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6》 【成文日期】2015-12-31 【点击率】1085次 | |||
【调查概况】 2015年,国家统计局中山调查队(简称“中山调查队”)开展住户、价格、企业、农业等近20个专业的常规调查和群众幸福感测评调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群众满意度调查、中山城市文明程度指数实地测评等专项调查。深化统计调查改革,继续落实城乡住户一体化调查改革,推进电子记账工作,开展新增的劳动力调查和农民工市民化调查,推进2015年流通消费价格调查和工业生产者价格调查基期轮换和编制新基期权数工作,开展新设立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户跟踪调查、税收减免政策落实情况调查等。推进统计法治工作,加强统计执法,各调查专业(除住户调查外)推进统计法律事务告知制度,实现统计执法立案零突破,全年统计执法立案10宗。加强统计调查服务,为中山市《政府工作报告》《珠三角规划纲要》、镇区实绩考核等提供相关数据指标监测;围绕居民收支、食品安全、网络购物、家政服务等民生问题开展调研分析和信息报送,加大统计调查信息和分析上报工作力度,多篇文章被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中山“两办”(指市委办公室和市政府办公室)采用;编印《中山调查2014》《中山调查工作研究(第2期)》《全民创文 共享文明》系列文集和新《业务宣传手册》,与《南方日报》《中山日报》等媒体合力打造统计调查服务“数据版”,为各级党政机关和社会公众提供统计调查信息服务。中山调查队驻石岐区兴中道二号之一投资大厦5楼。
【住户调查】 2015年,中山调查队开展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有中山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样本共30个,包括小区住宅300个,分布在16个镇区30个村(居)委会;分镇区住户调查样本共160个,包括小区住宅1600个,分布在全市24个镇区160个村(居)委会。加强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改革,推进电子记账工作,开展摸底调查,并对试点记账户进行一对一入户指导,实现记账质量的有效监控,全年电子记账开户50户。完善分镇区住户调查制度,加强调查数据最终核定和反馈。开展基层调查员培训8次和督导员培训2次,开展“数据质量提高月”主题活动,推进定期电话回访和基层走访工作,年内实现调查户电话回访率100%,实地走访调查小区34个,入户访问调查户97户,强化数据质量管理。7月,开展新增的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动态监测调查,精选调查人员,加强培训指导,强化跟踪督导与数据审核,收集农民工输入地的就业生活等信息。2015年,中山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712元,比上年增长8.7%;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254元,增长8.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405元,增长10.1%。
【价格调查】 2015年,中山调查队开展流通和消费价格(含居民消费价格调查和商品零售价格)、城镇低收入居民基本生活费用价格、工业生产者价格、固定资产投资价格等调查。按照定人、定时、定点的“三定原则”,对175个调查网点、超过900个的规格品开展流通和消费价格、城镇低收入居民基本生活费用价格调查,调查规格品涵盖各类行业,网点覆盖市区的大型农贸市场、主要的大商场、超市和各类服务网点,每月编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定期向社会公众发布。对91家具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工业生产者价格调查,每月采集代表产品的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实现数据100%联网直报,定期编制并发布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加强数据监测、审核、评估,开展数据质量检查和业务回访。每季对20个重点工程或投资额大的工程进行固定资产投资价格调查,建立建设方与施工方的双向责任机制,落实事前、事中和事后的信息反馈机制,反映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速度、结构和效益。推进2015年流通消费价格调查和工业生产者价格调查基期轮换基础工作和编制新基期权数工作,对分类数据进行科学评估,为基期轮换和权数测算工作提供保障。2015年,中山市居民消费价格持续在低位运行,全年上涨0.8%,创近6年来新低。中山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累计下降2.05%,同比连续43个月处于下行通道。轻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总体走势比较平缓,稳中微降;重工业产品出厂价格全年均在负增长区间运行,年中波动较为明显,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总指数的变化。
