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山地情 > 中山概况
基本市情
【作者】中山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24》 【成文日期】2025-02-24 【点击率】6071次

《2023年中山市情概览》(简册).pdf


【地理位置】 广东省中山市位于北纬22°11′~22°47′,东经113°09′~ 113°46′之间。地处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中部偏南的西江、北江下游出海口处,北接广州市南沙区和佛山市顺德区,西邻江门市区、新会区和珠海市斗门区,东南连珠海市,东隔珠江口伶仃洋与深圳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相望,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之一。陆域面积1780.99平方千米,海域面积159平方千米,大陆海岸线长50.69千米。市中心陆路北距广州市区86千米,东南至澳门特别行政区65千米,由中山港水路到香港特别行政区52海里。


【建置沿革】 中山,古称为香山,在古代为孤悬于珠江口外伶仃洋的岛屿,因“多神仙花卉,故曰香山”(宋朝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由古至今,香山从孤岛之镇,逐步发展为小县、大县、地级市。

香山岛 新石器时代(距今5000多年前),有土著古越族人在香山岛屿捕鱼打猎和半定居。春秋战国时期,香山岛为百越海屿之地。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属南海郡地。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属南海郡之番禺县地。东晋咸和六年(331年),属东官郡地。隋开皇十年(590年),东官郡改为宝安县,香山岛属宝安县地。

香山镇 唐至德二年(757年),宝安县更名为东莞县,香山属东莞县地;东莞县在香山岛上设置文顺乡,为地方行政单位,并在文顺乡的驻地濠潭(今珠海市山场)设置香山镇,为戍边军事单位(镇将品级与县令相等)。至北宋,整个文顺乡改称为香山镇。北宋元丰五年(1082年),建立香山寨,隶属东莞。

香山县 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香山改镇为县,隶属广州,沿至元、明、清三代。1912年,广东省撤销广州府,香山县直属广东省长公署管辖。

中山县 1925年4月15日,按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决议,经广州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府批准,香山县改名为中山县,以示纪念孙中山。1929年2月,国民政府确定中山县为全国模范县,实行模范县制(特别县),至1937年12月停止执行。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山县属佛山地区管辖。1950年3月,中山县隶属珠江专区,并成为广东省人民政府珠江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的驻地。1952年11月,珠江专区撤销,中山县隶属粤中行政区。1956年1月,中山县隶属佛山专区。

中山市 1983年1月19日,中共中山县委员会、中山县人民政府提出改县为市的建议。12月22日,国务院批准撤销中山县,设立中山市(县级)。1984年1月4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委托佛山市代管中山市。1988年1月7日,国务院批准中山市升格为地级市,列入全国大中城市行列的第47位,由广东省人民政府管辖。

(市地方志办公室)


【行政区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山行政区划经过增设区镇、撤区并乡、建立公社、政社分设、扩大市区和建镇等调整。2021年7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同意,中山市变更部分行政区划。撤销小榄镇、东升镇,设立新的小榄镇,以原小榄镇、东升镇的行政区域为新小榄镇的行政区域;撤销民众镇,设立民众街道,以原民众镇的行政区域为民众街道的管辖范围;撤销南朗镇,设立南朗街道,将中山港街道海滨社区的马安村划归南朗街道管辖,以原南朗镇的行政区域和马安村的范围为南朗街道管辖范围。火炬开发区与中山港街道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一体化运作。是年7月起,火炬开发区统筹民众街道的经济发展、工程建设和教育体育等事权;翠亨新区统筹南朗街道,负责南朗街道的经济发展、工程建设、应急管理等事权。变更后,中山市下辖23个镇(街道),其中街道8个[含石岐街道、东区街道、西区街道、南区街道、五桂山街道、中山港街道(火炬开发区)、民众街道、南朗街道]、镇15个(含黄圃镇、南头镇、东凤镇、阜沙镇、小榄镇、古镇镇、横栏镇、三角镇、港口镇、大涌镇、沙溪镇、三乡镇、板芙镇、神湾镇、坦洲镇),区域内含有1个国家级开发区(火炬开发区)和1个经济协作区[翠亨新区(南朗街道)],共辖社区137个和行政村150个。2022年9月,市政府批准南朗街道办事处新成立海湾社区和翠湖社区2个社区。2023年,中山市下辖镇(街道)23个,区域内含有1个国家级开发区(火炬开发区)和1个经济协作区(翠亨新区),共辖社区139个和行政村150个。

