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08 【成文日期】2007-12-02 【点击率】159次 | |||
|
袁 勇 1967年出生,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中共党员。2001年,被中山医科大学中山市人民医院博士后流动站录取。在市人民医院工作仅3年,率先开展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先心封堵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术、冠状动脉造影、经皮经腔冠状动脉内球囊扩张术、支架置入术等多项新技术。建立全市首个冠心病治疗“绿色通道”,挽救许多危重病人,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介入量名列全省第一。由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血管开通快,使心肌梗死亡的病人降至5%以下,住院天数从原1个多月降至6天。2003年初,竞聘成为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2006年,心内科收治患者2048人次,做心导管手术686例。他在国家级杂志发表论文10多篇,获省基金2项,市科委立项重点课题1项。科研课题“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获市科技成果一等奖,“体外膜肺氧合(ECMO)在急危重症中的研究”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定位诊及射频消融治疗”获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综合干预对中山市在职与离退休干部高血压的影响”获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代谢综合症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的病例对照研究”获市科技奖三等奖,“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治疗终末期心脏病”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2年,任第九届市政协委员。2003年,被评为市先进生产(工作)者。2005年,被评为市“十佳”人民满意医务人员及“十杰”市民,2003~2004年度优秀共产党员。2006年,获广东省“三比一创”活动优秀职工及市劳动模范称号。2007年,被推选为省第十一届人大代表,连任市第十届政协委员,被评为“人民满意的白衣天使”,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 杨鸿升 1966年出生,广东电网公司中山供电局中山农电公司经理,在职研究生,高级政工师,中共党员。以“责任、和谐、创新”为工作方向,开展农电工作。2006年,错峰用电期间,由于措施得力,农电公司无发生配网事故,供电量不降反升,客户满意率99.23%。2006年8月,台风“派比安”正面袭击中山时,他部署迅速,措施到位,被广东电网公司评为抗灾复产先进基层单位。以开展思想政治和教育培训聚民心,凝民力,举办技能竞赛、联欢会,建设职工小家等活动,密切干群关系。农电党总支部被评为市先进党总支部,农电职工小家被评为广东省模范职工小家。2006年,他策划起草的制度性文件60多份,撰写的论文《试论国有企业政工工作重点的转移》被评为市级优秀论文。筹集配网建设资金1.97亿元,改造10千伏线路214.64公里、低压线路112.51公里及供配电设施,为实现安全稳定供电79.23亿千瓦时提供有力支持。2007年,杨鸿升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 陈佳明 1973年出生,市公安局特警支队第一大队副大队长,本科学历,一级警司,中共党员。2004年11月,陈佳明通过严格考核和3个月的封闭式训练,成为赴海地维和的防暴警察。2005年4月至12月,赴海地首都太子港参与维和工作。陈佳明发扬中国警察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优良传统,克服种种困难,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全身心投入维和防暴工作,在枪声四起、流弹横飞、险象环生的环境下,密切配合,坚守岗位,出色完成任务。防暴队出警2200多车次1.25万人次,参与快速反应行动38次,制止现行抢劫6次,解救人质11人。陈佳明以快速反应的能力和过硬的防控本领,受到各国维和部队与民事警察及海地国家警察的一致好评,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被联合国组织授予联合国和平勋章,被中国公安部授予中国维和警察荣誉章。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嘉奖3次。2006年,当选市劳动模范。2007年,被评为“十杰”市民,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 梁卫琼 女,1966年9月出生,西区街道办事处“门前三包”卫生清洁组组长,高中毕业。2004年11月,市汽车总站改造广场内的绿化带,一场大雨,下水道堵塞,广场积水,水深过膝,行人和车辆无法通行,梁卫琼二话没说就进入下水道清掏,冒着难闻的气味,在“猫儿洞”用铁锹撮、用手掏,疏通下水道,双脚发肿起水泡,疲惫不堪。梁利用工余时间,上路巡查,与员工谈心,收集员工的意见,及时反馈单位领导。协助完善环卫工作考核机制,将清扫保洁范围延伸至社区,开展“清扫保洁进万家”活动。2007年,梁卫琼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