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城市建设成果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1991-1997) 【成文日期】1997-12-20 【点击率】254次


  誉为“碧水、蓝天、绿地、花鸟城”的中山市,是孙中山先生的故乡,是全国创建文明城市的试点。根据省政府批准中山市的总体规划,依照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环境优美、城乡一体化的标准,要营造一个交通畅顺、生态平衡、洁净、舒适、优美、安全的综合环境,努力实现文明、富庶的现代化海滨城市。如何充分利用城市建设成果,实施中山市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当前进一步推进中山市两个文明建设急需研究的课题,下面作一些初步的探索:
  一、近几年本市城市建设概况及取得的成果
  近几年来,全市本着“建设之首,在于民生”的指导思想,花大力气进行规划与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优美、洁净的生活、工作和投资环境,城市建设取得突出成就。1993~1997年间,建成了汽车总站、污水处理厂、体育场、体育馆;城区建成了华柏、竹苑、松苑、东明、东盛等住宅小区;对城区道路进行了全面改造和建设;制定了城区绿化总体规划,并全面付诸实施;建成了紫马岭公园、孙文公园,城区绿化覆盖率达35.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6平方米。各镇区也开展了创建卫生镇的工作,全市的城市建设跃上一个新台阶。
  本市城市建设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国家分别在1996年和1997年授予本市“全国卫生城市”和“全国园林绿化城市”荣誉称号。1997年,由于本市在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方面成绩突出,联合国给中山市颁发了“人居奖”。