(市民政局)

2023年中山市各镇(街道)社区与行政村设置情况表

镇(街道)名称

社区

行政村

数量(个)

名称

数量(个)

名称

石岐

19

民族、迎阳、博爱、东明、湖滨、民权、凤鸣、太平、仙湖、民生、悦来南、莲新、桂园、宏基、莲员、康华、大信、莲兴、东港湾

0


西区

9

长洲、后山、西苑、烟洲、彩虹、广丰、沙朗、隆平、隆昌

0


东区

11

起湾、东裕、桃苑、竹苑、夏洋、花苑、桥岗、长江三溪、齐富湾、新鳌岭、远洋

0


南区

5

城南、良都(沙涌、恒美、竹秀园、渡头合并)、北溪(北台、树涌、福涌合并)、马岭、环城

0


火炬开发区

7

张家边、博凯、联富、六和、城东、海滨、中山港

0


阜沙

1

阜圩

8

牛角、上南、卫民、阜东、罗松、阜沙、大有、丰联

三角

1

中心

7

高平、东南、三角、结民、光明、沙栏、蟠龙

民众

3

民众、多宝、浪网

16

新伦、民平、新平、沙仔、锦标、义仓、裕安、新建、接源、沿江、群安、上网、浪网、新平四、东胜、三墩

南朗

5

南朗、横门、马安、翠湖、海湾

13

南朗、榄边、关塘、白企、翠亨、华照、崖口、龙穴、左步、冲口、濠涌、大车、泮沙

五桂山

1

五桂山

4

龙石、南桥、长命水、桂南

三乡

5

圩仔、前陇、南龙、西山、振华

12

平南、岗泉、塘敢、古鹤、新圩、茅湾、白石、桥头、大布、雍陌、乌石、平岚东

板芙

1

板芙

10

广福、禄围、金钟、里溪、深湾、白溪、湖洲、板芙、板尾、四联

神湾

1

神湾

5

宥南、神溪、海港、竹排、外沙

坦洲

9

坦洲村、合胜、安阜、同胜、十四村、七村、金斗、坦南、合安

7

群联、新合、裕洲、永一、永二、联一、新前进

古镇

1

古镇

12

海洲、古一、古二、古三、古四、六坊、七坊、冈东、冈南、曹一、曹二、曹三

小榄

23

新市、沙口、北区、联丰、盛丰、九洲基、永宁、东区、西区、竹源、埒西一、绩东一、绩西、绩东二、宝丰、东升、高沙、同茂、利生、裕民、同乐、兆龙、东城

6

胜龙、新胜、益隆、坦背、白鲤、太平

东凤

6

东兴、东海、伯公、民乐、小沥、凤仪

9

同安、安乐、和泰、穗成、东和平、吉昌、永益、东罟步、西罟步

南头

7

穗西、南城、北帝、 民安、滘心、将军、升平

0


港口

8

群乐、胜隆、群众、石特、 西街、民主、港口、新港

2

下南、中南

横栏

1

西冲

10

横西、宝裕、新丰、六沙、五沙、三沙、贴边、新茂、裕祥、横东

大涌

9

安堂、岚田、大涌、南文、青岗、兴涌、石井、全禄、起凤环

2

叠石、旗南

沙溪

2

汇源、溪角

15

濠涌、龙山、虎逊、中兴、沙溪、康乐、龙瑞、云汉、乐群、龙头环、圣狮、象角、港园、涌头、涌边

黄圃

4

三社、永平、新糖、文明

12

兆丰、吴栏、横档、马安、团范、大雁、鳌山、新地、大岑、石军、新沙、镇一

合计

139


150



【地质地貌】 中山市地质构造体系属于华南褶皱束的粤中凹陷,中山位于北段。地形以平原为主,地貌层状结构明显,地势中部高亢,四周平坦,平原地区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由低山与丘陵组成的主要山岭有五桂山山脉、竹嵩岭山脉,其中五桂山山脉为主要山脉,位于市境中南部,北面宽26千米,南面宽15千米,面积300平方千米,五桂山主峰海拔531米,为全市最高峰。地貌由大陆架隆起的低山、丘陵、台地和珠江口的冲积平原与海滩组成。

