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督管理(2019)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20》 【成文日期】2019-12-31 【点击率】401次

 【市场监管概况】 2019年1月16日,根据中山市机构改革方案,中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简称“市市场监管局”)挂牌成立,加挂市知识产权局牌子。新组建的市市场监管局整合原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原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原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的职责,以及市科学技术局(市知识产权局)的专利管理职责、市发展改革局的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执法职责、市商务局的经营者集中反垄断职责,并承担市食品安全委员会的具体工作。不再保留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2019年,中山市有各类市场主体42.11万户、涉及注册资本(金)7139.65亿元。强化安全风险防范工作。全市实施“明厨亮灶”餐饮单位3.09万家,覆盖率85.9%。落实质量强市战略。支持8家行业龙头骨干企业申报2019年“广东省政府质量奖”。强化竞争执法。查办各类案件8171件,罚没6230万元;处理投诉举报2.05万件,涉及争议金额9059万元,挽回消费者经济损失3448万元。加强企业经营异常名录管理,将1.89万家次企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6.69万户次个体工商户标记为“异常”、984家企业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吊销企业4464家、个体工商户5149户。市市场监管局分别驻东区博爱六路48号和石岐区悦来南路12号。

 

【市场准入制度改革】 2019年,中山市市场监管局建立开办企业常态化评估报告发布机制,通过第三方机构开展评估调研并发布评估报告,优化镇区市场准入环境。加强“中山市商事登记全程电子化智能申报审批平台”建设,开办企业全流程办结(包括企业设立、印章制作、申领发票、用工和参保登记)平均时间缩至1.47个工作日,实现个体户办照即来即办、企业办照1个工作日内办结。全面推行“一网通办、一窗受理、并行办理”网上办理模式,运用电子营业执照企业身份认证和电子签名,企业设立实现全流程无纸化智能化零见面“指尖办照”,全市企业开办各类事项实现100%网上办。12月27日,中山市商事登记全程电子化智能申报审批平台开通“智能审批”功能,市民申请设立内资私营有限公司、个体工商户开业登记实现“机器人智能秒批”,半小时完成全部流程,并可当场自助打印执照。至年底,全市登记注册各类市场主体42.11万户、涉及注册资本(金)7139.6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04%和12.44%。其中,新登记注册各类市场主体8.79万户,比上年增长10.7%,日均新增238户。推进市场主体退出制度改革,支持未开业和无债权债务企业快速退出市场,促进无效市场主体存量加快出清。推广食品药品生产经营审批服务事项全流程网上审批,深化食品药品经营许可与商事登记“并联审批”改革,3154家单位实现营业执照和经营许可证一次性办理。推进工业产品许可改革,对耐火材料、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二类产品实行先发许可证,发证后再进行现场核查的“先证后核”制度,审批时限从20个工作日缩至5个工作日。对压力锅一类产品实行“告知承诺许可”,审批时限从20个工作日缩至1个工作日。对旧楼加装电梯办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开通提供施工告知办理、精简申请材料、缩短审批时限、实行专人导办等服务,办证时间从15个工作日缩至5个工作日以内。

 

【市场审慎包容监管机制建设】 2019年12月25日,中山市市场监管局印发中山市首份《中山市市场监督管理轻微违法经营行为免罚清单》,对责令改正或警告前置的违法经营行为、证照管理类违法经营行为、广告类违法经营行为、商品标识标示类违法经营行为、其他轻微违法经营行为五大类别共27种情形的轻微违法经营行为免予处罚,探索审慎包容监管机制。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对于适用该清单的轻微违法经营行为,进行违法主体的宣传教育,通过责令改正、行政告诫、行政约谈、行政指导等柔性执法方式进行纠正教育,加强“双随机一公开”(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监管,促进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开展经营活动。

 

【质量强市战略实施】 2019年,中山市市场监管局深化推进质量强市战略。

开展质量提升行动 全年举办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培训班16期,取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企业5000家。举办首席质量官培训班10期,1057家企业参加培训,建立首席质量官制度规模以上企业816家。加大缺陷产品召回工作力度,督促相关企业召回涉嫌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隐患的产品,保障消费者安全。加强强制性产品认证监管,重点对儿童玩具、电动自行车、灯具、小家电等188家企业开展认证监管,对25家企业的认证审核活动开展监督检查,核发免于办理强制性产品认证证明418宗,做好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名单及产品清单“清零”工作。开展质量帮扶行动,举行产品质量分析暨“问诊治病”集中约谈会,约谈企业1365家,与企业签订质量承诺书1365份,为企业诊断产品质量问题4098个。支持8家行业龙头骨干企业申报2019年“广东省政府质量奖”。

