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明建设
【作者】中山年鉴编撰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4》 【成文日期】2013-12-31 【点击率】1618次

【精神文明建设概况】 2013年,中山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任务,以全民修身行动为依托,以率先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和美中山为共同目标,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治理、学习雷锋、学习宣传道德模范、“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我们的节日”“我爱中山”“慈善文化周”“邻里文化节”“车让人”等主题活动,加强“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宣传,推进文明餐桌行动,加强志愿服务事业建设,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发展。

 

【文明城市建设】 2013年,中山市的文明城市建设工作坚持全民共建共享。实行多个镇区部门联动办公,加强市政道路停车的执法管理、集贸市场经营及周边秩序综合治理,组建公共文明引导员队伍,推进三轮车、电动车综合治理,提高城市净化、美化、亮化程度,将“文明牌”打造成“民生牌”“民心牌”。加强“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宣传,全年分别在市属报纸刊登40多版次,电台主要频道播出1300多条次,电视台各频道播出3200多条次,营造良好氛围。组织召开创建文明平安社区现场会,启动文明平安社区建设,有社区(村)210多个、住宅小区近600个参与。通过主流媒体宣传、入户发放“文明城市小知识”等方式,让广大市民了解创文、支持创文、参与创文。12月,中山市以90.87分、全国地级文明城市排名第16名的成绩通过中央文明办组织的全国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

 

【公民思想道德建设】 2013年,中山市开展道德模范暨身边好人基层巡讲(巡演)活动,由罗东、杨霞、廖明庆等15名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组成的中山市道德模范暨身边好人基层巡讲报告团、中山广播电视台和火炬开发区艺术团组成的巡演报告团,到社区、机关、企业、学校、村镇、军营等基层单位举办巡讲活动16场和巡演活动9场,观众人数1.6万人。承办“道德力量托举中国梦”——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全国道德模范赵广军、孟佩杰、李国武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刘清伟、赵喜昌5位道德模范与中山身边好人,到全市社区、学校、企业开展道德交流活动,6000多人参加学习。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全年评选“中山好人”47名,其中余永兵、李丹、杨祝新、李燕珍、冯铨祥、刘美英荣登“中国好人榜”,麦容欢、余永兵、刘卫家、刘美英、李葵心荣登“广东好人榜”。举办“积善之家”评选活动,有33个家庭获中山市2012年度“积善之家”称号。

 

【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 2013年,市文明办联合公安交警支队等有关部门开展“齐修身·行文明”活动,倡导机动车斑马线前主动礼让行人,共表彰文明驾驶员4批60多名。举办中山“车让人”主题座谈会,发出《中山市文明出行倡议书》,共同营造文明出行环境。启动以“邻里和睦一家亲”为主题的邻里文化节,发出《“邻里和睦一家亲”倡议书》,开展邻里“助”、邻里“和”、邻里“乐”系列主题活动,倡导“以德为邻,守望相助”的亲情邻里关系。开展“公共文明践行月”活动,从文明交通行动、文明餐桌行动、文明旅游行动、网络文明行动4个方面引导市民规范言行举止。协调外事侨务部门开展“海外安全文明行”活动,建立手机短信发送平台,定期向3万名持因私护照的中山市民发送文明提示信息。联合中山市消费者委员会评选2012年度“诚信经营示范单位”43家,评选表彰文明镇区18个、文明社区(村)147个、文明单位503个。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2013年,全市中小学校开展“公民意识教育年”活动,推动公民意识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深化“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系列活动,举行中山市少先队纪念“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50周年主题会。开展“童心向党”、经典诵读、网上签名寄语、自办“节日小报”等活动,召开中小学深化校园修身行动现场会,评选出421位“中山市美德少年”。举办“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征文、演讲、书信文化等九大系列活动及“共筑中国梦”宣讲主题活动,引导学生把个人梦想与国家梦、民族梦相结合。开展“阳光伙伴”志愿行动、周末幸福课堂、流动儿童安全教育课堂等活动;组织全市700多所中小学校、幼儿园的新生家长开展“中山父母修身学堂”活动,举办家教公益讲座3000多场;组织2万名农村及外来人口家长免费参加16个课时的电脑学习。4月,中山市被确定为全国农村流动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示范市;6月,中山市被确立为全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试点市。全市共有积分入学的流动儿童8721名,有“亲亲家园”儿童友好示范社区91个,新建儿童校外活动场所273个,结对帮扶困境儿童3500多名。全市有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的乡村学校少年宫9所,其中年内新增2所;有自建乡村学校少年宫83所,其中年内新建32所。举行中山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志愿者队伍培训班,开展“扫黄打非”(“扫黄”指清理黄色书刊、黄色音像制品及歌舞娱乐场所、服务行业的色情服务,“打非”是指打击非法出版物)、校园周边环境整治、黑网吧治理、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等行动,为未成年人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群众性文化活动】 2013年,中山市举办第六届“爱国歌曲大家唱”合唱节,有48个合唱团队3600多人参加。中山合唱节被省文化厅评为广东省特色文化品牌。举办第五届中山书展、第十一届“阅读·知书识礼”读书月,开展全市性大型活动10多项,包括系列名家大讲堂、“中国梦·中山梦·我的梦”征文、“中国梦·香山情”诗歌朗诵等活动,全市各镇区开展读书活动共160多项。举办“大家演大家睇”2013中山市粤剧文化周活动,设有名家表演、粤剧艺术交流、粤剧文化展览、粤剧知识讲座、粤剧场景体验、粤剧主题图书阅读推广等七大系列活动。举行“为中国梦起舞”2013中山市镇区广场排舞汇演,全市24个镇区共700多人参加。

