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9》 【成文日期】2018-12-31 【点击率】381次 | |||
【经济发展概况】 2018年,中山市实现生产总值(GDP)3632.7亿元,比上年增长5.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1.1万元,位居全省前列。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1.59亿元,增长2.2%,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0.59%;第二产业增加值1780.23亿元,增长4.5%,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41.20%;第三产业增加值1790.88亿元,增长7.6%,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8.21%。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7:49:49.3,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增加值1908.6亿元,增长5.9%,占全社会GDP比重的52.5%。全市人均GDP为110585元,增长4.6%,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6711美元。全年中山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865元,增长7.6%。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804元,增长7.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263元,增长7.5%。
【投资融资】 2018年,中山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16.4亿元,比上年增长5.5%。其中民间投资783.4亿元,增长5%,占全年固定资产投资的70.2%,占比降低0.3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194.6亿元,增长19%,占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提升至17.4%。房地产开发投资697.22亿元,增长11.7%。国有经济投资93.16亿元,下降16.4%;集体经济投资14.71亿元,增长4.2%;个体私营经济投资389.27亿元,增长3.2%;港澳台投资76.4亿元,下降5.8%;外商投资50.86亿元,下降3%。第二产业投资下降10.3%,其中工业投资202.96亿元,下降10.3%;第三产业投资增长9.7%。加大力度招商引资,制定招商引资项目引进管理办法,完善市镇两级招商联动机制,引进招商项目548个,投资金额1516.5亿元。新设以色列、爱尔兰两地境外招商联络点,推动慕尼黑、旧金山海外经贸办事处建设。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办理1289笔企业过桥融资贷款152.5亿元,向427家企业发放“助保贷”67.2亿元。新增上市公司3家、“新三板”挂牌企业6家,新增直接融资99亿元。
【重大项目建设】 2018年,中山市省级重点建设项目42个,完成投资额224.1亿元;市级重点建设项目179个,完成投资额559.2亿元,分别完成年度计划的132.3%和100.1%。全年亿元以上投资项目629个,完成投资额占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84.3%。其中亿元以上非房地产项目213个,完成投资额占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22.8%。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强化交通枢纽功能,实现深中通道全线动工,加快推进中开高速公路、东部外环高速公路、西环高速公路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干线公路建设投资30.9亿元,阜民路阳光大道段主线、新沙水公路南头至东凤段、黄圃快线岭栏路至南三公路段、长江路主线南段实现通车。改造提升康华路、景观路等中心城区主干道路23条。提升城市运行保障能力,加快推进粤电中山三角电厂燃气热电冷多联供工程等电源项目,小榄供电所被列入国家第三批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项目。推进20.6千米综合管廊和缆线管廊项目建设。盘活土地存量资源。完善“三旧”(指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改造政策体系,完成“三旧”改造167.8万平方米,加快马山、新安等城中村改造。力促“批而未供”用地供应,处置闲置土地928万平方米。
【市场消费】 2018年,中山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90.79亿元,比上年增长4.5%。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379.15亿元,增长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11.64亿元,增长11.5%。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1365.79亿元,增长4.4%;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25亿元,增长6.1%。在限额以上贸易企业商品零售额中,汽车类零售额197.24亿元,下降5.3%;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94.12亿元,增长19%;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29.18亿元,下降34.2%;粮油食品类零售额102.78亿元,下降2.3%;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15.22亿元,下降6.3%;日用品类零售额25.32亿元,增长0.2%。限额以上贸易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11.2亿元,下降5%。物价水平总体平稳,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比上年上涨1.4%,其中,消费品价格上涨1.4%,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3%。交通和通信类、医疗保健类分别上涨2.4%和1.8%;食品烟酒类、居住类、教育文化和娱乐类、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价格分别上涨1.6%、1.5%、1.1%和0.8%;其他用品和服务类、衣着类价格分别下降0.7%、0.8%。加快培育消费新业态发展。出台电商扶持新政策,设立电子商务专项资金1000万元。加快推动服务消费、体验消费发展,新增国家4A级旅游景区1个,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94.1亿元。持续优化消费环境,完善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加强网络市场监管,优化消费维权环境。中山市在全省消费环境评价综合得分排名居前列。 全年接待过夜海内外游客1412.1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9%。其中,外国游客和港澳台游客78.29万人次,国内游客1333.89万人次。旅游景点接待游客1412.7万人次,增长1.85%;旅行社接待量36.67万人次,下降23.9%。组团国内游104.4万人次,下降8%;出境游21.79万人次,下降4.5%。全年旅游总收入294.10亿元,增长2.33%;其中,旅游外汇收入2.72亿美元,下降22.9%。年末全市有酒店(宾馆)595家,其中星级酒店15家,酒店客房数40775间,客房开房率49.4%。
【工业效益】 2018年,中山市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6%。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4.9%,民营企业增长4.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5%,股份制企业增长6%。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2.7%,重工业增长3.5%。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增长8.1%,中型企业增长0.7%,小型企业下降2.0%。分行业看,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9%,其中医药制造业增长11.6%,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8.3%,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下降21.7%,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16.4%。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5%,其中先进装备制造业增长3.6%。石油及化学行业增长2.2%。传统优势工业增加值增长3.3%,其中金属制品业增长8.7%,食品饮料业增长3.9%,家用电力器具制造业增长4.2%,建筑材料业增长17.5%,家具制造业增长5.8%,纺织服装业下降5.3%。
