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镇灯饰特色小镇建设(2016)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7》 【成文日期】2016-12-31 【点击率】173次

 

    古镇镇位于中山、江门、佛山市(顺德区)三市的交汇处,毗邻港澳。全镇总面积47.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5万人。近年来,古镇镇坚持“产城人文”融合发展理念,实施灯饰特色产业核心、文化底蕴核心、全域特色旅游发展核心、特色社会服务管理四大核心战略核心,聚集高端要素,突破行政区域空间,打造以古镇镇为核心三市十一镇区的千亿灯饰产业集群,并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优化城镇大环境,突显“产城人文”内涵,提升城镇品位,建设“特而强、活而新、优而美、精而细”的灯饰特色小镇。2016年10月,古镇镇入围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是广东省入围的6个特色小镇之一,也是中山唯一入选的镇区。
 
    一、突出全球灯饰源产地,灯饰产业“特而强”优势明显
    拥有服务全球60亿人的特色灯饰产业。古镇镇虽为南方小镇,但产业富有特色且底蕴深厚,灯饰及相关配套企业占全镇制造业80%以上,全镇共有灯饰企业2.4万家,拥有全球最大的灯饰产业集群,“古镇灯饰”销量占国内灯饰市场70%以上份额,产品出口到超13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全球性的产业商贸平台,利和广场、星光联盟、华艺广场等典型代表的大型商贸综合体共300万平方米,每年到古镇镇的采购商超100万人次。古镇镇作为灯饰源产地,拥有全球最具活力的灯饰创新体系,品牌效应和创新设计引领全国灯饰行业发展,设有国家灯具检测实验室、中山大学(古镇)半导体照明技术研究中心、古镇国际灯饰照明创新设计中心、国际创客中心等30多个公共服务实体,为珠三角周边地区超5000家灯饰企业提供全产业链的创新服务。
拥有两大高含金量的灯饰特色产业名片。注重原创设计保护,率先建立全国首个镇级的中国中山(灯饰)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搭建专利快速授权、快速维权两大快速通道,实现灯饰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时间从1年缩短到7个工作日内授权,获得电子证书,成功打造知识产权保护的“古镇模式”。2016年全镇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9194件和7498件,比上年增长39.6%和10.3%,连续5年位列中山市第一位,并力争2018年突破1万件,成为“万件专利强镇”。深化会展经济,打造中国·古镇国际灯饰博览会烫金名片。1999-2016年,举办19届古镇灯博会,创新“一年两展,展店联动”模式,展览总面积达150万平方米,平均每届展会吸引国内外客商约6万人参会,成为亚太地区最大灯饰专业展会。每年春秋两展分别有超90个和110个国家或地区采购商到会。灯博会每年收益超3000万元,是中山展会经济效益较高的典型代表。
 
    二、突出优势文化产业,灯都文化“活而新”百花齐放
    秉承传统,传承发展民间文化。古镇镇民俗文化底蕴深厚,获评“广东省曲艺之乡”,拥有五人龙舟赛、曲艺文化周、云龙民俗文化节、慈善万人行等精品文化品牌。同时,古镇镇历来重视传承和保护传统历史文化遗产,通过挖掘、修缮、创新再现传统历史文化新价值,如魏家祠堂、苏家祠堂、曹步观音庙等。同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将现代灯饰技术与传统文化艺术相结合,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古镇“六坊云龙”升级为“夜光龙”。
中西融合,打造国际“灯光文化节”。古镇镇成功举办2届灯光文化节,将灯光科技与文化艺术充分融合,挖掘产业文化新内涵。国际灯光文化节始于2015年,为期7天,通过举办灯光文化节使产业文化与城市面貌相契合,灯光科技与文化艺术相融合,赋予灯都迷人灵气,焕发灯都时尚魅力。同时,灯光文化节与秋季灯博会同期举办,集展览、文化、旅游于一体,成为灯饰特色小镇的一大亮点。2016年,古镇第二届灯光文化节吸引190万人次参观,成为市场化、专业化和国际化的灯饰盛宴。
 
    三、突出全域特色旅游,生态城镇“优而美”践行绿色发展
    围绕商贸旅游,打造灯饰A级旅游区。以“买灯、赏灯”为主题,挖掘灯光科技与文化艺术相融合的旅游资源,培育一批旅游专线精品。以灯饰文化为核心,铸造高端灯饰展销平台(星光联盟、利和广场、华艺广场),如星光联盟,其单体建筑36万平方米,是全国唯一一个以“灯光表演”为主题的专业灯饰卖场。借助一系列高聚合的商业MALL(商场)优势,以灯饰旅游打造国家A级旅游景区,在全国独树一帜。同时依托会展经济(灯博会、灯光文化节)带动旅游消费,完善吃、住、行、游、购、娱等配套,做强“购物+休闲”旅游。
   围绕生态建设,打造绿色宜游灯都。2016年,古镇镇投资超3.2亿元,建成占地1120亩的灯都生态湿地公园,以灯饰为主题,集名木名树、园林山水、夜景灯光于一体,成为全市规模较大的具有海绵城市效应的生态公园,2017年计划在公园人工湖中建设音乐喷泉,开启生态灯光旅游先河。推动数个湿地公园和绿地系统建设,包括中心河滨湿地公园、横琴河畔公园、海洲城际中心中央湿地公园、龙鳞沙休闲农业园等,完善西江边森林长廊美化绿化。通过创建“花园式单位”和“花园式美居”,使古镇镇全域旅游向“旅游+灯饰+生态”多元融合转型。
 
    四、突出共建共享,社会善治“精而细”提升人民幸福感
    创建全民平台、技防平台、自治平台、基层平台、民生平台和协管平台6大平台。如自治平台以网格化服务管理方式,细分网格组建超600名网格员参与社会治安、人口计划生育、社会秩序等15大类管理服务工作,通过实践基层现代化治理,力争做到全民参与、和谐善治、造福全民。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设立镇综合信息中心,推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推进数字城管,新设或完善各片区综合执法站,依托城市综合管理以及数字化平台,加强对工业园区网格巡查。全面深化全民公益园服务,有效调动和整合社会资源,建立连接政府、企业、社会组织、新老灯都人“四位一体”的服务体系。
(古镇镇党政办)
上一篇: 推进家庭医生式服务 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2016) 【关闭窗口】 下一篇: 中山市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