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翠亨孙氏与左埗孙氏都是涌口村孙礼赞的后裔,且两地相距不过十公里,故两地孙氏一直保持着往来关系。1895年10月孙中山领导的第一次广州起义失败后,左埗“文”字派的孙姓男丁不得不外逃以躲避风声。而当孙中山在外洋倡导革命之际,左埗旅居海外的一些宗亲便经常慷慨解囊,资助孙中山以成反清革命大业。1911年10月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满清政府,孙中山于1912年1月1日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从此揭开了中国历史上民主共和制的序幕。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孙中山不得不将临时大总统的权柄交给了在清政府中担任要职的袁世凯,而高举民生主义旗帜以致力于民富国强的实业建设,他于是到各地考察,以制订经济发展规划。1912年5月27日午前,孙中山终于回到他阔别了十六年的故乡翠亨村,并在次日与兄长孙眉及家眷专程前往左埗村拜会宗亲,这在当时是人所共知的乡间盛事,可惜,由于当时无人加以记述,所以这一历史情节到今天已经鲜为人知了。为了孙中山研究的需要,也为了存史的目的,笔者曾广泛搜集有关史料和知情老人的忆述,遂将孙中山与亲人的左埗之行加以钩沉,以飨读者。
一
1912年5月28日下午1点钟左右,孙中山一行30多人在南蓢吃过午饭,与南蓢亲友乡绅谢别之后,就乘着轿子从南蓢墟安定村通往左埗的小路进发。此时,左埗乡亲派出的消息员赶紧骑上快马回村报信,通知左埗乡亲出村迎接。
当孙中山一行行至半路时,就听到了有节奏的锣鼓声和噼啪作响的鞭炮声。再往前走,就见左埗西南沙岗仔一带人头涌涌,挤满了前来迎接的乡里乡亲,人群后面还立了一座装饰华丽的欢迎牌楼。等到邻近沙岗仔时,孙中山即令轿夫停轿,并赶紧从轿子中走出来,左手挥着通帽,边向乡亲们致意,边快步走上前。胸前挂有“欢迎员”标条的左埗乡亲代表早已按捺不住,大步流星地迎向孙中山,与孙中山打招呼、握手、亲切交谈,并陪同孙中山向村中慢慢行去。
穿过热情欢迎群众,孙中山一行从左埗东仁里欧姓闸门进入村子,然后沿正街东行,路过孙氏祠堂背后时,孙中山一行并未沿胡同南行入祠堂,而是继续东行至中兴里,然后才南行折西。
此时,中兴里闸门一带,早已人山人海,孙中山遂登上闸门附近的一块大石,向欢迎群众挥手致意,然后步入闸门西行200米,径直来到了孙氏大宗祠——“乐兴堂”前。
此时的乐兴堂,早已张灯结彩,人们忙碌地准备着饭菜,个个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堂前的石廊柱上贴有一副崭新的红纸欢迎对联,上联为:自别离以迳壮岁品学兼优萍寄外邦国人早盼除帝制;下联为: 驱鞑虏而进文明功名卓著锦旋故址我辈焉得不欢迎。乐兴堂两侧的书房与厢房也早已收拾得停停当当,里面放置了50多套床铺与蚊帐,预备给孙中山、孙眉夫妇及随同亲友和孙中山的卫士们过夜用。
见孙中山一行来到堂前,宗亲纷纷上前与孙中山握手问候。早已准备好的狮舞乐队也大显身手,尽情地表演起来,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也不时地汇集在锣鼓声中,使迎接活动达到了高潮。
