。12月28日,在广东省网信办指导、中山大学与腾讯大粤网联合举办的第五届“新时代·新媒体”广东互联网政务论坛上,“中山发布”被评为广东十大最具影响力政务微信,连续3年获此荣誉。至2017年底,“中山发布”吸引80万人关注。

(游富廷)

 

上一篇: 组织工作(2017) 【关闭窗口】 下一篇: 统战工作(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