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头乡位于沙溪区中部大斗山南麓,乡前南面禾田中间横穿过一条小涌,名曰“下曲涌”,故乡名“涌头”。东南面有一座横架于下曲涌上的水泥桥,名曰“马桥”。
据乡中父老传说,涌头乡最初来定居的是马姓人。他们有一座祖坟位于涌头乡东南面鳌地山脚下,他们清明拜祭祖坟,要跣足跋涉下曲涌,方能到达,于是他们就出资购买木料,横架于下曲涌上面(现在水泥桥地点),当时乡人称曰:“马家桥”,后来简称“马桥”,沿用至今。
此桥是涌头乡群众出入山园耕种孔道,每天肩挑运输肥料农产品必由之路,数百年来,屡经修茸加宽,都是木桥,而且桥面狭窄,来往行人,摩肩接踵,诸多不便。1930年,旅居雪梨埠乡先贤李天晓、李奕铨、李见荣、张顺昌、陈培耀等有见及此,倡议兴筑新桥,由全乡旅居雪梨埠乡亲乐捐英磅回乡兴建水泥桥。惜主其事者未能将乐捐善长仁翁芳名,镌刻于石,以资后人景仰,至今乡人咸皆引以为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