低山、丘陵、台地占全境面积的24%,一般海拔为10米~200米,土壤类型为赤红壤。平原和滩涂占全境面积的68%,一般海拔为-0.5米~1米,其中平原土壤类型为水稻土和基水地,滩涂广泛分布有滨海盐渍沼泽土及滨海沙土。河流面积占全境的8%,西江下游的西海水道、磨刀门水道自北向南流经市西部边界,由磨刀门出南海;北江下游的洪奇沥水道自西北向东南经过市东北边界由洪奇门出珠江口。水系分为平原河网和低山丘陵河网两个部分,平原地区河网受南海海洋潮汐的影响,具有典型的河口区特色。


【自然资源】 中山市的自然资源主要有太阳能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动物资源和植物资源5类。

太阳能资源 中山市历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为445155.4焦耳每平方厘米,是广东省内太阳辐射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之一。

水资源 中山市位于珠江口西岸,珠江八大出海口中的磨刀门、横门、洪奇沥出海口均经市境入海。市域范围内有外江13条,内河涌1041条,内河涌总长2016.35千米,河网密布,流域宽广。全市1041条河涌划分为15个流域,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千米的流域有6个,分别为岐江河流域、前山河流域、民三联围流域、小隐涌流域、五乡大南联围流域和南朗流域。2023年,中山市降水量为2209.1毫米(1991—2020年间年平均降水量为1927.9毫米)。

矿产资源 中山市的地质发展历史悠久,地壳变动频繁,但地层分布比较简单,富矿地层缺乏,矿产种类不多,金属矿产短缺,至2020年底,查明储量的矿产地有7个,查明矿产7种,主要开采矿种有建筑用花岗岩、矿泉水、地下热水。探明矿产有花岗岩石料、砂料、耐火黏土和矿泉水、地下热水。其中,石料主要是黑云母花岗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广泛分布于市内的低山、丘陵和台地,以五桂山和竹嵩岭储量最为丰富;地下热水含氟、氡,具有医疗价值,可用于温泉浴,主要分布在三乡、坦洲、南朗等地;矿泉水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兴起的矿产资源开发产业,属花岗岩裂隙水,为偏硅酸低矿化度天然矿泉水,主要分布于五桂山至神湾一带的山区;砂料以中粗粒石英砂为主,主要分布于市内东部龙穴、下沙一带沿海地区;耐火黏土主要分布于火炬开发区。

动物资源 中山市大中型兽类的主要活动场所分布于五桂山低山丘陵和白水林山高丘陵地区,全市有野生陆生脊椎动物298种,其中两栖类1目5科13种,爬行类2目10科40种,鸟类15目51科208种,兽类6目16科37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45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种,分别是白腹海雕、小灵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42种,分别是虎纹蛙、眼镜王蛇、蟒蛇、平胸龟、乌龟、三线闭壳龟、岩鹭、棉凫、鹗、黑翅鸢、黑鸢、蛇雕、凤头鹰、赤腹鹰、松雀鹰、灰脸鹰、普通鵟、白腹隼雕、红隼、燕隼、半蹼鹬、绿皇鸠、褐翅鸦鹃、小鸦鹃、斑头鸺鹠、短耳鸮、领角鸮、鹰鸮、雕鸮、白胸翡翠、栗喉蜂虎、仙八色鸫、鹩哥、白喉林鹟、棕腹大仙鹟、黑喉噪鹛、画眉、红嘴相思鸟、水獭、江獭、斑林狸、豹猫。平原地区以爬行类、两栖类、鸟类和鼠类为主;水生动物有鱼类、甲壳类。2023年1月,虎斑地鸫现身中山树木园;6月,中山国家森林公园发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小灵猫。至2023年底,中山树木园已记录到陆生野生脊椎动物20目64科146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Ⅱ级12种、广东省重点保护物种15种。

