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中山市十杰市民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07 【成文日期】2006-12-04 【点击率】220次


梁贵华 港口镇残疾人体育运动员。1985年出生,高中文化,共青团员。中山第一个入选国家队和首个代表中国参加世界大赛的残疾人运动员。2003年被吸纳为国家队运动员,专门训练自行车运动。2004年,参加全国残疾人自行车锦标赛获金牌3枚。2005年,参加全国自行车锦标赛获金牌2枚,参加世界残疾人自行车锦标赛获1公里项目第五名、3公里项目第八名。2006年,参加第七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获男子LC3级3公里个人追逐赛第一名、1公里计时赛第三名并打破世界记录,获35公里个人赛第四名,参加世界自行车锦标赛获1公里个人计时赛第四名、3公里个人追逐赛第七名、39.8公里项目第六名;参加广东省第五届残疾人运动会获男子LC3级400米个人计时赛、800米和2000米个人追逐赛第一名。在近4年的体育比赛中获奖牌30多枚。 
 
卢艳红 市侨务局调研员。女,1951年出生,大专学历,中共党员。积极推动成立市海外交流协会、海外侨团、侨资企业协会,依法护侨,维护侨益,帮助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和归侨侨眷解决困难,发动海外及港澳乡亲捐资助学,收到捐款近300万元,资助贫困学生近2000人次,引导旅外乡亲捐资市扶困助学基金达500万元。发动海内外乡亲参加慈善万人行捐款,为中山的慈善事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2003年9月至2006年9月期间,带领该局先后获全国侨办系统先进单位、广东省侨务工作先进单位、2003~2004年度市文明单位、建设省教育强市贡献奖、中山红十字荣誉团体会员等荣誉;个人被评为省侨务系统先进工作者、市优秀党务工作者、市优秀共产党员、市先进生产(工作)者。
   

罗 勉 市第一中学党委书记、校长。1956年出生,大学本科学历,中共党员。2000年起担任市一中校长,结合学校实际,把全面加快市一中品牌学校建设作为战略重点,高考升学率连续4年保持99%以上、重点上线率超40%、本科以上升学率愈80%。科普教育和学生科技创新教育全省领先,艺术教育创造模块教学的教改经验获省市有关部门和专家肯定。学校形成以保持优质教育教学品质为主体,科普教育和艺术教育两翼齐飞的“一体两翼”办学特色,连续4年被评为市普通高中素质教育办学水平综合评估先进单位,连续6年获评为市精神文明先进单位,2005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省精神文明单位,2006年通过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初级督导验收。 
   

叶小舟 中炬高新技术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工会主席。1954年出生,大学本科学历。多年共申请专利33项,其中发明专利14项,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广东省突出贡献专家、“八五”期间广东省企业技术进步突出贡献奖、全国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卓越领导者、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工作者、市科技金菊奖、市优秀专家、拔尖人才和省优秀专利发明者等奖励和称号。2000年后在其带领下,建立完善中炬高新技术创新体系,组建中炬高新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级中国绿色健康食品产业基地、省级技术中心、省级工程中心、省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组织实施国家、省、市三级科技创新项目和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等66项。业余时间坚持研究家电新产品,发明全自动波轮洗衣机节水技术,节水达30%;发明电磁灶专用控温电路和自动控温锅,拓宽电磁灶的用途。 
  
郑天伦 中山三乡镇圩仔居委会主任。1949年出生,中专学历,中共党员。1997年任三乡镇圩仔居委会主任后,带领居委会多年获评为市文明社区,2006年被评为市“六好”平安和谐社区;本人多年被评为市先进个人、省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分子。几十年酷爱读书,藏书36类1万多册,获1999年度市十佳藏书家庭和省首届十大优秀书香之家称号。在其带领下,圩仔居委会有600多户被评为十星级文明家庭,成立中老年艺术团、声雅曲艺社、谷都摄影协会、圩仔老人协会、象棋协会、乒乓球协会、太极拳协会、太极扇协会、圩仔社区青少年服务中心、青少年维权岗、青少年教育基地、三乡镇读书会、三乡镇青少年读书会等社团,连续举办20届老人节活动。 
     