推进计量和标准化工作 2月,印发《中山市贯彻落实广东省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建设方案实施意见(2019—2020年)》。为77家单位的185个标准化项目提供专项资金资助。加强行业标准化工作。发布养老服务、高端装备制造业(风电装备)、电子商务和“菜篮子”农产品等产业标准体系;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制(修)订919项,发布联盟标准138项、团体标准57项、自我声明公开产品和服务标准4793项。其中,企业参与制定风电、智能安防、家用电器、材料等领域国际标准11项。大涌镇发布《红木家具》联盟标准应用广泛。加强民生重点领域计量监督检查、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监管、生产企业能效标识计量监管,确保量值传递准确,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推动检验检测平台建设 围绕地方产业集群特色,推动检验检测平台建设,打造检验检测体系新高地。引进国德电气工程师协会国(VDE)、法国必维发国国际集团(BV)等国际权威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建成国家级检验检测平台4个、省级检验检测平台14个,全市有各类检验检测机构128家。三角镇初现珠江口西岸检验检测高地雏形。9月,完成南区电梯国检中心土地招拍挂工作,前期项目电梯安全评估省站通过省局组织专家组的预验收,广东省质量监督智能家居安防产品检验站(中山)通过验收。

 

【质量安全监管】 2019年,中山市市场监管局联动市镇两级市场监管部门,开展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针对产业特色明显、集中度高的区域,开展灯具、燃气具、小家电等重点专项整治,共检查企业1046家,责令整改8家,查办案件222件。针对抽检发现智能锁具合格率严重偏低的问题开展专项整治,推动产品质量水平整体提升。建立以“退市不合格商品”为核心的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机制,强化重点商品质量抽检,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开展集贸市场、基层医疗卫生单位、计量技术机构监督抽查,加强能效、水效标识使用单位监督检查。加强生产领域质量信用体系建设,公布2019年度产品质量诚信“黑榜”企业名单36家。

 

【特种设备安全监管】 2019年,中山市市场监管局开展特种设备安全大核查行动,核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5919家次、设备4.15万台(条),清理问题特种设备记录1.79万台(条),消除安全隐患2198处。首次发布《中山市特种设备安全状况白皮书》,提升全社会对特种设备的安全防范意识。加强老旧电梯安全评估和监督抽查,健全电梯维保单位质量与安全信用评价机制,建设全市电梯应急处置平台,构建三级应急救援响应体系。落实特种设备使用管理人“首负责任”,推行电梯、气瓶安全责任保险,推广叉车、起重机械第三者责任保险,全市投保叉车525台,在用电梯责任险投保率98.2%,其中统筹项目投保8115台,其他保险投保4.24万台。在全省市场监管系统首次开展承压类特种设备安装单位质量与安全信用评价。开展生物质气化锅炉清理工作,指导1家企业进行整改,助力中山打赢“蓝天保卫战”。

 

【食品安全监管】 2019年,中山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大督导、大宣传、大调研、大提升“六大行动”,排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2.17万家,核查涉嫌无照无证食品生产经营单位1.08万家,责令停止生产经营企业6629家,督促办理食品经营许可4202家,排查整改率100%。开展整治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查办食品安全问题案件286件,罚款428.34万元,销毁假冒伪劣产品20.25吨。深化食品生产企业风险分级管理,督促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推动企业健全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开展食品安全抽检1.77万批次,合格率98.18%,完成省民生实事“每年每千人5批次”监督抽检量目标的108.6%。建成民生实事“阳光食品”手机应用程序,首期上线食品生产经营单位1155家,率先在全省实现全市学校(含幼儿园)食堂、养老机构食堂、中央厨房、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互联网+明厨亮灶”监管全覆盖。推进餐饮量化等级评定工作,全市学校(含托幼机构)食堂、中央厨房、集体配餐单位、大型餐饮单位和大型企业食堂量化B级率100%,量化A级率39.3%。推进“明厨亮灶”工作,实施“明厨亮灶”餐饮单位3.09万家,覆盖率85.9%。

 

 