植物资源 植被代表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据2004—2005年中山市较全面的植物调查,全市有维管植物222科916属1751种,其中野生维管植物193科667属1225种,种类占广东省总数的六分之一。2018年,中山市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2023年,全市森林覆盖率为23.14%。市内唯一山区——五桂山有维管植物209科844属1539种,其中野生维管植物178科573属1003种,分别占全市维管植物科、属、种总量的94.1%、92.1%、87.9%,占全市野生维管植物科、属、种总量的92.2%、85.9%、81.9%;有已知最大的野生土沉香种群,五桂山人工栽植沉香400万株。因拥有优质的沉香资源和深厚的沉香文化底蕴,中山市于2011年被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评为“中国沉香之乡”。2023年2月,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驼峰藤在香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完成首批回归种植。

(市自然资源局)


【旅游资源】 中山市内主要旅游景点有孙中山故里旅游区、翠亨国家湿地公园、中山詹园、中国(大涌)红木文化博览城、左步村乡村旅游景区、中山温泉、卓旗山庄等。中山市土特产主要有中山五桂山沉香、神湾禾虫、神湾菠萝、中山杏仁饼、石岐乳鸽、中山脆肉鲩、小榄菊花肉、小榄荼薇酒、三乡濑粉、黄圃腊味、三角生鱼、中山安南龟、横门水蟹、坦洲珍珠番石榴、海洲鱼饼、五桂山红茶、小榄荼薇蛋卷等。2022年11月,南朗街道崖口村获农业农村部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2月,三乡镇雍陌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022年,南区街道、三乡镇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市新增孙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厨邦酱油文化博览馆、中山市博物馆、粤丰环保科普研学基地4个AAA级旅游景区。2022年,孙中山故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横栏“水乡花田农业观光游”、“改革开放 红色印记”之旅、南朗乡村休闲度假游、中山沙溪凉茶与黄圃腊味传统技艺体验之旅入选国家级、省级精品旅游线路。2023年3月,孙文西路旅游休闲街区入选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年内,推动左步村、桂南村以村为基础创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打造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2条、广东省乡村旅游精品线路5条,开发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线路6条。至2023年,全市累计培育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5个、广东省旅游风情小镇1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个、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8个、广东省乡村民宿示范镇1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中国休闲美丽乡村3个、中国传统村落7个、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9个、广东省乡村旅游优质项目1个、省级农业公园3个、市级农业公园9个、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22个、广东省乡村民宿示范点5个。

