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庆苗 市凯达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制罐分厂车间班长。1976年出生,中专文化,共青团员,高级技工。多年来,刻苦钻研,敢于创新,革新和改造20多个项目,创直接经济效益300多万元和综合经济效益800多万元。优化生产线,提速改革四号生产线的ABM焊机,使产量从原每分钟140支罐增至180支罐。与车间技术员自行设计、安装V型输送带、安装调试CF381封口机。改进生产线后,每年减少铜线损耗费1.5万元,废品率由原2.5%下降至1.48%,每年节支22万元,其中自行设计的“V”型输送带为企业节省13万元。规范换模数据和改进自动落盖设计,使五号生产线的换模时间由原6小时缩减至5小时,生产效率提高16.67%,创造班产6万支罐的最高产量。改造5号生产线,用0.18毫米铁生产出5号罐,为企业设备优化升级直接节约200多万元(如进口一条同类生产线则需投入700多万元),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2003年评为广东省劳动模范,2004年评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5年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林志昂 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科科长。1959年出生,大学文化,中共党员。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畅通出入境渠道,服务经济,服务群众。2001年,中山出入境率先在全国实行仅凭身份证、户口簿即可申领护照的做法;2003年,中山又率先在全省开办个人赴港澳游签证。2004年,提出向科技要警力、向科技要效率、向科技要监督的口号,成功开发的第三代IC卡自助申请柜机经专家鉴定在全国出入境系统处于领先水平。与干警共同研发手机短信提示、自动收费机、自动化档案管理系统及自动发证机等。2005年,中山的出入境办证量排在全省前列,人均工作量位居全省之首。依靠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为出入境管理服务。与电信、邮政部门合作,开办出入境证件电话受理申请业务、网上受理申请业务、出入境证件特快专递服务等。主持建立健全常住人口信息库、特殊身份人员信息库和法定不批准出境人员查控信息库,提高审批效率,确保审批质量,办证量从1999年的65136证次增至2004年的879770证次。2001年评为广东省公安机关警务公开工作先进个人,2002年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2003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立个人一等功;2004年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个人三等奖,2005年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苏金前 中山古镇镇古一村种植专业户。1959年出生,初中文化。2000年投资100多万元,在古镇农业示范基地创办该镇首家集悠闲度假、饮食娱乐于一体的特色农庄——金桥农庄,经营花卉、养鱼、盆景、垂钓、烧烤、茶庄等项目,使农庄面积从20亩扩至350亩,员工60多人。后又投资100多万元开发人造湖,近2年经营收益200多万元。经常组织本地花农与四川、湖南、广西、河南等地的园艺绿化网友相聚讨论环保、美化和绿化发展趋势,走共同富裕之路,为家乡建设作出贡献。2003年评为市劳动模范和广东省劳动模范称号,2005年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陈健雄 市环保局副局长。1966年出生,博士,中共党员。原是广东省中山食品进出口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兼白石猪场场长、高级兽医师。实施管理创新和科技兴企策略,把小型养猪场发展成为闻名全国的大型工厂化原种猪场,创建“白石龙骏种猪”名牌产品。两次主持国家科技部星火计划培训丛书的编写工作,出版多部专业论著、发表论文100多篇,获全国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主持的科研项目多次获省、市科技进步奖。2003年7月到市环保局任职,在局领导支持下,顶住压力,坚决不签批有严重污染环境的项目。2004年在全国开展清理整顿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行动中,按法定程序在档案查询、资料核实、现场监察、调查取证等执法环节中,严格公平、公正、公开执法;当年主持审批建设项目15035项,组织全市环保执法检查共77次,检查企业1796家,查出有违法行为的企业559家,作出行政处罚22家,为保护环境发挥积极作用,被评为广东省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先进个人。2000年获第四届中国优秀青年科技创新奖,2001年获广东省十大杰出青年、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2年当选中共中央十六大代表,2003年获广东省劳动模范称号,2005年获广东省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先进个人、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