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某位影视导演曾发表“宏论”:“历史都是假的,是个人化的文字组合。”在此论调的引导之下,个别历史影视剧天马行空,任意发挥,粗制滥造,谬误百出。如某影视剧中,1921年的国民政府会议厅竟然挂着“国父训词”。其实,民国政府在1925年孙中山先生去世后的第15年,即1940年,才要求全国称孙中山为“国父”。
1940年(民国29年)3月28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以渝艳机字第370号公函,向全国发出“称总理为中华民国国父”的通知。公函内容如下:
“本党总理孙先生,倡导国民革命,手创中华民国,更新政体,永奠邦基,谋世界之大同,求国际之平等,光被四表,功高万世。凡我国民,报本追远,宜表尊崇。兹经本会常务委员会第143次会议一致决议,尊称总理为中华民国国父。”
全国各级机构纷纷转发该文,贯彻有关要求。中山市档案馆馆藏的民国档案中,有数份这样的转发件。如1940年5月12日由中山人李郁焜任专员签署的广东省第一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训令《令仰遵称总理为中华民国国父由》、陆军第二军司令部于1940年5月20日印发的《令知称总理为中华民国国父》、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司令部于1940年6月25日印发的《转电尊称总理为中华民国国父仰遵照并饬属遵照由》等。
历史知识是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乏历史常识的人称不上有文化的人。愿那些从事大众文化传播的影视工作者们,多查阅原始档案,多钻研历史知识,不要再误导世人,贻笑大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