(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2023年中山市A级以上旅游景区情况表

质量等级

景区名称

地址

评定时间

AAAAA级

孙中山故里旅游区

南朗街道翠亨村

2016年

AAAA级

中山詹园

南区街道北台村

2007年

中国(大涌)红木文化博览城

大涌镇岐涌路

2017年

华艺广场

古镇镇中兴大道南1号

2018年

AAA级

咀香园工业旅游景区

火炬开发区沿江东二路13—15号

2012年

伊泰莲娜DIY地带

坦洲镇南坦路13号

2014年

卓旗山庄

大涌镇叠石村

2014年

仙踪龙园景区

五桂山街道和平村

2015年

中山市小榄菊城酒厂景区

小榄镇裕恒南路2号

2016年

星光联盟·全球品牌灯饰中心

古镇镇中兴大道68号

2016年

悦来亲子王国

南区街道永安一路9号

2017年

帆鲨海洋文化馆景区

小榄镇环镇北路小榄花卉市场

2019年

大信·新都汇古镇店

古镇镇新兴大道东161号

2019年

创益文化园

坦洲镇沙贝路33号第1卡

2019年

大盛陶艺

板芙镇顺景工业园

2019年

参宫野山参文化博物馆

火炬开发区东阳路创业园配餐中心三楼

2019年

中国灯都盆景园

古镇镇南方绿博园

2020年

泉林欢乐世界

三乡镇南龙村泉林街6号

2020年

荔景苑景区

西区街道彩虹大道165号之二

2021年

大尖山露营公园景区

五桂山街道龙石村百叶岭组

2021年

左步村乡村旅游景区

南朗街道左步村

2021年

罗三妹山“不走回头路”主题公园景区

三乡镇雍陌村

2021年

孙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景区

石岐街道孙文西路

2022年

厨邦酱油文化博览馆景区

火炬开发区厨邦路1号

2022年

中山市博物馆

石岐街道孙文中路197号

2022年

粤丰环保科普研学基地景区

神湾镇外沙村南部组团垃圾综合处理基地第一栋

2022年

桂南村乡村旅游景区

五桂山街道桂南村

2023年

曹边村乡村旅游景区

南区街道西环七路曹边村

2023年

AA级

灯都古镇灯文化博物馆

古镇镇中兴大道

2015年

龙泉博物馆

古镇镇岐江公路18号

2016年


【气候气象】 中山市地处低纬度地区,全境均在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充足,雨量充沛。历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755.0小时,年最多日照时数为2392.6小时(1955年),年最少日照时数为1448.2小时(1994年)。年平均气温为23.0℃,月平均气温1月最低,为14.6℃;月平均气温7月最高,为29℃,平均气温年较差为14.4℃,极端最高气温39.1℃(2005年7月19日),极端最低气温-1.3℃(1955年1月12日)。年平均降水量为1927.9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142.2天,最多达186天(1975年),最少为105天(2003年),极端年最大雨量2888.2毫米(2016年),极端年最少雨量1000.7毫米(1956年),降雨集中在每年4—9月,6月雨量最多。影响中山的灾害天气主要有台风、暴雨和强对流。

2023年,中山市年日照时数正常,2月日照时数显著偏多。年平均气温(23.8℃)偏高,高温天数长达19天;高温日数多,5月高温日数位列历史同期第三,年最高气温为38.3℃。阶段性强冷空气频次少,年最低气温为5.7℃。年平均风速为1.6米每秒,较常年年平均风速偏小0.2米每秒,东风和东南风出现的频率最高。年降水量2209.1毫米,属于正常,其中秋季降水量异常偏多,9月降水量607.7毫米,突破历史记录。年平均相对湿度略低于常年。暴雨日数较常年多,暴雨时空分布不均。汛期气温正常(前汛期气温正常,后汛期气温偏高);汛期降水正常(前汛期降水正常,后汛期降水偏多)。雾日偏少,霾日较上年减少。冬春阶段性干旱特征较明显。2023年影响中山市的主要气象灾害有暴雨、台风、强对流。影响较大的气象灾害事件有“3·25—3·26”暴雨、“6·6—6·10”季风低压强降水、“6·17”季风暴雨、“7·30”暴雨,台风“泰利”、超强台风“苏拉”、超强台风“海葵”、超强台风“小犬”,“4·19”强对流、“5·7”强对流、“6·1”强对流天气等。全年发生雷击事故16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9.35万元,无人员伤亡。台风“苏拉”及台风“海葵”残余环流带来的强降雨,造成全市经济损失3770万元,未收到人员伤亡报告。

(容宇璐)

2023年中山市全年气象要素实测值及与常年值对比表

项目

平均气温
(℃)

最高气温
(℃)

最低气温
(℃)

降水量
(毫米)

雨日
(天)

日照
(小时)

大型蒸发量
(毫米)

2023年实测值

23.8

38.3

5.7

2209.1

127

1650.6

1233.2

常年平均值或极值

23

39.1

-1.3

1927.9

142.2

1755

-

距平或距平百分率

0.8

-

-

14.6%

-15.2

-5.9%

-

 