过了一会儿,孙中山与宗亲一起步入殿堂,他叫随从把带来的大花篮放在左埗祖先牌位前,然后对着伯祖孙乐千的画像行了三鞠躬礼。之后,左埗宗亲请孙中山入席就餐,孙中山因为刚刚吃过午饭,实在吃不下,故没有入席,而是与早年相熟的宗亲们坐在石凳上,边叙旧边等待孙眉一行的到来。
二
大约过了一个钟头,孙眉夫妇、卢慕贞及其女儿一行也在左埗乡亲的陪同下来到了乐兴堂,跟随孙眉的人还抬来了一只烧猪。孙眉叫人将烧猪放在祠堂正中的供台上,又点燃了香烛,然后,就与夫人谭氏及卢慕贞母女等一同向着宗亲牌位行跪拜大礼。之后,孙眉又拿出长达三丈六尺的五色鞭炮(象征五族共和),叫人挂在堂前平地的立杆上燃放。
鞭炮响过之后,左埗族长孙文庄等人已把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时像挂在殿堂正中,孙中山的随从摄影师也在堂前架好了照相机,准备为孙中山、孙眉与宗亲摄影留念。由于宗亲太多,难以一起拍摄,于是就分为三批:第一批是孙中山与左埗宗亲男女合影。孙中山坐前排正中,其左依次为孙中山的女儿孙婉、孙文庄(左埗族长,后孙中山委任其为盐务处长,未就任)、孙姚芳、孙潮芳、孙钰芳,其右依次为秘书宋蔼龄、孙锦芳(唐山铁路南厂总经理)、孙文端、孙明芳、孙文发、孙俊端。站在第二排至第五排的宗亲有孙玉仙(女)、孙金妹(女)、孙兆环(女)、孙玉环(女)等,共计四五十人。
第二批是孙眉与左埗男性宗亲合影。孙眉坐前排正中,其左、右坐有孙锦芳、孙文庄、孙文发、孙文端、孙文讠永、孙文钦、孙信锦等宗亲,站在其后第二排至第五排的宗亲有孙玉芳、孙潮芳、孙桥芳、孙桂祥、孙浩芳、孙文坚、孙俊端、孙文略、孙桂芳等,共计四五十人,另外,参加此批合影者尚有孙眉的管家杨锡初,站在最后一排正中(打领带者)。
第三批是孙眉夫人谭氏、中山夫人卢氏与左埗女性宗亲合影。孙眉夫人谭氏坐前排正中,其左依次为:中山夫人卢慕贞、孙锦芳妻王氏、孙发源妻陈氏、孙信谦、孙妙荷,其右为中山长女孙女延、孙义芳妻杨氏、孙文锡妻程氏等,站在其后第二至第五排的宗亲有孙金汝、孙兆容、孙玉仙、孙金妹、孙玉环、孙容何、孙翠平、孙容成、孙容笑、孙发祥妻程氏、孙兆环、孙桥芳妻、孙文讠永妻、孙文贤妻李氏、孙文爽妻梁氏、孙俊端妻黎氏、孙玉堂之母亲、孙文基妻郑氏等,共计三十七人。
分批合影之后,在孙文庄的主持下,大家就在祠堂里的台凳上落座,继续茶话。
茶话大约又进行了一个钟头,由于孙中山等人第二天要赶往广州,需回翠亨收拾行囊,所以便起身告辞。左埗宗亲本来是希望孙中山在左埗过夜的,但知孙中山的工作比较繁忙,也就不再挽留。当时,孙眉夫妇、卢慕贞等人原本也要跟孙中山一起走的,但左埗宗亲说什么也要他们吃过晚饭再走。孙眉夫妇及卢慕贞等因为盛情难却,加上亲人团聚,有说不完的心里话,所以也就不再坚持了。同部分宗亲告别之后,孙中山等人在护卫的陪同下,与孙文庄等送行的宗亲一起出了乐兴堂,之后,孙中山等人沿着来时的路行走,行到中兴里闸门时,孙中山示意人们向南行,于是,孙中山沿小道径直来到了300米开外的企石一带停了下来。原来,此处有古井一口,相传系由左埗孙族始祖孙乐千的夫人所开。
孙中山来到井边后,先是看了看仅有一米多深的井水,然后沿着水井走了一圈,就和众人一起离开水井,经中兴里闸门入村,沿着来路穿过村子,边走还边向围观的人挥手告别。等到出了沙岗仔欢迎牌楼时,孙中山等人才坐进轿子,一路回到了翠亨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