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建设(2019)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20》 【成文日期】2019-12-31 【点击率】267次

 【经济发展概况】 2019年,中山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101.1亿元,比上年增长1.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92709元,下降0.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2.60亿元,下降2.0%;第二产业增加值1521.82亿元,下降1.6%;第三产业增加值1516.68亿元,增长4.4%。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1∶49.1∶48.9,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48.9%,提高1.4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增加值1746.48亿元,增长1.5%,占全社会GDP比重的56.3%。

 

【投资融资】 2019年,中山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919.97亿元,比上年下降17.6%。其中民间投资602.89亿元,下降23.0%,占全年固定资产投资的65.5%,占比下降4.7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218.61亿元,增长12.3%,占全年固定资产投资的23.8%;制造业投资124.19亿元,下降21.8%,其中装备制造业投资55.84亿元,下降22.7%;高技术制造业投资28.51亿元,下降29.3%。第三产业中,房地产开发投资526.41亿元,下降24.5%。分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投资102.04亿元,增长9.5%;集体经济投资下降36.1%;个体私营经济投资下降37.2%。从国民经济行业来看,第二产业投资下降27.8%,其中工业投资146.5亿元,下降27.8%,工业技改投资下降29.8%;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5.3%。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增强,办理企业过桥融资贷款170.1亿元,发放“助保贷”5.3亿元。新增上市公司和“新三板”挂牌企业4家,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累计直接融资832.2亿元。

 

【重大项目建设】 2019年,中山市全年亿元以上投资项目727个,完成投资占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89.2%。其中,亿元以上非房地产项目346个,完成投资占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32.7%。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建设深中通道、广中江高速、中开高速、西环高速、东部外环高速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实现黄圃快线Ⅰ标通车,实现北二环(沙港公路)主线贯通,完成长江路、博爱路快速化改造。完成中山港马鞍港区新客运码头主体工程建设。加快完善市政公用设施。新建、改造污水管网长度316千米,提标改造生活污水处理厂13座。中心组团、北部组团垃圾处理基地扩容工程投入试运行。金字山公园、金钟湖公园完工并对市民开放,加快建设古香林公园、市儿童公园。创建广东省首批公交示范城市,完成市汽车总站交通设施改造。提升能源保障能力,粤电中山三角电厂3×390兆瓦9F级燃气热电冷多联供工程、国电民众热电联产工程建成投用,新建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总装机容量20.1兆瓦。

 

【市场消费】 2019年,中山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17.09亿元,比上年增长3.0%。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484.35亿元,增长2.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32.74亿元,增长10.1%。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1475.2亿元,增长2.6%;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41.89亿元,增长7.8%。在限额以上贸易企业商品零售额中,汽车类零售额194.06亿元,下降2.5%;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101.81亿元,增长1.2%;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21.05亿元,下降28.2%;粮油食品类零售额73.09亿元,下降25.3%;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13.79亿元,下降10.8%;日用品类零售额23.99亿元,下降7.6%。限额以上贸易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8.72亿元,下降27.5%。中山居民全年消费价格总指数比上年上涨3.1%,比全国高0.2个百分点,比全省低0.3个百分点。其中,消费品价格指数累计上涨4.3%,服务项目价格指数累计上涨1.1%。消费市场稳中有升。中山居民消费价格中的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呈“七涨一跌”格局,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下降0.2%,食品烟酒类、其他用品和服务类、生活用品及服务类、医疗保健类、居住类、衣着类、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价格分别上涨8.2%、3.2%、1.9%、1.1%、0.9%、0.5%、0.2%。科学规划全市商圈,编制商业发展规划,制订商贸新业态行动方案。

   全年接待过夜海内外游客1496.2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0%。旅游景点接待游客1438.28万人次,增长1.8%;旅行社接待量39.33万人次,增长7.3%。国内游客24.73万人次,增长11.5%;国际游客14.61万人次,增长0.8%。全年旅游总收入303.78亿元,增长3.3%,其中旅游外汇收入3.05亿美元,增长12.1%。至年底,全市共有酒店(宾馆)624家,其中星级酒店14家,酒店客房数4.95万间,客房开房率48.07%。

 

【工业效益】 2019年,中山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总体处于下行通道,但部分行业生产回暖,促使全市工业生产下行势头得以缓解,生产降幅有所收窄。全市363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140.09亿元。分经济类型看,全市规模以上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增加值96.21亿元,增长6.0%;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实现增加值577.44亿元,增长1.2%;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增加值516.06亿元。分轻重工业看,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轻工业实现增加值647.95亿元;重工业实现增加值492.14亿元。分企业类型看,大型企业下降0.8%,中型企业下降3.7%,小型企业下降1.5%,微型企业下降31.8%。分行业看,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下降11.1%,其中医药制造业下降19.6%,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下降14.4%,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增长27.5%,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8.6%。先进制造业增加值下降0.7%,其中先进装备制造业增长1.6%。石油化学产业增长5.3%,先进轻纺制造业增长2.3%,高端电子信息制造业下降6.3%,新材料制造业下降1.9%,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下降16.6%。传统优势工业增加值增长0.3%,其中金属制品业增长1.0%,家用电力器具制造业增长8.5%,建筑材料业增长8.0%,食品饮料业下降6.3%,家具制造业下降2.1%,纺织服装业下降10.6%。

 

【科技创新】 2019年,中山市改善创新环境,提高创新支撑能力。制定促进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落实科研经费和科技项目管理、人才引进、成果转化收益分配等改革举措。全市财政性科技投入33亿元,科技贷款风险准备金3亿元,科技贷款超75亿元。完善创新载体。推动光子科学中心、超大低温智能制冷装备项目等重大科学装置项目建设。加快建设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山)创新中心、中山复旦联合创新中心和智能移动机器人(中山)研究院与香港科技大学—中山联合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施高企树标提质行动,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2500家。集中力量开展关键技术攻关,专利授权量3.01万件。强化柔性引才举措,累计认定高层次人才717人。