  二、如何充分利用城市建设成果,带动全市经济持续发展
  (一)将城市建设成果包装成为著名的旅游城市
  1、充分利用城市建设的突出成就,规划和建设以名人效应与自然环境相宜为主体的城市风景旅游体系。
  中山市是孙中山先生的故乡,有着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胜迹,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建设的蒸蒸日上,又增加了大量的旅游景观,规划和建设城市风景旅游体系就是充分利用和发掘现有的旅游资源,不断开发新的旅游景点。通过优化配置,创造出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旅游产品,以适合不同品味、不同要求、不同层次的游客的需要,其主要内容有:
  1)建设重点风景旅游区:加快长江旅游公园的建设,使其与紫马岭公园连成一体,将两个景观建设成集高尔夫球场、水上公园、植物园和酒店饮食、娱乐服务于一体的旅游渡假区和会议中心。
  2)建设名人胜迹游览区:充分发挥名人效应,在丰富孙中山故居内容,兴建历史名人公园和清末民初民俗文化走廊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配套与孙中山有关的景点,同时,加快孙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的扩建工程,使其形成规模,扩大影响力。
  3)建设多功能旅游点: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使岐江河“一河两岸”建成一个集防洪、航运、环保、旅游于一体的旅游区。
  4)建设农业旅游区:利用中山市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广阔的滩涂开展适度围垦,积极发展观光农业,在横门、小榄、坦洲等有条件的镇开发上规模的旅游项目。
  5)建设山林公园:合理利用和开发五桂山自然资源,加快五桂山旅游区的建设。
  2、提高服务水平,完善配套设施,增强旅游企业的竞争力。
  第一、发挥中山市旅游协会的组织作用和服务功能,为全市旅游企业提供信息、教育培训、宣传促销等服务,开展经验交流活动,引导企业强化管理,搞活经营,提高服务水平。第二,把旅游、交通、娱乐、酒店等硬件、软件融成一体,构成综合的服务网络,以达到高效、经济的服务目的。第三,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导游队伍,为来中山参观的游客和公干人士提供优质的服务。
  3、组织专门机构,配备专业人才,大力组织海内外人士到本市旅游观光,将城建成果直接转化为经济效益。
  1997年全市旅游营业收入6.2亿元,其中省外游、国外游占70%,说明到本市旅游的人要比本市外出旅游的人少得多。而我们知道,只有外省、外国的旅客到本市观光旅游、购物消费,才能促进本市经济发展。因此,本市应由旅游总公司负责,配备专业人才,组织海内外人士到本市旅游,这是本市旅游发展的现实选择。
  4、注重旅游产品包装,加大宣传力度。
  旅游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精彩的宣传口号已成为招徕客源、开拓市场的最佳方式。旅游区域的形象策划及宣传口号的运用推广是旅游开发和市场促销的重要内容。中山市应根据什么来宣传本城市,才能对游人产生巨大的、经久难忘的魅力呢?重要的,其主题应以旅游资源的主体形象为基础:
  1)重塑旅游形象。邀请专家、旅游界人士共议,集思广益,选定独具特色的景区,以此王牌充当先锋,明确自己的市场定位,冲出国门,走向世界。
  2)更新宣传口号。确定一条文字简练、特点鲜明、寓意深刻的宣传口号,产生“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效果。如:“椰风海韵”塑造了海南岛“渡假胜地,休闲天堂”的优美丰姿。又如:“不到长城非好汉”这一诗句,吸引了无数游人攀登八达岭长城。
  本市拥有历史文化名人胜迹和优美的环境及众多的游览景观,并且名声在外。在追求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大力发展旅游业,可以说是最佳的切入点。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带动服务业、商业、房地产业等行业的发展,充分利用本地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香港和新加坡就是很好的例子。
  (二)将城市建设成果转变为吸引高新科技产业的投资环境
  中山市是全国首批八个“科技兴市”的试点城市之一,依靠科技进步,走科技兴市之路,已在全市人民中形成共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所必须具备的便利的交通、通讯条件,净化的空气,以及从业人员要求的优美的工作、生活环境,本市城建成果已提供有力的保证。1998年“3.18”招商洽谈活动和不久前本市组团赴美开展招商活动中引进的项目中,有相当多属于高新技术项目。在今年“3.18”招商会举行期间,中山电视台的记者问宏基电脑公司总裁为何来中山投资时,这位外商回答:“我们之所以来中山投资,是因为中山市有一个好的硬环境和软环境。”这说明城市建设对于高新技术项目有着很大的吸引作用,因此,今后应充分利用这种吸引力,为全市经济发展服务。
  1、做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规划和配套服务。
  今后15年本市高新技术发展的目标是:到本世纪末,高新技术产业年产值要达到1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年利税额达18亿元。到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年产值达32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的利税额达57.6亿元。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要达到2.3亿元。到2010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达到5.2亿元。“九五”期末,高新技术产业的从业人员达到3.6万人,其中大专以上专业人员1.2万人,参与火炬计划的人员3.2万人。其中大专以上专业人员1.08万人。到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的从业人员达到8.6万人,其中大专以上专业人员2.9万人,参与火炬计划人员6.9万人,其中大专以上专业人员2.3万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九五”期末达50%以上,到2010年达60%以上。
  为保证上述目标的实现,必须做好以下工作:大力宣传科技兴市,不断提高全市人民的科技意识,坚定不移实行科技兴市战略。以高新技术为导向,加快产业技术转型。为高新技术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加快科技人才的培养,造就一支跨世纪的科技、管理人才队伍。大力扶持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
  2、大力招商引资。
  招商形式和渠道要多元化,注重实效;正确处理增量与质量的关系,不断提高利用外资水平;继续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进一步加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关系,要用好、用足、用活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保证鼓励外商投资的各项优惠全面到位。要充分到用本市的人缘地缘优势,打好“侨牌”,激发侨胞回家乡投资的积极性。要提高对外服务机构的办事效率,努力做好外资投向的引导和对外资企业的跟踪服务,大力整治“三治”,切实保障外来投资者在本市进行经济活动的合法权益。


  三、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将再次促进本市城市建设上新台阶
  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作为下世纪国民经济的朝阳行业,它们的发展以城市建设为基础。高新技术和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对城市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促进城市建设不断进步,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实行良性循环,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格局。


  四、继续巩固城市建设成果,增创文明城市新优势
  “以经济建设促进城市建设,以城市建设带动经济建设”,这是中山市常务副市长吴锐成在回答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时提出的。根据省政府的指示精神,结合本市实际,在今后15年内,要将中山逐步建成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轻工业基地、旅游业胜地和人民生活富庶、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海滨城市。在“天时、地利、人和”等诸多因素作用下,本市旅游业等将得到蓬勃发展,成为全市经济的又一支柱产业。
  综上所述,只要能充分利用城市建设成果和发挥好这些有利条件和优势,全市人民同心同德,努力奋斗,把中山建设成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旅游城市,实现跨世纪战略规划,是完全可能的。(关佩姬)

上一篇: 用真情谱写博爱颂歌——热烈祝贺慈善万人行活动开展十周年 【关闭窗口】 下一篇: 中山广播电台调查资料(1993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