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9》 【成文日期】2018-12-31 【点击率】344次 | |||
【社会事业发展概况】 2018年,中山市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区”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新增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5个。提升优质教育供给能力。新增公益普惠性幼儿园18所、幼儿园学位6135个,新建、改建、扩建公办中小学40所。全市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5.70万人,比上年增长6.3%;普通中学在校学生15.94万人,增长3.2%;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校学生2.32万人,与上年基本持平;小学在校学生31.17万人,增长4.8%;幼儿园在园幼儿14.36万人,增长2.9%。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8.7%,普通高考录取率97.57%。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购买民办学位3.1万个,提供积分入学指标近2.4万个。加快文体事业发展。全市有各类运动场所9300个,建成镇区公共足球场25个、社区体育公园15个,向市民开放岐澳古道绿道。全年举办市级运动竞赛34次,参加省级以上运动竞赛1775人,获金牌77枚、银牌92枚、铜牌151枚。中山纪念图书馆主体工程完工,新博物馆动工建设。新建街区自助图书馆21个,实现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全市共有文化、文物机构14个,其中文化机构6个、文物机构8个。市、镇两级共有广播电台、电视台10个,有限广播电视用户93.12万户。全年报纸出版总印数2519.4万份。全市有市级和镇级档案馆26个,公共图书馆总藏量25.80万册(件)。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加快构建分级诊疗体系,推广小榄医改经验,推进市镇医疗共同体建设,启用双向转诊信息平台,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快推进市人民医院新院区、市儿童医院建设,市博爱医院妇产科大楼基本建成。
【民生保障】 2018年,中山市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76.34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278.23万人,参加失业保险154.03万人,参加工伤保险157.86万人,参加生育保险155.80万人。失业保险金标准提高至最低工资标准的90%。低保标准提高至每月976元。首创全国大病困难帮扶中心——“中山市完美慈善帮扶中心”,提高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幅度,发放救助金300.2万元。保障困难群体生活,全市有社区服务设施288个;重点优抚对象3136人,60周岁以上优抚对象1.32万人,优抚事业费用1.15亿元;社会救济总人数4.22万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户数3418户,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支出6394.8万元,自然灾害救济费100万元。
【居民生活】 2018年,中山市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865元。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804元,比上年增长7.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263元,增长7.5%。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51∶1。创业就业形势良好,年末新增就业6.2万人,促进创业9513人,城镇登记失业1.09万人,失业率2.31%。
【社会环境】 2018年,中山市提升公共安全水平,开展“扫黑除恶”“飓风2018”等专项行动,“智慧公安”警务系统获全国十大社会治理创新奖,中山市成功创建为全国禁毒示范市。构建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推进广东省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提高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全年发生各类安全事故1712件,比上年增长1.48%;死亡316人,增长2.26%;受伤1356人,下降7.56%;直接经济损失1558.47万元,下降28.72%。推进法治建设市、镇、村(社区)“三级同创”,全部镇区通过省法治镇创建验收,277个村(社区)成功创建为广东省民主法治村(社区)。深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持续推进“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工作。构筑全民参与社会治理格局,实行“网格化”综合服务管理、建设城乡社区社会服务综合平台等基层改革试点经验获全省推广。在全省率先启动社工改革,设立社工服务站点98个,全市有持证社工4889人。创新推行“1+2+N”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建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85个。 ·资料链接· “1+2+N”社区居家养老服务:“1”是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场所服务为依托;“2”是提供上门家政、送餐助餐或集中用餐两项服务;“N”是有条件的镇区提供康复护理、日间照料、安全援助等多样化服务。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