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高小兵 【文章来源】中山日报 【成文日期】2007-03-11 【点击率】2311次 | |||
今年的 世界上最早的植树节 绿色森林是人类保持生命活力的重要保障。为激发人们对绿色的珍爱,唤起造林爱林的热情,促进国土绿化,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一些国家通过立法的方式设立“植树节”。据联合国统计,目前世界上已有50多个国家设立了植树节,而近代最早设立植树节的是美国的内布拉斯加州。美国的内布拉斯加州以前树木稀少,土地干旱,风沙肆虐。为改善该州恶劣的自然环境,莫顿先生在 孙中山倡议设“植树节” 在我国,据说早在西周时期,就有“没有种过树的人,死了不能用棺材”的规定。而为“植树”设一个节日,始于民国时期。早在1893年,孙中山先生在自己起草的《上李鸿章书》中提出,中国要富强,须“急兴农学,讲究树艺”。十分重视林业建设的孙中山先生,在任临时大总统的国民政府成立不久的1912年5月,设立了农林部,下设山林司,主管全国林业行政事务,1914年11月,颁布了我国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1915年,在孙中山的倡议下,由农商部总长周自齐提出,以每年的清明节为植树节,指定地点,选择树种,各级政府、机关、学校等均组织举行植树节典礼并进行种树活动。同年7月21日,国民政府正式批准此提案,明确规定将每年的清明节定为“植树节”。1924年,他在广州演讲《三民主义》时反复强调:“我们研究到防止水灾和旱灾的根本方法都是要造林植树,要造全国大规模的森林。”此后,在他的许多著作和讲演中,反复强调毁林的危害性和植树造林的重要性。 ![]() 中山民国时期“植树节”档案 据粗略统计,中山市档案馆所藏民国时期中山县政府档案中,涉及植树节的档案超过90件,成文单位既有党务、政务机关,也有学校、团体,如:
“中山县第二区区事委员会” “中山县政府” “中山县商会” “私立总理故乡纪念中学” 这些档案从一定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至少在组织上对植树造林运动有一定程度的重视。 ![]() 1932年由美国发行的世界首枚植树节邮票 新中国“植树节”始于1979年 新中国成立后,1979年2月,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森林法》,并将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