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是推翻中国几千年封建帝制的辛亥革命100周年,全国各地组织举办各类大型纪念活动,缅怀一代伟人孙中山的历史功绩。中山作为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故乡,秉承其“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致力于文化名城建设,率先提出“孙中山文化”概念,致力打造包括“孙中山文化”工程在内的八大文化工程,通过纪念、研究、传承和资源开发利用服务经济社会建设和发展。借纪念辛亥革命百年之机,中山市挖掘本土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展声势浩大的纪念活动。
2010年,中共中山市委第十二届五次全会报告和中山市第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均明确部署开展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活动,市镇两级政府共投入1.3亿元进行与孙中山文化和辛亥革命有关的文化硬件建设,同时采用财政资金与社会资金相结合的形式,投入3000万元开展软项目建设及纪念活动。2011年,涉及民生福祉与中山未来发展和建设的100项纪念活动圆满举行,中山人以实际行动诠释孙中山的民生理念,建设幸福和美中山。
挖掘本土历史资源,打造孙中山文化名牌。2011年9月12日,市委市政府牵头主办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翠亨论坛暨全国书画巡展及李海鹰作品交响音乐会、中山市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重点项目集中开竣工庆典仪式暨首届孙中山文化节开幕式、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慰问中山侨乡文艺演出、发行《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纪念邮票、中央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海外和港澳台来宾中山参访活动、孙中山诞辰145周年纪念仪式、首届孙中山文化节闭幕式暨第二届“中山杯”华侨华人文学奖颁奖典礼8项重点活动。配合市委市政府举办的重点活动,全市各部门各镇区相继开展海外华人媒体看广东、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粤苏鄂(广东、江苏、湖北)三省集邮巡展、教育系统纪念辛亥百年大型文艺晚会、中山就读的台商子弟和中山纪念中学学生联谊会、“百年烟雨巷、伟人故里行”专题旅游项目、系列展览展会、系列旅游活动、系列文化项目、“粤迎国宝、善筑名城”圆明园四大兽首(虎、猪、猴、牛兽首铜像)及南北朝佛像展、“国际旅游文化节”海外杰出人士广东行、首届“逸仙奖”评选、第二届“华侨活动日”、中国翠亨文化艺术创作基地的海峡两岸艺术论坛及百位名家书画联展等社会性活动。中山市开展的纪念活动融合纪念、文化、旅游、经贸为一体,向全国乃至全球华侨华人展现孙中山文化的内涵及新时期中山人对孙中山精神的实践,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打造孙中山文化名牌。
继承和弘扬民生理念,打造惠民工程。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薛晓峰倡导:行动是最好的纪念,发展是最好的继承的理念。2011年,中山市开展的100项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活动中,90%以上涉及民生福祉,成为中山市重点推进建设的战略平台工程、文化品位工程、旅游提升工程、交通畅行工程、市容美化工程、城乡绿化工程、水体净化工程、教育提升工程、医疗提升工程和平安中山工程十大民生工程项目。包括启用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城市绿道、整治水环境、启动岐江夜游项目、中山三路隧道全线通车、启用旧中医院门诊部公交站、建设保障性住宅小区祈安苑二期、整治中心城区旧建筑立面、启动中心城区道路绿化升级工程、建设中山市固体废物综合处理中心、完成水体净化工程一期工程等系列民生工程,为市民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便利,让全民真正享受中山发展的成果。中山以仅有的1800平方公里土地,发展成为拥有国家级产业基地20个、省技术创新专业镇10个、省级以上的名牌名标和免检产品370个、年地区生产总值达2193.2亿元的活力之都,以发展、创新、包容、和谐的新中山人精神和实际行动继承和光大孙中山先生追求的民生理念。
(市方志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