注:常年平均值采用1991—2020年的平均值,极值采用1955—2023年的极值(下同),蒸发量从2016年改为大型蒸发量。


【大气环境】 城市空气质量 2023年,中山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2.89。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介于18~169之间,空气质量监测有效天数为365天,其中191天的环境空气质量为优,占52.3%;133天为良,占36.4%;35天为轻度污染,占9.6%;6天为中度污染,占1.6%。与上年相比,中山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增加19天。污染天中轻度污染天数减少11天,中度污染减少6天,重度污染减少2天。中山市环境空气含首要污染物的天数为176天(空气质量为优时,不报告首要污染物),以臭氧为首要污染物138天,占78.4%;以二氧化氮为首要污染物21天,占11.9%;以可吸入颗粒物为首要污染物9天,占5.1%;以细颗粒物为首要污染物8天,占4.5%;主要以臭氧为首要污染物。中山市二氧化硫日均值范围为2~8微克每立方米,年平均值为5微克每立方米;二氧化氮日均值范围为4~98微克每立方米,年平均值为21微克每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日均值范围为7~113微克每立方米,年平均值为35微克每立方米;细颗粒物日均值范围为4~69微克每立方米,年平均值为20微克每立方米;臭氧日最大8小时平均值范围为2~234微克每立方米,日最大8小时平均第90百分位数浓度值为163微克每立方米;一氧化碳日均值范围为0.3~1.0毫克每立方米,24小时平均第95百分位数浓度值为0.8毫克每立方米。与上年相比,中山市6项污染物的评价浓度为二降二升二持平。其中,臭氧日最大8小时平均第90百分位数浓度值下降11.4%,下降幅度位居全省排名第4位,降幅明显;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下降4.5%,全省排名比上年提升1位;可吸入颗粒物和细颗粒物年平均浓度均比上年增加1微克每立方米;一氧化碳24小时平均第95百分位数浓度和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持平。

城市降水质量 2023年,中山市2个降水监测采集点降水pH(酸碱度)范围在4.8~6.8之间,全年降水pH均值为5.8,高于5.6的酸雨界限,比上年下降0.2个pH单位。酸雨频率4.4%,比上年上升1.3个百分点。


【水环境】 饮用水源 2023年,中山市2个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全禄水厂、大丰水厂)每月水质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Ⅲ类水质标准,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长江水库(备用水源)每月水质均满足或优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Ⅲ类水质标准,营养状况处于贫营养级别。

河 流 2023年,中山市石岐河、鸡鸦水道、小榄水道、磨刀门水道、横门水道、中心河、东海水道、洪奇沥水道、黄沙沥水道、前山河、兰溪河、泮沙排洪渠、海洲水道等参加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评价。鸡鸦水道、小榄水道、磨刀门水道、横门水道、中心河、东海水道、洪奇沥水道、黄沙沥水道水质类别均为Ⅱ类,水质状况为优。前山河、兰溪河、泮沙排洪渠、海洲水道水质类别均为Ⅲ类,水质状况为良好。石岐河水质类别为Ⅴ类,水质状况为中度污染,主要污染物为氨氮及溶解氧。与上年相比各河道水质均无明显变化。

地下水 2023年,中山市全域地下水质量考核监测点位有3个,其中区域点位2个(GD-14-035及GD-14-037),饮用水源点位1个(GD-14-036)。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地下水质量标准》进行评价,中山市3个点位地下水水质均满足Ⅳ类标准,定类指标为pH。与上年相比,GD-14-035及GD-14-036点位地下水水质维持Ⅳ类,GD-14-037点位地下水水质由Ⅴ类转为Ⅳ类。

近岸海域 2023年,中山市近岸海域监测点位为GDN20001。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水水质标准》进行评价,中山市近岸海域监测点位GDN20001水质类别为劣四类,其主要污染项目为无机氮及pH,富营养化指数为20.3,水质富营养等级为重度富营养化。与上年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


【城市噪声环境】 区域环境噪声 2023年,中山市区域环境噪声(昼间)等效声级年均值为57.0分贝,达到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等级“三级”标准,对应评价等级为“一般”,超标率比上年下降13.7个百分点;区域环境噪声(夜间)等效声级年均值为49.5分贝,达到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等级“三级”标准,对应评价等级为“一般”,区域声环境水平有所改善,声环境质量总体向“好”的趋势发展。

道路交通噪声 道路交通噪声(昼间)等效声级平均值为67.9分贝,与上年持平,达到道路交通噪声强度等级“一级”标准,对应的评价为“好”;道路交通噪声(夜间)等效声级平均值为61.5分贝,达到道路交通噪声强度等级“三级”标准,对应的评价为“一般”。

功能区噪声 功能区噪声环境(昼间)达标率90.0%,比上年增加2.5个百分点;功能区噪声环境(夜间)达标率72.5%,下降5.0个百分点。

(袁泳欣)


