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山地情 > 中山故事
迎阳石的传说
【作者】梁丽珊 【文章来源】《中山文史》 【成文日期】2007-10-10 【点击率】1031次

远在元、明朝年代,石岐南门三级石一带,还是浩瀚的海。因此,海寇经常出没,打家劫舍,搜刮民间财物。至明成化年间,宪宗皇帝朱见深授命张通为巡海都督。于是,张通带领官兵人马,巡海至香山之滨石岐三级石附近,见有小山岗,东西南三面临海,东望狮子洋,地势险要,进可攻,退可守,就此安营。天拂晓,张通惯于山下大石盥洗、静坐,曙光从狮子洋水平线上冉冉初升,照临此石。都督精神为之大振,即手执战戟,在大礁石上奋力划写“迎阳”二字,字体大约有丈余,气宇豪迈,后人将字凿深,称之为“迎阳石”。石背之山岗,也称为迎阳山。
   
清代康熙元年,一次台风侵袭,迎阳石旁边古榕被摧折,大石亦扑于地,与原形有异。民国8年(公元1919年)香山县公署知事林正铨修复此石旧观,迎阳石旁之缝隙也自然生长出龙眼树一株,耸于石上,蔚为奇观,游人络绎不绝。不幸的是,这块经历风霜世故的迎阳石,在1967年被毁,令人惋惜不已。

上一篇: 迎阳公园史迹考 【关闭窗口】 下一篇: 石岐得名的来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