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红十字会(2015)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6》 【成文日期】2015-12-31 【点击率】913次

【中山市红十字会概况】 2015年,市红十字会(简称“市红十字会”)加强对红十字精神和红十字文化的传播,开展“三救”(指救灾、救助、救护)、“三献”(指无偿献血、无偿献造血干细胞、无偿献人体器官)工作;组织中山市第28届慈善万人行、“红十字博爱送温暖”“爱心陪伴成长”等项目活动,参与四川芦山地震以及韶关、揭阳、汕头、河源等地区遭遇龙卷风、台风、强热带风暴等重大自然灾害赈灾活动,参与肇庆怀集县岑元村、中山市港口镇下南村等对口支援贫困地区等。全市有红十字会团体会员208个,市级红十字青少年会员8892人,红十字志愿者16116人。5月,市红十字会被中国红十字会评为“全国红十字系统先进集体”。中山市红十字会驻石岐区悦来南路9号。

 

【红十字会队伍组织建设】 2015年,市红十字会成立以百岁义工胡汉伟命名的“胡伯爱心服务队”,有队员25人。继续推进“博爱家园”建设项目,项目以“推动社区治理、提升社区能力、促进社区发展”为目标,以“防灾减灾、健康促进、生计发展、人道传播”为主要内容,全年全市有93个社区(村)开展“博爱家园”项目建设。7月,市红十字会在中山市职业技术学院组织“博爱家园”项目培训班,对市、镇(区)、社区(村)开展“博爱家园”项目建设负责人开展专项培训,有30人参加。9月15—17日,在市职业技术学院举办2015年度广东省博爱家园项目管理培训班,广东省红十字会副会长甘萍、贵州省红十字会领导及广东省部分县市11个红十字会博爱家园项目点负责人、农村社区干部共45人参加培训,介绍石岐区凤鸣社区和民生社区、南朗镇榄边村、港口镇下南村4个博爱家园示范点,为全省提供“具有中山特色、操作性强、可持续发展”的创建经验。年内全市“博爱家园”经费投入403.98万元。市红十字应急救护志愿服务队被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市志愿者联合会评选伟“最佳志愿服务组织”;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中山市第一中学等学校获红十字会优秀团体奖章;市红十字会被中山市无偿献血办公室评为中山市无偿献血先进单位。至年底,全市共有团体会员208个,市级红十字青少年会员8892人。

 

【救灾·救助·救护】 2015年,市红十字会完善救助体系,实现精准帮扶,做到“事前有摸底排查、事中有调查走访、事后有审核公开”。组织社会热心人士、红十字志愿者、红十字青少年开展“红十字博爱送温暖”“爱心陪伴成长”等探访活动。联合市老干部局、老战士联谊会走访老战士或其家属,对长期患病、生活困难的家庭给予慰问。参与全市扶贫工作,对肇庆市怀集县桥头镇岑元村、港口镇下南村和石岐区民族社区进行对口帮扶。2015年,市、镇红十字会共帮扶困难群众2.27万人次,其中市级帮扶1397人次,镇区帮扶2.13万人次;全市用于公益项目建设和帮扶救助款物共计6518.55万元。

  实现应急知识和技能“五进”(指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利用各镇区的文化广场、公园、车站、商场等公共场所及应急救护公益培训基地,开展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的传播与培训服务。举办“5·8应急救护交流暨技能比赛”、中山市2015年应急技能大赛;参加“全国红十字青少年自救互救知识竞赛”及“世界急救日”宣传,参与广东“百人百场”应急宣传等活动。继续在沙溪镇、大涌镇、三角镇、民众镇4个镇开展广东省应急救护培训平台建设核心项目试点工作。全年在58间学校、150个村(社区)、228个机关单位、593家企业开展救护普及培训 8.57万人次,培训红十字救护员 5332 人。为南朗镇榄边村、港口镇下南村的红十字备灾仓库提供应急物资储备。7月和8月,分别以“团队责任与合作”“探访技巧”为主题开展志愿者培训2期。“4·25”尼泊尔地震和“10·4强台风彩虹袭击湛江”等灾情发生后,做好赈灾救援、接受社会捐赠等,为灾区提供帮助。

 