【企业调查】 2015年,中山调查队开展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采购经理调查、规模以下服务业抽样调查、批零住餐限额以下行业抽样问卷调查和新设立的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户跟踪调查。抽取部分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下的工业企业和全部个体经营工业单位开展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采用新的数据报送方式,由调查企业登录国家统计局联网直报“企业一套表”系统直接报送数据。开展企业统计员分片培训,召开企业联网直报培训会6场次,要求企业现场上机操作、现场上报,推进联网直报。采购经理调查以制造业和非制造业企业采购(或供应)经理为调查对象并加紧对新增金融样本企业进行重点培训;通过电话回访和现场执法检查对企业进行不定期数据抽查,每月企业联网直报率100%。规模以下服务业抽样调查按照国家统计局要求进行样本轮换,新样本企业通过国家统计局联网直报“企业一套表”系统直接报送数据。批零住餐限额以下行业抽样问卷调查采取季报形式调查企业基本情况、主要经济指标和经营情况,抽取总样本20%的企业进行电话访谈,保障数据质量。新设立的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户跟踪调查推进分片下乡检查,实地核查关停搬迁企业,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和调查数据质量管理,准确反映新设立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户成长情况。7—10月,组织开展全市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和规模以下服务业抽样调查数据质量检查,现场检查20个镇区的106家企业。开展小微企业用工、出口、创新等情况调研,《小微企业创新动力不足 盼政府减负帮扶》《工业企业经营面临困难 生产预期仍乐观》等信息获广东调查总队、中山“两办”采用。
【农业调查】 2015年,中山调查队开展农作物播种面积抽样调查、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抽样调查、主要畜禽监测调查、农产品生产者价格调查和农产品中间消耗调查。农作物播种面积抽样调查采集农户种植意向和实际播种面积数据,反映农业生产结构情况。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抽样调查实地逐块查看抽中的测产稻田,掌握调查点水稻的实际长势,估测产量,测算全市平均亩产及当造粮食作物总产量;开展农作物遭遇强风暴雨天气(如国庆节假期台风“彩虹”)情况调研,了解水稻测产点受灾情况,撰写农情监测报告。抽选部分大型畜禽养殖场户、中小型养殖场户和村民小组,对其主要畜禽(猪、牛、羊、禽)存栏、出栏、产品产量及出售价格等情况进行主要畜禽监测调查。农产品生产者价格调查主要调查样本单位生产并出售的蔬菜、水果、禽蛋、淡水鱼、淡水虾、海水产品6类主要农产品情况。农产品中间消耗调查对2015年调查品种和调查样本进行调整,调查品种为肉鸡和生猪,抽选部分调查户收集其农产品中间消耗数据,建立调查样本信息库,掌握调查点的生产经营、畜禽养殖的物质及服务消耗状况。
【月度劳动力调查】 2015年7月起,中山调查队开展月度劳动力调查,调查网点为全市15个小区,每个小区抽取调查户10户共150户。调查员每月入户调查,对调查样本住户成员的年龄、性别、居住地、受教育程度、就业状况、所从事的职业和所在的行业、工作时间、失业原因、失业时间、收入以及参加社会保障等情况进行调查,反映中山城乡劳动力资源、就业和失业人口的总量、结构和分布情况。按照调查方案进行实地入户调查,组织开展样本框核实工作,加大教育宣传力度,加强调查员培训。调查队员跟访调查小区,对全部调查点进行分组督导,通过PDA(掌上电脑)和纸质问卷填答2种调查方式采集数据,严守一户一报、现场上报的规定,做到区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项不出错,强化数据审核验收,保障数据质量。
