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中山年鉴编撰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4》 【成文日期】2013-12-31 【点击率】1456次 | |||
【党史工作概况】 2013年,中共中山市委党史研究室(简称“市委党史研究室”)继续开展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中共党史征集研究工作,编辑出版图书《与改革开放同行——30年中山市党建历程(1978—2008)》《中国共产党中山市历次代表大会文件选编(2001—2010)》和期刊《中山党史》4期。采访中山历史发展见证人,征集中山口述史。加强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建设,推进部分革命遗址挂牌立碑,举办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征文纪念活动。市委党史研究室办公地址在东区松苑路1号市委大楼7楼。
【革命史迹保护和利用】 2013年,中山市有革命遗(旧)址、党史教育基地112个,其中市委核定公布55个、省委核定公布3个。4月23日,举行卖蔗埔起义遗址立碑仪式,遗址位于当时四区牛起湾、齐东、濠头先锋宫交界的山丘地带,即今东区东文路以北一带,纪念碑设置于东区利来街小公园。6月19日,举行抗日民主政权中山县行政督导处旧址立碑挂牌仪式,旧址位于五桂山石莹桥文化中心。12月16日,中山革命史迹陈列馆被省委核定为广东省党史教育基地,陈列馆坐落于距离翠亨村1.7公里的中山革命烈士陵园内,建于1984年,2007年重修,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1月12日,举行中山抗日游击大队展览挂牌揭幕仪式,展览设于南朗镇合里村老人活动中心二楼。7—12月,市委党史研究室联合市纪委、五桂山纪工委在珠江纵队司令部旧址设置全省党员廉政教育基地展览。
2013年中山市革命遗(旧)址和中共党史教育基地情况表
![]() 【党史研究成果】 2013年,市委党史研究室编辑出版《与改革开放同行——30年中山市党建历程(1978—2008)》和《中国共产党中山市历次代表大会文件选编(2001—2010)》。《与改革开放同行——30年中山市党建历程(1978—2008)》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全书27万字,勾勒改革开放30年中山党建的发展历程,归纳总结经验和教训,分析党建领域普遍性的热点和前沿问题。《中国共产党中山市历次代表大会文件选编(2001—2010)》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20万字,整理收录中国共产党中山市第十次、第十一次、第十二次代表大会的主要文件、有关资料及代表大会选出的领导名单和各届委员会全体会议要事记。5月29日,与省委党史研究室就习仲勋历次视察中山情况联合采访原市委书记谢明仁,征集珍贵史料,为开展相关专题研究奠定基础。
【党史宣传】 2013年,市委党史研究室继续开展党史知识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军营活动,组织党史宣讲工作者为市人社局、板芙镇等单位举办党史知识讲座、党课、形势教育20场,受众3000人次,赠送党史书籍300种、5000本。“七一”期间,联合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中山日报社在《中山日报》连载30名中山党史人物事迹。5月21日,联合市民政局、南头镇等单位在南头镇滘心社区举办纪念中山“四·一二”战斗68周年活动,邀请市内的老战士讲述革命故事,向升辉小学和各社区赠书5种共72本。
【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征文活动】 2013年6—12月,市委党史研究室面向全社会开展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征文活动,共收到征文133篇。成立由中山市党史、党建专家学者组成的评选小组,经过初评、查伪、终评等环节,表彰征文14篇并在《中山党史》杂志、中山党史信息网、《中山日报》刊发。其中,《毛泽东的民生思想与中山当前的民生建设》获一等奖,《毛泽东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政治优势思想的四个维度》等3篇文章获二等奖,《论毛泽东与孙中山在文学上的共同点》等3篇文章获三等奖,《唱支彝歌给您听》等7篇文章获优秀奖。
【纪念卖蔗埔起义86周年活动暨遗址立碑揭幕】 2013年4月23日,市委在东区利来街小公园举行纪念卖蔗埔起义86周年活动暨遗址立碑揭幕仪式。市委常委、秘书长殷昭举向党员、学生、驻军代表赠送党史书籍4种、96本。卖蔗埔起义发生于1927年4月23日,是中共中山地方组织为反抗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以及广东地方军阀在广州发动“四一五”反革命政变而组织的首次武装起义。参加起义的工农武装人员有3000余人,领导者为李华炤、黎炎孟、刘广生、黄健。由于叛徒告密及敌我力量悬殊,起义失败,标志中山革命工作从公开转入隐蔽。起义遗址在当时中山四区牛起湾、齐东、濠头先锋宫交界的山丘地带,即今东区东文路以北一带。2006年6月,中共中山市委将其核定为中山市首批革命遗址之一和市委党史教育基地。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