【“三献”工作】 2015年,市红十字会利用媒体的传播效应,组织志愿者深入社区、企业、学校,进行“大爱三献、生命接力”宣传。全年全市献血68410人次,比上年增长4.2%;采血量13.6吨,增长14.3 %;采集机采血小板3043人次,增长9.6 %;采集量5197治疗量,增长11.2%。自愿无偿献血100%满足临床用血的需要。采集300人血样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9例。至年底,共收到《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申请登记表》314份。火炬开发区管委会获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特别奖,市公安局获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单位奖;获无偿献血奉献奖550人,其中金奖139人、银奖128人、铜奖283人,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奖34人,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终身荣誉奖4人,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奉献奖2人。中山市连续8次获中国红十字总会等评为“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

 

【红十字志愿者服务】 2015年7月和8月,市红十字会在本会办公室分别以“团队责任与合作”“探访技巧”为主题,开展志愿者培训2期,共培训83人次。11月20日,在红十字会6楼会议室召开全市红十字会青年志愿者工作会议,有学校、机关、企业事业单位30名志愿者参加会议,组织志愿者参与中山慈善万人行系列活动、年博会义卖、“U互动万人行摄影比赛”“5·8世界红十字日”“6·14世界献血日”等活动。社区志愿者陈青分获省、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评为“感动中山人物”和中山市“最美志愿者”,志愿者杨成获市文明办颁发“中山市第二届道德模范奖(敬业奉献类);市红十字应急救护志愿服务队被市文明办、市志愿者联合会评选为“最佳志愿服务组织”。

 

【2015年(第28届)中山慈善万人行】 3月5日,2015年(第28届)中山慈善万人行以“传承博爱人道精神,建设更加美丽中山”为主题,以“学雷锋纪念日”为切入点,传播红十字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志愿服务理念。万人行活动有180支队伍2万名市民参与巡游。由教师、医护人员、新老中山人、外国友人、青少年等28位各行业优秀代表、身边的好人参与“雷锋精神代代相传”接力传递活动;全市61支志愿者队伍组成“学雷锋”志愿者方队参与巡游。各镇区、各企事业单位、市直属学校红十字会结合本地实际、企业文化和自身优势组织各具特色的文化体育、嘉年华等活动。本届慈善万人行活动收到认捐款物9035.28万元,其中市红十字会860.8万元,24个镇区红十字会8174.48万元。

 

【纪念“5·8”世界红十字日大会应急技能大赛】 2015年5月8日,市红十字会在市体育馆副馆举办中山市纪念“5·8”世界红十字日应急技能大赛。澳门红十字会、各镇(区)红十字会及市直属学校红十字会代表、“U互动”摄影大赛获奖代表、市民等400人参与活动。大赛分竞赛、表演、大汇演和颁奖4个环节。竞赛环节由10支来自镇(区)、学校的代表队分组现场演示单人、双人心肺复苏及创伤止血包扎技术等应急技能;表演环节分别由澳门红十字会和中山市陈星海医院以情景模拟的形式,展示心肺复苏及创伤救护,单人、双人心肺复苏并配合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的使用及气管插管、护送伤员的方法;大汇演环节由所有参赛队员演示双人心肺复苏、头部及单胸包扎等创伤包扎技能;竞赛环节共产生一等奖1 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优胜奖4个。颁奖环节组委会对应急技能大赛获奖人员和参与“U互动”中山慈善万人行活动摄影比赛获一等奖1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3人进行颁奖。

 

【中山市2015年急救技能大赛】 2015年9月17—18日,由市红十字会、市总工会等主办的中山市2015年急救技能大赛在市人民医院举行。比赛分专业组与业余组,设心肺复苏、前臂出血止血、骨盆骨折固定、急救知识4个实际操作与理论比赛项目。专业组有31个医疗卫生单位组队参加,共93名医务人员参加;业余组由学校、镇(区)红十字会、企业志愿者组成的14支参赛队56名急救队员参加。市人民医院获专业组一等奖,博爱医院、开发区医院获比赛二等奖;坦洲镇红十字会、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和南区红十字会分别获业余组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

 

【第六个“中山市应急救护培训基地”挂牌】 2015年12月24日,中山市红十字会与中山595生命健康安全体验馆合作的“中山市应急救护培训基地”挂牌成立。基地通过“场景式+情景式”的教育方式和寓教于乐、真实体验的教育理念,融合火灾、地震、交通、水灾、生产安全、公共安全和应急救护等模块,以知识科普、互动游戏、模拟体验等形式,把保护生命健康安全与弘扬红十字人道精神想融合,使广大市民掌握防灾避险、自救互救的能力。595安全体验馆将成为中山市红十字会第6个基地,面向全社会开放,接受团体预约免费体验学习,提升全民应急避险能力。

 

(罗泳鸣)

上一篇: 中山市归国华侨联合会(2015) 【关闭窗口】 下一篇: 中山市总工会(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