高建慧 市博爱医院医务科科长、大儿科主任。女,1965年出生,大学本科学历,中共党员。一直致力儿科、新生儿科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引进并开展多项新技术、新疗法,如外周动—静脉快速自动同步换血术等,突破超极低出生儿体重儿的救治和培育及多种危重症的监护治疗。发挥市学科带头人作用,3年来牵头举办全国、全市儿科医务人员培训班12期,搭建内地与粤、港、澳学术交流的桥梁。近5年主持和参与科研项目5项,获科技进步奖4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2001~2002年度被评为市优秀共产党员和市科协优秀会员、2004年获市职业道德建设“十佳标兵”,2001~2005年获市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工作者称号,2003年与2006年被推荐为第四、第五批优秀专家、拔尖人才。 
    

张志平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网络部总经理。1971年出生,硕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高级经济师、全国一级建造师,中共党员。中山移动技术带头人,多年持续精细化开展网络维护与优化工作,组织完成投资数十亿元的网络建设,在全市建立有客户290万户、日通话量3000万分钟的大型优质通信网络,全市网络覆盖率达99.98%。完成全市第三代手机(3G)通信规划和3G、射频识别(WiMAX)、微波存取全球互通(RFID)等最新技术试验,在全国率先实现无缝覆盖、便携式移动直放站等项目,并在全国通信行业中推行。第一个在全省移动中完成“村通”工程,实施“校讯通”等一批信息化创新工程,建立全省首个地级市移动应急通信系统和中队,获省应急通信特别贡献奖。其带领的集体获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树、创”先进集体、全国通信行业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等称号。 
     

陈佳明 市公安局特警支队第一大队副大队长。1973年出生,本科学历,中共党员。参加公安工作以来,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获评为先进个人1次和嘉奖3次,2006年被评为市劳动模范。2005年4~12月,赴海地首都太子港开展维和工作,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全身心投入维和防暴工作,在枪声四起、流弹横飞、险象环生的环境下不害怕、不退缩,与维和队员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坚守岗位,在执行多次护送要人的警卫中,以快速反应的能力和过硬的防控本领出色完成任务,受到护送对象和海地国家警察的好评。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获联合国组织授予联合国和平勋章、公安部授予中国维和警察荣誉章。 
     

卢庆洲 市司法局石岐司法所所长。1956年出生,大学本科学历,中共党员。1995年以来连续被评为市司法行政系统先进个人、优秀调解干部,2000年被评为市第五届劳动模范,2001年荣立市司法系统个人三等功,2003年获省司法厅授予个人二等功和优秀人民调解员称号,评为省先进工作者、安置帮教先进个人,2005被评为全国模范司法所长,2006年被荣记个人一等功1次。15年来主持调解各类纠纷2300多件,其中,化解陈年老案30多件,解决劳资纠纷210多宗,防止集体上访26宗,使188对夫妻破镜重圆、170家婆媳反怒为睦、430处邻里重归于好、200多间征地房屋顺利拆迁、400多宗债权债务得到清理兑现,从未出现因调解不及时或调解不当而引发矛盾激化,无出现民事转刑事等恶性案件,调解率达100%,调解成功率高达99.5%。 
    

赵景华 东凤镇同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1959年出生,高中文化,中共党员。在同安村任职10多年间,带领干部群众发展村经济,2006年,村工农业总产值达28.1亿元,村民小组纯收入1600万元,村集体经济纯收入85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1万元,分别是2000年的16倍、15倍、3倍和2.5倍。关注弱势群体,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从2001年起,由村集体为村民缴付全额合作医疗统筹金168万元,有22个村民小组参加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住院基本医疗保险;每年从集体经济中拨出150万元补贴困难家庭生活、子女入学、就医等,投入2000多万元完善同安小学的办学条件,筹集800万元兴建新幼儿园,解决外来投资者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托入学问题,减免困难家庭子女入学的全部费用,确保无一困难家庭的子女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

上一篇: 2005~2006年度全国先进个人 【关闭窗口】 下一篇: 2007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