 

【全民修身活动】 2013年,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文明办在中山市召开现场交流会,向全省推广中山市“全民修身行动”经验。全市累计设立修身学堂(道德讲堂)1082间,年内开展活动7000多场次,群众参与达100万人次。组织编印《修身导读》《修身剪影》《修身楷模》《修身故事》《修身格言》《文明中山》系列修身读物。设立全民修身展示厅,参观人数10多万人次。评选中山市2013年度优秀修身学堂15间,中山市2013年度特色修身项目36项。成立市全民修身行动研究中心,不定期邀请国际、国内相关专家参与研究。开展“全民修身活动日”系列活动,全市各单位和镇区共开展70多项修身活动。全民修身行动荣获第二届“广东社会治理创新奖”。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焦点访谈》和《人民日报》《光明时报》等多家中央媒体重点报道中山市的全民修身行动。

 

【社会志愿服务】 2013年,全市以“三关爱”(指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为主题,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搭建各类志愿者协会25个、总队60个、服务站350个、关爱阵地500个,吸纳志愿者16万人,共向社会提供366.36万小时志愿服务。协调市体育馆划出约500平方米场地用于筹建中山市志愿服务展示中心。组建网络文明志愿者服务队、水上搜救志愿者服务总队、家庭教育志愿者服务队、民情志愿者服务总队等志愿服务队伍。全市共9个镇区成立统筹辖区工作的志愿者协会,其余镇区均已成立青年志愿者协会。青年志愿者开展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活动4363场次;巾帼志愿者打造“爱心父母”“阳光伙伴同成长”等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启动新一轮爱心父母牵手困境儿童志愿行动,共筹集帮扶资金181万元;廉洁家园志愿者开展“校园育廉”“模拟法庭”等志愿服务;市直机关党员志愿者开展困难家庭结对帮扶,开展“车载文明·一路随行”公共文明践行活动;城管志愿者组织近5000人次开展文明劝导、清洁卫生等志愿服务活动35次;网络文明志愿者探索网传正能量;体育志愿者深入社区指导群众开展广场健康舞和广播体操等文体活动;文化志愿者向基层送各种文艺演出。各镇区开展孝老爱亲、敬老助老、义务植树、送法下乡、个案跟进、义卖筹款、疾病救治等系列志愿服务。

(阮英哨)

上一篇: 生态文明建设 【关闭窗口】 下一篇: 基本市情(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