【人口方言】 2023年,中山市常住人口445.82万人。有户籍人口215.31万人,户籍女性人口113.86万人。中山市方言种类多样,主要使用汉语方言,包括粤方言、闽方言及客家方言。粤方言使用人数最多,占总人口的84%,主要分布在北部冲积平原区和中部的石岐地区;其中石岐话主要分布在石岐、南区和南朗街道,沙田话(近顺德话)主要分布在南头镇、黄圃镇、东凤镇、小榄镇、阜沙镇、横栏镇、港口镇、民众街道、坦洲镇、板芙镇及西区街道的沙朗、南朗街道的横门等地,三角话(近东莞话)主要分布在三角镇和黄圃镇的个别村,古镇话(近新会话)主要分布在古镇镇。闽方言主要分布在沙溪镇、大涌镇、三乡镇及火炬开发区的张家边等地。客家方言主要分布在五桂山街道、神湾镇及坦洲镇的南部。

(市地方志办公室)


【民风民俗】 2004年,中共中山市委、市政府确定“博爱、创新、包容、和谐”为中山人精神。2016年,确定凤凰木为中山市市树。中山民间艺术丰富,其中有中山民歌、舞龙狮鹤凤、崖口飘色等。中山是民歌之乡,流行的民歌种类有咸水歌、高棠歌、大缯歌、客家山歌、鹤歌、姑妹歌、渔鼓、龙舟歌、小调儿歌等,其中以咸水歌和高棠歌最具特色,均有300多年历史,流行于坦洲镇等大沙田区。中山舞龙分为木龙、火龙、金龙、沙龙、草龙、游龙、板龙、云龙8个种类。至2023年底,中山咸水歌、小榄菊花会、沙溪凉茶、西区长洲醉龙、南朗崖口飘色、古镇六坊云龙舞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五桂山白口莲山歌、沙溪鹤舞、黄圃麒麟舞、黄圃飘色、沙溪四月八、咀香园杏仁饼传统制作工艺、黄圃腊味传统制作工艺、三角麒麟舞、石岐赛龙舟、小榄赛龙艇、东凤五人飞艇赛、南头五人飞艇赛、大涌红木家具雕刻艺术、黄圃赛龙舟习俗、小榄刺绣、沙溪三月三、南头灯酒习俗、古建筑陶塑瓦脊制作技艺、彩扎(中山起湾金龙)、石岐米酒酿造技艺共20项民间艺术形式被纳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鹤歌、东乡民歌、三角镇三人根艇赛等58项民间艺术形式被纳入中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988年起,中山每年都在农历正月初七(2001年后改为正月十五日)举办中山慈善万人行活动,为社会公益事业筹集善款,民间艺术也在此间展演,成为中山独特的新民俗。

(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2023年中山市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表

级别

项目名称

项目类别

所在地区

确认年份

国家级

中山咸水歌

传统音乐

中山市

2006年

小榄菊花会

民俗

小榄镇

2006年

沙溪凉茶

传统技艺

沙溪镇

2006年

醉龙舞

传统舞蹈

西区街道

2008年

崖口飘色

民俗

南朗街道

2008年

六坊云龙舞

传统舞蹈

古镇镇

2011年

省级

鹤舞

传统·舞蹈

沙溪镇

2007年

白口莲山歌

传统音乐

五桂山街道

2007年

黄圃麒麟舞

传统舞蹈

黄圃镇

2007年

黄圃飘色

民俗

黄圃镇

2007年

三角麒麟舞

传统舞蹈

三角镇

2009年

黄圃腊味传统制作工艺

传统技艺

黄圃镇

2009年

咀香园杏仁饼传统制作工艺

传统技艺

市经贸局

2009年

沙溪四月八

民俗

沙溪镇

2009年

石岐赛龙舟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石岐街道

2012年

小榄赛龙艇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小榄镇

2012年

东凤五人飞艇赛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东凤镇

2012年

南头五人飞艇赛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南头镇

2012年

大涌红木家具传统雕刻工艺

传统技艺

大涌镇

2012年

黄圃赛龙舟习俗

民俗

黄圃镇

2013年

小榄刺绣

传统美术

小榄镇

2013年

沙溪三月三

民俗

沙溪镇

2015年

南头灯酒习俗

民俗

南头镇

2018年

古建筑陶塑瓦脊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小榄镇

2022年

彩扎(中山起湾金龙)