【专项调查】 2015年,中山调查队完成2014年广东省群众幸福感测评调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群众满意度调查。协助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开展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通过4次季度实地测评和1次街访问卷调查,为中山市创建文明城市开展提供技术咨询,相关调查报告被市委宣传部全文刊发作为指导全市创文工作的重要文件。协助市社会工作委员会开展金钟绿道建设、中山市老年人生活状况、新生代农民工等主题的调查分析,为市农业局、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开展相关调查提供技术咨询。围绕社会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及民生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电话访问、街头调查、部门走访调研等调查方式,开展家政服务、网络购物、教育改革、环境保护、企业创新、食品卫生等内容的快速调查,撰写信息分析,为各级党政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统计法制】 2015年,中山调查队制定《国家统计局中山调查队法治工作制度》,坚持普法和执法双管齐下,实现统计执法“零突破”。利用队务会议、“每月一课”、业务培训和学法用法考试等契机,不定期开展《统计法》等法律法规学习活动,提高队伍适应依法行政新常态的能力;开展统计开放日、全国法制宣传日、“12·8”统计法颁布纪念日等专题活动,举行国家宪法日和法治统计主题户外宣传活动,制作统计法治专题电台节目;开展廉政法纪下基层活动,加强对统计调查基层的廉政法纪教育;开展年报培训会议普法宣传活动,在住户、价格、企业等调查业务培训中增加统计普法培训内容,采用“以案说法”的方式讲解统计法制知识。全年共开展普法讲座16场,对调查员进行普法宣传700人次,派发统计宣传资料4000份。在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采购经理调查、工业生产者价格调查、居民消费品价格调查、规模以下服务业调查、固定资产投资价格调查等专业调查中推进统计法律事务告知制度,发出统计法律事务告知书1086份。围绕统计调查数据质量开展统计执法检查,针对个别调查对象不配合、报表工作不及时、报表数据有错漏等问题,通过发放《催报通知书》、开展执法检查等途径,规范调查对象依法统计行为,杜绝“迟报”“拒报”等违法行为。7月,中山调查队实现统计执法立案零突破,对3家涉嫌提供不真实统计调查数据的规模以下工业样本企业进行立案查处。全年共发放催报通知书120份,对20家企业进行执法检查,查处统计违法案件10宗。
【统计调查服务】 2015年,中山调查队修订完善服务型统计调查工作方案和要点,加快推进现代化服务型统计调查建设。加强统计监测,为中山市政府工作报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珠三角规划纲要、镇区实绩考核等提供相关数据;不定期为党政部门、新闻媒体、社会公众提供咨询服务130次。参与编写《统计月报》和《中山统计年鉴》,每月定期将采购经理指数(PM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等数据以短信形式发送至全市各部门主要领导干部、新闻媒体及调查对象。撰写经济信息、进度分析及专题分析,全年共编发《中山调查简讯》29期、《中山调查报告》25期,累计向广东调查总队上报信息和分析53篇,向中山市委和市政府整理上报信息52期次。其中,《春节期间中山居民消费呈现五大特点》《网络售假来袭 市民盼“重拳出击”》2篇信息获副市长高瑞生批示,《全民参与 让正能量占领公益宣传阵地—中山市公益宣传情况分析和对策思考》《工业企业经营面临困难,生产预期仍乐观》等15篇信息和分析被中山“两办”采用,《工业企业经营面临困难 生产预期仍乐观》被市委办公室评为2015年度优秀信息。
【统计调查宣传】 2015年,中山调查队制定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推进公开透明的统计调查建设。编印《中山调查2014》《中山调查工作研究(第2期)》和《全民创文 共享文明》系列文集,编印业务宣传小册子、专题宣传画册;利用居民收支数据、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数据制作图表和动漫宣传产品,开发多元化的统计调查宣传产品。结合访户、企业回访、采价核价、执法检查、实地考察、年报会议等工作,派发统计宣传资料,普及统计方法制度、职业道德规范、统计科普、业务介绍等知识。每月定期通过内外网站公布统计调查数据和重要调查报告,通过中山电视台、中山网等媒体播放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动漫短片,以电子动漫形式向社会公众发布CPI调查数据。加强与本地媒体的联系合作,结合统计开放日活动举办媒体座谈会,向媒体介绍劳动力调查、农民工市民化调查等调查项目;借助媒体的宣传平台,打造统计调查服务的“数据版”,强化品牌效应。全年联合中山广播电台制作“中山民生调查”节目12期,面向媒体发布各类信息50篇,其中6篇报告在《中山日报》数据版全版刊出。向《中国信息报》《中国统计》等刊物投稿,其中《统计媒体宣传路径及方法探讨——以国家统计局中山调查队宣传实践为例》等文章在报纸《中国信息报》发表,《信息消费让生活更美好——中山市民信息消费报告》在月刊《决策与信息》发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