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6》 【成文日期】2015-12-31 【点击率】682次 | |||
【依法治市】 2015年,中山市成为全省首批获得地方法权的地级市,建立地方性法规立项立法论证评仿等工作制度。中山市依法治市办公室(简称“市依法治市办”)对中山市镇区法治建设工作考核指标进行修订完善,推进各项法治工作落实。推进“按法治框架化解基层矛盾试点市”工作,每季度跟踪落实39项依法化解矛盾具体工作。4月28日,全省按法治框架解决基层矛盾试点工作现场会在中山市召开。举办镇区法治办主任培训班、发放法律程序指引,指导镇区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基层纠纷,引导涉诉涉法信访案件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对拆迁安置、农村股权纠纷、外嫁女纠纷等多发矛盾进行调查摸底、重点督办,化解一批矛盾突出案件。3月,由市依法治市办拟写的记录中山法治建设经验的《法治中山建设调研报告》首次被录入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地方法治蓝皮书》,从发挥人大主导作用,力推依法行政、依法社会管理、推进公开司法、加强法治文化建设5个方面,全面总结中山法治建设的实践、探索和经验,为其他城市的法治社会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10月,中山市通过《法治广东建设五年规划》的评估验收。 2015年4月,市依法治市办开展中山市地方立法课题专题调研。通过发放调查问卷5000多份、召开多个座谈会,广泛听取各部门、各镇区和各阶层群众的意见。调查结果显示,50%的受访公众认为中山市获得地方立法权后应该对环境保护的事项制定第一部地方性法规,主要是污水处理、环境与生态保护规划和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等方面。5—6月,对中山市高压线改造、高速公路拆迁安置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情况进行调研,分别召开市有关职能部门和部分镇区参加的调研座谈会,并到个别镇的拆迁安置现场了解情况。6月,由市依法治市办牵头,与市法制局、司法局、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共同组成调研组,通过召开分片镇区座谈会,走访部分镇区,对中山市镇区法治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进行专题调研。7—11月,市依法治市办以全市初二年级中学生为主要对象,举办第六届“中学生法律知识竞赛”活动,全市93所学校3万多名学生参加法律知识的学习竞赛活动,引导中学生形成学法、懂法、守法习惯,打造法治进校园品牌。12月,以“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山”为主题组织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周”系列活动,包括举办全市60多个职能部门参与的大型 “12·4”法制宣传日主题活动、法治电影宣传周活动等。9月,印刷出版《善治中山 和美家园——中山市争创法治广东建设示范市工作实践与成效》,展示和反映中山市在争创法治广东建设示范市工作中取得的成果。 (袁正林) 【全面从严治党】 2015年,中山市各级组织部门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坚持领导干部带头,通过抓好党课、开展专题学习研讨、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等形式,抓好整改落实和立规执纪。树立以中山市模范共产党员温武坑为代表的践行“三严三实”先进典型。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科学编制全市各类培训计划,培训各级领导干部4500人次,完成中组部、省委组织部调训40人次。贯彻《干部任用条例》规范市管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从严开展选人用人核查整治,扎实开展个人有关事项和干部档案信息“两核查”,取消部分干部考察对象资格。制定调整不胜任现职和不适宜担任现职领导干部的意见,对部分领导干部进行组织调整。加强干部日常管理监督,坚持开展日常监督预警告诫,对41名处级及以下干部发出函询、诫勉通知。组织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按规定开展随机核查。开展干部档案专项审核,完成市管干部档案初审、复审和复核工作。执行离任检查制度,对8名离任的党组织书记进行离任检查。修订完善考核评价体系,首次将法治建设作为独立指标组进行考核,加大创新驱动发展考核权重,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 【加强基层治理】 2015年,中共中山市委成立市委基层治理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薛晓峰担任组长,8名市领导担任副组长,25个成员单位共同推进基层治理。制定《全市基层治理工作方案》,明确以存在问题为导向,以群众需求为靶心,加大力度化解基层社会矛盾、推进农村土地突出问题“三项治理”(指治理拖欠被征地农民征地补偿费,征地留用地历史遗留问题,农村土地乱占、乱卖、乱租的“三乱”问题),解决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落实问题、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抓好农村“三资”(指资产、资源、资金)管理、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统筹打造农村公共服务平台、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进秀美村庄建设。全市解决拖欠征地补偿款323.1万元,落实征地留用地1002亩,查处整改土地“三乱”119宗,落实征地社保滞留资金分配额1.2亿元。全年整顿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30个,投入资金7700万元,开展帮扶项目150个,增加村集体收入2700万元。推动全市389名镇区领导干部入户走访群众31.5万户、两新组织及驻村单位4万家,解决群众实际问题4万个。开展市镇村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全市有14人获评全省优秀党组织书记。加大基层保障力度,市镇两级财政投入基层党建经费1.2亿元。 (张演强) 【行政复议】 2015年,中山市行政复议工作坚持“法治政府,复议为民”的工作理念,创新行政复议委员会管理机制,探索增强行政复议的依法行政指导功能,建立行政复议典型案例指导制度。探索清一色非常任委员审查模式以及探索书面征求案件审查意见模式,增加非常任委员的参与度,保证案件审查的中立性。推进行政复议镇区受理点工作,加强对受理点工作人员的管理与培训。全年全市行政复议案件总数(含新收与旧存)835宗,比上年增长20.8%;审结案件704宗,增长49.3%;直接纠错案件数17宗,增长240%;整体纠错案件157宗,整体纠错率22.3%。19.9%的行政复议案件通过调解和解方式结案。 (陈恩伟)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