【科技创新】 2018年,中山市制定一系列政策,推动自主创新。加快建设火炬开发区、翠亨新区双创示范基地,区域性创新创业扶持制度体系获国家认可推广。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69家,总量超2300家。建成技术转移和知识产权交易协同创新中心,新增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8家。发明专利拥有量达7050件。加快建设创新平台。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两区一湖”(即火炬开发区、翠亨新区、三角迪茵湖科创基地)创新区、翠亨科学城等项目建设。推动中国科技大学创新中心、中科院药物所华南分院、德国VDE测试认证院等一批科技创新平台落地,省级以上创新平台增至456家,新增国家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1家。促进科技金融深化融合。科技信贷风险准备金资金池入池企业增至1016家,累计发放科技贷款金额60亿元。创新建立“政府+保险+银行+评估公司”共担风险的专利质押融资模式,新增专利质押贷款6730万元。 全年专利申请量49041件,比上年增长16%;专利授权量34114件,增长24%,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8165件,增长5%;发明专利授权量1875件,增长26%;PCT专利申请量244件,增长42%。全市通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贯标认定企业187家。高新技术企业超2300家,规模以上企业占47.5%。全市有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及众创空间65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5家、国家级众创空间5家、省级国际众创空间2家、省级孵化器11家、省级众创空间10家。年内新认定市级工程中心169家、省级60家,省级工程中心累计325家。全市拥有市级以上创新科研团队38个,院士工作站8家,国家级创新平台(及分支机构)11家,市级协同创新中心27家。年内全市公示获省级科技奖项目3个。
【现代服务业】 2018年,中山市加快推进国家“十三五”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引导和支持平台经济、分享经济、体验经济等新兴业态发展。推介中山服务业投资环境,组织举办“3·28”中山市招商经贸洽谈会,率团参加香港第三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第八届“亚洲物流及航运会议”,主办首届广州—中山现代服务业合作交流会。加大服务业对外合作与交流力度。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790.9亿元,比上年增长7.6%。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9.3%,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提升至61.8%,增加0.5个百分点。加大现代服务业扶持力度,制定市现代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实施细则,发放扶持资金7000万元。推动镇区开展服务业上规上限企业筛查和培育,建立入库企业达100家的拟上规上限企业名录库。扶持培育新兴业态企业,新认定服务业新兴业态企业214家。加快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新增现代服务业集聚区4个。支持企业做大做强。修订总部经济政策,总部企业数量增至70家,10家企业入选省重点支持大型骨干企业年度目录。中山总部经济区(石岐片区)动工建设。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56家。释放市场主体活力,落实“实体经济十条”政策措施,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民营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提升至46.2%。全市各类市场主体38.3万户,增长9.1%;涉及注册资本(金)6350亿元,增长20.9%。
【开放合作协同发展】 2018年,中山市实现进出口总额2341.9亿元,其中进口总值539.9亿元,出口总值1802亿元。加快外贸结构转型升级,一般贸易出口额占出口总值比重的53.5%。古镇灯饰产业基地、小榄五金产业基地被认定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利和灯博中心获批准建立国家级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国际市场向多元化延伸。加强应对中美贸易摩擦,开拓新兴市场,新增斯里兰卡、瑞典、老挝、以色列等国4个对外投资目的地,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出口额448.1亿元。5家企业实施海外并购项目7宗,中方协议投资额1.96亿美元。
【财税金融证券】 2018年,中山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15.23亿元,比上年增长0.8%。其中税收收入234.67亿元,增长6.3%;税收总收入合计739.49亿元,增长6.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37.89亿元,下降3.8%。其中教育支出70.35亿元,增长5.7%;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类支出25.74亿元,增长7.7%;社会保障和就业类支出33.68亿元,增长32.2%;民生类支出273.7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的62.5%。货币信贷增长速度较快,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5930.49亿元,增长9.5%。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4036.39亿元,比上年增长8.1%。住户贷款2192.11亿元,增长12.4%;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1794.97亿元,增长2.9%。年末全市各类保险公司62家,商业保险全年保费收入191.7亿元,下降1.9%。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51.29亿元,增长9%;寿险保费收入140.41亿元,下降5.3%。商业保险各项赔款及给付52.81亿元,增长9.4%。其中,财产险赔款及给付26.63亿元,增长15.1%;寿险赔款及给付26.19亿元,增长4.1%。年末全市有证券营业部56家,期货营业部1家。全年证券交易额9477.82亿元,下降14.8%;其中,股票基金成交额5916.85亿元,下降20.5%;期货成交额717.25亿元,下降57.8%。
【交通运输与邮电业发展】 2018年,中山市交通运输、仓储与邮政业增加值79.09亿元,比上年下降1.7%。全市机动车拥有量140.85万辆,增长9.7%。汽车拥有量110.12万辆,增长13.6%,其中个人汽车101.31万辆,增长13.6%。全年货物周转量139.98亿吨千米,比上年下降11.3%;旅客周转量23.04亿人公里,下降4.2%;港口货物吞吐量11965万吨,增长48.7%。全年邮政电信业务总量405.96亿元,增长92.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8年,中山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开展“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各项工作,“去降补”取得阶段性成效。淘汰印染行业落后产能7980万米,向粤东西北地区梯度转移项目52个。稳步化解房地产库存,组建房屋租赁信息监管服务平台,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四家地方法人银行机构、小额贷款公司及融资担保机构等金融机构杠杆率达标,市属国有企业总体负债率控制在合理水平。通过落实各项惠企减税政策、加大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力度、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等系列措施,全年为企业减负141.8亿元。编制实施2018年补短板重大项目投资计划,推进16类138项补短板重大项目建设,完成投资额253.8亿元。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