【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安全监管】 2019年,中山市市场监管局开展巩固与提升药品医疗器械风险隐患排查治理行动,普查治理药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328家,立案查处29家、约谈2家,跟进核查过期不换证药品零售企业61家,跟进检查被撤销产品供应规范(GSP)证书企业29家。开展高风险品种和医改重点品种专项检查,检查具有麻精药品、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经营范围的药品批发企业40家次,医疗机构539家,全覆盖检查疫苗接种单位65家,对其中存在质量管理风险的36家企业或单位要求限期整改,对1家未按要求控制库房温湿度的企业给予警告,对2家医疗机构通报市卫健部门处理。开展中药饮片质量集中整治,落实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安全风险研判制度。加强对血液制品、注射剂、植入性医疗器械等高风险产品监管,检查医疗器械批发企业134家次、医疗器械零售企业1931家次,限期整改343家次,发出责令改正通知书15份,发出行政处罚决定书18份,发出限期整改通知书10份。织密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哨点,打造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示范工程,提升药品风险预警报告能力和水平,为全省探索可复制推广经验。

 

“保健”市场乱象整治】 2019年,中山市市场监管局统筹协调11个市直部门、24个镇区,落实执法监管和宣传教育,出动执法人员2.53万人次,检查社区、公园、广场等人员密集场所3687个次,宾馆、酒店等重点场所1658个次,“保健”类店铺5189个次,旅游景区、农村场镇、集市、城乡接合部等重点区域1829个次,开展行政指导、行政约谈400次,宣传活动664次,协作执法253次,查办“保健”市场乱象案件203件,案值1亿元,案件查办数量、案值均居全省第二位。

 

【网络市场监管】 2019年,中山市市场监管局坚持“依法管网、以网管网、信用管网、协同管网”,加强网络监管。建立健全网络经营主体数据库,全市主体库有网站5.12万个,其中网店2.52万个,自建经营性网站196个,平台网站23个。落实网络经营主体实名制,申领红盾电子标识网站4254个。开展网络定向监测,监测网络主体及商品数12.35万个,转送涉嫌违法线索259条,向市委网信办移送其他涉嫌违法违规网站105个。启用“在线留证系统”,实时固证保全互联网电子数据,与第三方司法鉴定机构合作,通过出具“取证执法文书”和“司法鉴定意见书”的方式,固化电子数据的证据效力。“在线留证系统”完成在线留证数据480份,出具“取证执法文书”49份、“司法鉴定意见书”4份。制定全省首个完善网络市场监管部门联席会议制度,联合部署2019年网剑行动,网上检查网站、网店3.07万个次,实地检查1611个次,删除违法商品信息591条,责令整改网站406个次,立案查处各类网络违法案件429件,侦破网络犯罪案件36件。其中,“童梦电子商务公司刷单炒信”案被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采用为广东省典型案例报国家总局;市公安局破获涉案价值1.6亿元的特大制售假手表案获省公安厅肯定。建立跨地域网络市场监管合作机制,和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建立跨地区网络交易监管工作的合作机制,深化网络监管协作,提高网络违法案件联合打击效能。

 

【消费者权益保护】 2019年,中山市市场监管局撤并原中山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原中山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中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等各类投诉举报接收渠道,统一使用投诉举报热线“12315”对外服务,对接市政府“12345”投诉举报平台接收入口。通过互联网、手机应用程序、微信小程序、支付宝等入口为公众提供全天候24小时投诉举报服务,新增知识产权专利管理、价格监督、教育培训机构监管、反垄断执法等事项,提高消费维权效能。全年全系统处理投诉举报件2.05万件,涉及争议金额9059.04万元,挽回消费者经济损失3448.44万元。

 

【综合执法监管】 2019年,中山市市场监管系统查办各类案件8171件,罚没6230万元。处理投诉举报2.05万件,涉及争议金额9059万元,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448万元。

价格监管 开展重大节假日市场价格、殡葬服务价格、景点和客运价格、农资市场价格、房地产和中介市场、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等专项检查。对部分企业存在的转供电政策执行不到位、生猪屠宰企业收取已取消的检疫费等问题进行调查取证,规范行业价费行为,保障企业降成本政策落实到位。

