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中山年鉴编撰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4》 【成文日期】2013-12-31 【点击率】1323次 | |||
【政策研究概况】 2013年,中共中山市委政策研究室(简称“市委政研室”)研究起草市委、市政府重大政策文件4份,包括关于拓展异地务工人员享受公共服务广度和深度的意见,关于建设全国禁毒工作示范市的意见,关于《中山市授予荣誉市民称号规定》和关于进一步促进农村均衡发展、更高水平破解城乡城市二元结构的实施意见。开展全市性重大专题调查研究12项,主要涉及积分制管理、新型城镇化、社会治理、市内相对贫困问题、住房公积金追缴补缴、珠江口西岸城市发展、民营经济发展、旅游业发展、统计工作等。组写重要文稿76份,为市委、市政府民主科学决策提供参谋服务。市委政研室设在东区松苑路1号市委大楼6楼。
【优化积分制管理专题调研】 2013年,市委政研室围绕拓展异地务工人员享受公共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开展调查研究,听取市流管办、教育、人社等部门的情况介绍,学习借鉴周边城市创新积分制管理的经验做法,形成《关于拓展积分制服务管理广度和深度的研究》的调查报告,总结中山市在全国率先实施异地务工人员积分管理制度的经验做法,提出初次积分入户排位按需分配、二次积分入户排位注重素质、增加义务教育公办学位、扩大免费义务教育范围等14条改革措施,课题研究成果转化为市委文件。
【新型城镇化专题调研】 2013年,市委政研室形成题为《实施“四大”进程工程,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的调研文章,总结中山市坚持以人为本,实施产城互动推进劳动进城、社会融合推进身份进城、共建共享推进生活进城、文化引领推进心理进城的四大进城工程的相关经验做法。形成《破解城乡和城市双重二元结构 深入推进中山新型城镇化》的调查报告,在把握双重二元结构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归纳提炼中山市以“四步走”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以“四阶段”破解城市二元结构的实践探索,总结正确处理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四大关系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思考。
【创新社会治理专题调研】 2013年,市委政研室围绕新时期不断创新社会治理路径开展专题调研,形成《中山市构建四大机制创新社会治理的研究》调研文章,厘清社会治理的概念及特点,梳理归纳出必须处理好社会管理与社会自治,法治与德治,市场、政府与社会的三组关系,总结具有中山特色的民生保障、表达诉求、矛盾化解、社会协同等四大社会治理新机制。
【解决市内相对贫困问题专题调研】 2013年,市委政研室围绕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开展专题研究,在全市农村发放重点调查表1万多份,赴阜沙、神湾、大涌、板芙等8个镇、12个相对贫困村实地考察,形成《关于解决市内相对贫困问题的研究报告》,确定市重点帮扶区域和重点帮扶村、相对贫困标准,创新性地提出扶持思路的两个转变和新一轮扶贫开发的7项措施,课题研究成果已转化为《中共中山市委 中山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农村均衡发展 更高水平破解城乡城市二元结构的实施意见》文件。
【解决住房公积金追缴补缴问题专题调研】 2013年,市委政研室联合市住房公积金中心、中级法院、法制局组成调研组,开展公积金追缴补缴问题开展专题调研,形成《关于解决我市住房公积金追缴补缴问题的调研报告》,提出解决追缴补缴公积金问题个案采用协商降低公积金缴存比例和诉诸法律解决两个途径及全市统筹解决的一揽子方案,为下阶段全市依法合理平稳解决相关问题提供决策参考。
【珠江口西岸城市发展专题调研】 2013年,市委政研室围绕走出一条具有珠江口西岸特色的科学发展道路开展调研,在分析中央决定、基层调研、征求部门和镇区意见并借鉴周边地市做法的基础上,形成全面深化改革增创发展新优势专题调研文章,为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报告奠定基础。形成《港珠澳大桥和深中通道对中山发展影响与对策的研究》文章,分析预判港珠澳大桥开通对珠江口西岸城市发展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提出发展平台、优化路网、现代物流、规划引导、特色旅游等5个方面的对策建议。形成《坚持科学发展 走特色发展道路—推动珠江口西岸城市崛起发展的研究》的调查报告,分析珠江口西岸城市群崛起发展面临的现实条件,提出珠中江经济圈的发展定位,提出交通优先、平台带动、产业融合、文化引领、绿色低碳、改革创新6个方面发展对策。
【互动合作研究】 2013年,市委政研室组成专题调研组,调研新时期中山市贸促会(国际商会)的工作情况,形成《新时期中山市贸促会(国际商会)工作的调研报告》;组织人员围绕中山市农村土地制度的情况开展专题调研,形成《中山市农村土地制度情况综合》调研报告;围绕近年通过改革和创新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情况进行调研,形成《中山市先行先试改革试点进展情况汇报》;联合市扶贫办,形成《关于“双到”扶贫财政资金投入使用情况的调研报告》;形成《中山市2013年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报告》,5份报告全部报送至省委政研室。
【重要文稿】 2013年,市委政研室形成《中山市在加快发展中实现转型升级的做法和成效》,从扩大增量、优化存量、集约发展、改革创新、优化结构和产城互动等六个方面系统总结剖析中山市在快速发展中实现转型升级的做法和成效,刊登于由梁庆寅、陈广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2013年10月出版的《珠三角区域发展报告(2013)》一书中。深入小榄镇了解农村管理体制改革情况,形成《小榄镇农村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做法及成效》调研报告,将小榄镇的农村管理体制改革发展探索归纳为农村体制“三步走”改革、社会保障“三个一”工程、统筹城乡发展“三举措”、公共服务均等化“四推进”。与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组成联合调研组,围绕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集群升级模式开展深入调查分析,形成《实施技术标准战略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以技术标准推动中山市产业集群升级的调研报告》。在市金融局、小榄镇以及市内3家村镇银行的支持配合下,围绕村镇银行发展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形成《关于促进我市村镇银行健康发展的调研报告》,总结中山市村镇银行发展基本情况,分析面临的金融风险,从国家、地方和银行三个层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形成《关于加快我市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建设的调研报告》,回顾总结综合服务、科技服务、融资服务等三大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建设情况,提炼归纳出政府扶持、转型升级、产学研合作、市场化运作等基本经验,针对如何走出一条独具中山特色的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发展之路提出相应对策建议。开展系列调查研究,系统总结中山市绿化工作与城市转型、产业升级、惠民增收、生活提质、生态建设、文明修身等紧密结合的经验做法,构建起“政府引导,社会投入;政府搭台,全民参与”的绿化工作机制,形成《坚持六个结合,全面推进绿化中山行动》和《坚持绿化工作“六个结合”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调研报告,分别报送省委政研室和省委办公厅。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