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山地情 > 中山故事
洋务运动先驱者 早期民族资本家代表
【作者】冯荣球 陈绪波 【文章来源】中山市档案局(馆) 【成文日期】2005-01-01 【点击率】2025次

徐润(1838-1911),又名以璋,字润立,号雨之,别号愚斋,香山北岭村(今属珠海市)人。14岁时由其叔父徐荣村带往上海,到英商“宝顺洋行”当学徒。由于他天资聪慧,生性乖巧,勤劳刻苦,办事练达,很快由学徒、帮理帐务、主帐,升至副买办、总买办。
  徐润有些积蓄后,一面继续为宝顺洋行工作,一面与他人合资或独资经营丝、茶、棉和钱庄。1868年,宝顺洋行停歇,时年30岁的徐润结束了买办生涯,自立宝源祥茶栈,并很快成为上海最大的经营出口茶叶的茶栈,奠定了他在当时中国茶业出口中的重要地位。
  19世纪70年代,各国列强竞相在上海开设租界,国内地主、官僚也纷纷来沪开办工商业。徐润看准时机,先后购地3000亩,建筑楼宇、洋房、街面馆房等,成为风云一时的著名地产商。
  1872年,李鸿章令朱其昂筹办轮船招商局,次年春集股开业,当时仅有轮船4艘,码头一处,资本不足20万两,打不开局面,遂于同年委派唐廷框任总办,徐润、盛宣怀任会办,改组招商局,短期内将资本扩至100万两,其中徐润一人投资24万两。至1883年,招股增达200万两,徐润占48万两。随着招商局业务扩大,美国旗昌轮船公司地盘不断缩小,经营亏损,徐润一手筹划以220万两收购美国旗昌轮船公司全部家产,包括长江各埠码头,上海、天津、宁波各处码头、栈房及所有轮船,使招商局由开办时的4艘船增至26艘,码头、栈房遍及长江沿岸和沿海各口岸21处,轮船吨位猛增至400万吨,占进出口中外船只吨位总数的36.7%,从而奠定了中国船运事业的基础。
  其间,徐润为保障中国职工的权益,开办了中国人自己的第一家保险公司——仁和水险公司,自办中国第一家机器印刷厂——同文书局,引进外国先进印刷设备和技术,促进了中国印刷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1872年,徐润先后保举我国首批120名学生赴美留学,其中119人学成回国,均担任要职,有近代科学家詹天佑、清代爱国将领邓世昌、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唐绍仪等。
  徐润著有《徐愚斋自叙年谱》及《上海杂记》。

上一篇: 香山籍人创办的四大公司 【关闭窗口】 下一篇: 追寻前尘“永乐”旧事 透视近代民生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