反不正当竞争执法 在全省率先将公平竞争审查作为市司法局合法性审查的前置环节。开展重点领域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依法查处市场混淆、商业贿赂、虚假宣传、侵犯商业秘密、商业诋毁、不正当有奖销售、互联网不正当竞争等不正当竞争行为。推进打击传销规范直销工作,捣毁窝点9个次,查获传销人员56人次,刑事拘留52人次。

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摸排发现有效线索51条,移交公安机关立案的数量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其中,查办车站搭售保险乱象立案6件,涉案金额300万元,取得“查处一批案件、规范一个行业”良好成效。

打击违法广告 开展大众媒体广告监测26万条次,立案查处虚假违法广告395件,罚没256万元。开展2018年度中山市广告业填报工作,全市3329户广告经营单位填报率100%,并完成《中山市2018年度广告业运行发展报告》编制。

推进“双打”和“网剑”行动 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假冒伪劣重治领域治理工作,全年立案查办侵权假冒案件891件,涉案案值2.74亿元,罚没682.21万元,捣毁窝点56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97人。东凤镇“省打假重点区域”成功摘帽。网上检查网站、网店3.07万个次,实地检查1611个次,删除违法商品信息591条,责令整改网站406个次,立案查处各类网络违法案件429件,侦破网络犯罪案件36件。

 

【支持医药健康产业发展】 2019年,中山市市场监管局制订《中山市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 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实施方案》,加大对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帮扶力度。由广东中昊药业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申报和生产,并实现产业化的中山市首个I类创新药“欣比克®本维莫德乳膏”成功上市。增设允许药品进口口岸申报工作有突破。5月21日,位于火炬开发区健康产业基地内的广东省药品检验所中山实验室挂牌,助推中山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中山商标受理窗口设立】 2019年9月20日,中山市市场监管局在中山市行政服务中心设立的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中山商标受理窗口(简称“中山商标受理窗口”)正式对外服务。中山商标受理窗口一次性获得最高权限授权委托受理商标业务29项,其中,受理商标申请业务24项、注册商标专用权质权登记业务5项。窗口提供服务包括接收、审核商标注册申请文件,确定符合受理条件的商标注册申请时间,收缴商标规费;代发商标注册证、通知书;管理商标注册申请文件等服务。全年窗口受理业务730件。

 

【中国淋浴房行业首个团体标准发布】 2019年10月10日,中国五金制品协会T/CNHA 1022—2019《淋浴房》团体标准(简称“《淋浴房》团体标准”)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发布,并于12月24日起实施。该标准由广东省中山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中山市淋浴房行业协会、中山朗斯家居股份有限公司主导起草,中山市内16家高端淋浴房制造及配套企业参与起草,是中国淋浴房行业首个团体标准,部分内容填补国内外同类标准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按该标准生产的产品可实现“同线、同标、同质(内外销产品同一生产线、内外销产品同一质控标准、内外销产品同等品质)”。

 

【食品安全问题联合整治】 2019年9—11月,中山市市场监管局、市公安局、市教育体育局、市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开展整治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重点开展打击食品生产经营环节违法违规行为、整治保健食品行业、保障校园食品安全及整治农产品质量安全等专项行动,查办食品安全问题案件286件,罚款428.34万元;责令停产停业5户次,取缔无证黑工厂、黑作坊、黑窝点7家;公安机关立案91件,抓获93人,刑拘35人,逮捕15人。通过网站、微信平台公开行政处罚案件信息202宗,曝光洪某、金某福公司涉嫌经营标注冒用他人厂名厂址的酒类食品案、刘某华涉嫌生产、销售假药及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特大走私冻肉案、小榄食品“黑作坊”、东区无证经营“私房菜”等案件信息。

 

【粤港澳大湾区市场监管交流合作】 2019年3月21日,“粤港澳大湾区九市商事登记便利服务”在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式启用,中山市作为首阶段服务城市,提供包括商事登记手续咨询、代收代办商事登记手续等服务。全年全市新增澳门投资企业113户,比上年增长140.43%。与澳门共建粤港澳大湾区食品安全协作联动新格局。12月10日,联合省市场监管局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市政署食安厅举办2019年广东省食品安全示范性应急演练暨中山市较大食品安全事故(Ⅲ级)应急演练。与澳门、珠海(横琴)、江门共同签订“跨域视频调解机制”合作协议,上线“跨域视频调解平台”,实现合作各方在线视频“零跑动”解决消费纠纷。

(邓彬华)

上一篇: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2019) 【关闭窗口】 下一篇: 知识产权管理(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