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中山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文章来源】原载于“广东乡村集萃系列丛书”《广东乡村非遗》 【成文日期】2024-09-19 【点击率】1692次 | |||
风飓太无情,保全他错节盘根,游客也须留意赏; 阳春虽有脚,培养到攒葩叠颖,醉人休插满头归。 ——[清]何淡如《孝廉代梁斗南殿撰祭江联云》 图一 小榄菊花会(中山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供图) 小榄菊花会是中山市小榄镇的民间传统综合性花会,兴起于明代,主要流行于中山市小榄镇东区村,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2006年,小榄菊花会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复核补充)传承人为李尚仁和麦标池。 小榄镇位于珠江三角洲中部,是广东省中山市的重镇。小榄人善作盆菊,技艺精湛。历史上每逢菊花盛开时,各家族将各种菊艺摆设在一起评比高下,曰“菊试”,后发展为菊花会。会期数天至十数天不定,活动内容主要包括赏菊、赛菊、吟菊、画菊、尝菊、水上飘色、菊花戏等。 图二 菊海亭台楼阁(中山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供图) 宋末,中原战乱,民众南迁。时值南宋咸淳十年(甲戌)金秋,从南雄珠玑巷南来小榄的先民为当地遍野黄菊所吸引,便在此垦荒定居,俟后并将野菊移植于园圃中。同时又陆续将中原文化尤其是菊花文化带到小榄,因而成为独特的两地域菊花文化交融地,并成功举办小榄菊花会。明代,小榄艺菊之风己盛,菊花栽培过度到整形盆栽。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各大姓氏联合先后举办两次大型的菊花会。到清嘉庆甲戌(1814年)再次举办大型的菊花会。乡绅约定,为纪念先辈南宋咸淳甲戌定居之功,以后每逢甲戌年(相隔60年)举办一次菊花盛会。至1934年,共举行菊花大会3次。期间,每年或数年均有举办小型的菊花会。到1994年,各村又联合举办甲戌菊花大会。 菊花可以扎成各式各样的造型,如裱扎成扇面形、星形、三角形,或扎作出精致立体形制。1979年菊花会,小榄菊艺造型在省内开创了声、光、动组合的先河。其中代表性作品有大型电动菊花龙壁、菊花长龙和电动旋转菊花龙柱。2003年,小榄举办首届菊花文化艺术节,菊塔、菊亭、菊壁等大型造景均用菊花吊扎而成,一改以往造型主体采用装饰物料制作、主体四周铺砌菊花的砌扎方法,菊花扎作技术更上一层楼。 图三 小榄菊花会人潮(中山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供图) 村落链接: 东区村,位于中山市小榄镇东北部,距离小榄镇镇政府约0.5千米。始建于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因处小榄东面,故名东区村。村内有中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图四 跃龙桥(中山市小榄镇政府供图)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