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山地情 > 中山故事
沙岗墟
【作者】方志科 【文章来源】方志科 【成文日期】2010-10-22 【点击率】5414次

    沙岗墟有超500年历史,墟址几度变迁。明洪武年间(1368~1398),邑民在迎恩街设墟(现民族路西路口至太平路口一带)。明弘治元年至十八年(1488~1505),墟址迁到治东附廓,名曰东门墟;其时墟期为农历三、六、九日,墟场范围包括柏桠村口和莲塘街口。时莲峰山西侧有名为“沙岗”的小丘,故称沙岗墟。清光绪年间(1875~1908),迁往渡头村,继又迁往城南麻洲街。光绪十八年又迁回东附廊。辛亥革命时,墟市向西伸展至大榕树下(今拱辰路北端)。20世纪20年代,墟场延至整条太平路。20世纪70年代,迁往湖滨路,墟期定为农历一、六日。1985年,从湖滨路迁往柏苑新村,分设农历三、六、九日墟市和平日固定摊档墟市。1998年,迁往起湾道东侧,占地212亩,总投资5800万元,整体设计将城市花园与民间集市相结合,以椭圆形下沉式为场中心,中间为墟场,设有3000个摊位;西为入口广场及综合市场,东为海鲜鸡肉干货批发市场和食街,南面设花鸟虫鱼街,东西南北设有停车场;逢农历三、六、九日为墟日,晚上为灯光夜市,每年春节设花市,其余时间为公园,是一个集农副产品、贸易、商业、饮食、文化娱乐、休憩、旅游景点为一体的综合场所。
 

上一篇: 清代香山行政区域的变迁 【关闭窗口】 下一篇: 小榄菊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