   全市全年专利申请量4.31万件,比上年下降12.2%;专利授权量3.34万件,下降2.1%,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7808件,下降4.4%。高新技术企业超2500家,其中规上企业占比约50%。全市有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及众创空间63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6家、国家级众创空间5家、省级国际众创空间2家、省级孵化器11家、省级众创空间12家。全年新增认定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78家、省级36家,省级工程中心累计达325家。全市拥有市级以上创新科研团队42个,院士工作站10家,国家级创新平台(及分支机构)13家,市级协同创新中心36家。中山新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数字化光刻系统开发和应用”,中山市环保产业有限公司牵头完成的“一体化批序式沉淀A2/O生物反应器”,木林森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光阳电器有限公司、中山市木林森电子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的“健康照明全光谱LED荧光材料及器件的研制与应用”与中山市东峻混凝土有限公司的“高性能纤维混凝土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项目均获省科技进步奖。

 

【现代服务业】 2019年,中山市推进国家“十三五”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促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提质增效,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提至48.9%,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提高至59%。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27.9亿元,比上年增长3.4%;实现利润总额46.7亿元,增长14.0%。其中,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下降0.2%,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27.8%,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上升5.0%。推介中山服务业投资环境,3月28日,2019年中山投资经贸洽谈会暨中山人才节活动开幕,遴选42个项目在开幕式上签约,项目涵盖战略合作类、产业类、公共服务平台类、人才科创研发平台及教育类4方面。9月11—12日,中山市率团参加香港第四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9月17日,2019年深圳—中山现代服务业合作交流会在深圳市举行,中山市现代服务业协会与深圳市服务贸易协会签订合作协议,两市相关镇区、企业、协会签订合作协议书,包括共建“中山美居跨境电商产业园”项目、城市更新运营项目等。11月1日,2019年广州—中山现代服务业合作交流会在广州举行,本次交流会主题为“穗中携手,共赢湾区”,西区、三角镇等4个镇区与广州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书。

 

【开放合作协同发展】 2019年,中山市进出口增速放缓,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2387.19亿元,比上年增长2.0%。其中,出口总额1929.19亿元,增长7.1%,进口总额458.01亿元,下降15.2%;进出口差额(出口减进口)1471.18亿元,增加209.1亿元。持续优化外贸结构,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8.9%,占进出口总额比重提至44%。推进国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建设,市场采购出口116.9亿元,占出口总额比重提升至6.1%。全年新签外商直接投资项目310个,下降46.9%;合同利用外资8.23亿美元,增长17.6%;实际利用外资金额5.52亿美元,增长4.6%。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额2.53亿美元,占全市的45.8%。6月,南头镇获商务部认定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至年底,中山市有外贸转型升级基地4个,分别是古镇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灯饰)、小榄镇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五金制品)、南头镇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家用电器)、沙溪镇省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休闲服饰)等。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全球213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贸易往来,落实国家和省稳外贸政策措施,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出口额444.2亿元,增长13.5%。组织赴日本、越南、泰国等国家开展境外园区、展销平台系列对接活动,推动企业参加中国广东(越南)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俄罗斯国际家用电器与家庭用品博览会、非洲国际灯饰照明展等国际会展。深化人文交流。扩大友城友协交往,与日本长崎县、秘鲁切彭市等国际友好关系城市开展多领域交流活动。7月19日,中山市与美国奥克兰市签订友好合作备忘录。12月6日,在中山市完美华南基地会议中心举办2019中国文化行——“一带一路”完美广东冬令营活动。

 

【财税金融证券】 2019年,中山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83.38亿元,比上年下降10.1%。其中,市级税收收入207.99亿元,下降11.4%,占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73.4%;税收总收入合计656.32亿元,下降17.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11.73亿元,下降6%。其中,教育支出73.9亿元,增长5.1%;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类支出26.78亿元,增长4.1%;社会保障和就业类支出41.17亿元,增长22.3%。民生类支出293.8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的71.36%。金融市场运行平稳,全年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6345.05亿元,增长7%。住户存款2896.31亿元,增长9.6%;非金融企业存款2081.28亿元,增长13.2%。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4912.91亿元,增长21.7%。住户贷款2714.68亿元,增长23.8%;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2138.12亿元,增长19.1%。年末全市各类保险公司63家,商业保险全年保费收入215.76亿元,增长13.3%。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51.59亿元,增长3%;寿险保费收入164.17亿元,增长17%。商业保险各项赔款及给付47.05亿元,下降11%。其中,财产险赔款及给付26.72亿元,增长0.4%;寿险赔款及给付20.32亿元,下降22.6%。年末全市有证券营业部56家,期货营业部1家。全年证券交易额11527.38亿元,增长21.6%。其中,股票基金成交额7554.21亿元,增长27.7%;期货成交额981.31亿元,增长36.8%。

 

【交通运输与邮电业发展】 2019年,中山市交通运输、仓储与邮政业增加值49.2亿元,比上年下降22.7%。全市机动车拥有量151.16万辆,增长7.3%。汽车拥有量120.91万辆,增长9.8%,其中个人汽车111.13万辆,增长9.7%。全年货物周转量98.83亿吨千米,下降28.9%;旅客周转量23.36亿人千米,增长1.4%;港口货物吞吐量1547万吨,增长5.6%。全年邮政电信业务总量630.76亿元,增长55.7%。

(吴格晶)

上一篇: 孙中山文化资源挖掘和弘扬(2019) 【关闭窗口】 下一篇: 政治建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