传统美术

东区街道

2022年

石岐米酒酿造技艺

传统技艺

石岐街道

2022年

市级

鹤歌

传统音乐

沙溪镇

2006年

东乡民歌

传统音乐

火炬开发区

2008年

小榄菊花传统饮食习俗

民俗

小榄镇

2008年

三乡茶果传统饮食习俗

民俗

三乡镇

2010年

隆都传统饮食习俗

民俗

沙溪镇

2012年

阜沙单人农艇赛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阜沙镇

2012年

小榄花灯制作技艺

传统手工技艺

小榄镇

2015年

长洲扒仙艇习俗

民俗

西区街道

2016年

沙溪洪圣殿洪圣龙王宝诞醮

民俗

沙溪镇

2016年

市级

小榄洪拳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小榄镇

2016年

小榄荼薇花制品加工技艺

传统技艺

小榄镇

2016年

沙涌马家枪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南区街道

2018年

民众扒禾桶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民众街道

2018年

五桂山土沉香生产与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五桂山街道

2018年

港口天后诞

民俗

港口镇

2020年

三乡木偶戏

传统戏剧

三乡镇

2020年

小榄民间剪纸

传统美术

小榄镇

2020年

南朗林氏跌打

传统医药

南朗街道

2020年

黄圃传统民间食品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黄圃镇

2020年

海洲鱼饼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古镇镇

2020年

冈南李家拳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古镇镇

2020年

大涌刘家拳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大涌镇

2020年

长洲左手棍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西区街道

2020年

龙头环十八掌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沙溪镇

2020年

三角镇三人根艇赛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三角镇

2020年

刘氏毫火针疗法

传统医药

西区街道

2022年

石岐蔡家拳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石岐街道

2022年

张溪大棍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石岐街道

2022年

濠头郑家棍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火炬开发区

2022年

中山罗梁醒狮

传统舞蹈

西区街道

2022年

圣狮凤舞

传统舞蹈

沙溪镇

2022年

马南宝勤王故事

民间文学

南区街道

2022年

中山民谣

民间文学

中山市

2022年

黄圃三六九墟市习俗

民俗

黄圃镇

2022年

粤绣(雪花仿真绣)

传统美术

东区街道

2022年

石岐乳鸽菜式烹饪技艺

传统技艺

石岐街道

2022年

神湾禾虫捕捞及烹饪技艺

传统技艺

神湾镇

2022年

中山装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沙溪镇

2022年

板芙白溪瓷釉彩烧制技艺

传统技艺

板芙镇

2022年

港口龙艇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港口镇

2022年

龙瑞粥品传统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沙溪镇

2022年

陈天觉故事

民间文学

东区街道

2023年

狮舞(黄圃醒狮)

传统舞蹈

黄圃镇

2023年

曹步䦁花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古镇镇

2023年

古镇佛家拳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古镇镇

2023年

曹步周家拳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古镇镇

2023年

横栏五沙蔡李佛拳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横栏镇

2023年

中山罗梁武术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西区街道

2023年

古籍修复技艺(中山港口)

传统技艺

港口镇

2023年

骨木镶嵌雕刻技艺

传统技艺

石岐街道

2023年

木雕(大涌高浮雕)

传统技艺

大涌镇

2023年

中山民间牙雕技艺

传统技艺

坦洲镇

2023年

酱油酿造技艺(中山酱油酿造技艺)

传统技艺

火炬开发区

2023年

神湾菠萝种植和食品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神湾镇

2023年

隆都九大簋传统烹饪技艺

传统技艺

沙溪镇

2023年

中医传统制剂方法(石岐外感茶制作技艺)

传统医药

石岐街道

2023年

大环华佗信俗

民俗

火炬开发区

2023年

坦洲水上婚嫁习俗

民俗

坦洲镇

2023年


上一篇: 无 【关闭窗口】 下一篇: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