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山地情 > 中山故事
中山市南区文物古迹介绍——马公纪念堂
【作者】轶名 【文章来源】中山市文广新局 【成文日期】2009-10-10 【点击率】2660次

马公纪念堂位于南区沙涌村,建于1933年,是香港先施公司创办人马应彪为纪念先父马在明而建。纪念堂坐北向南,总占地面积约8100平方米

纪念堂规模颇大,正门为四柱三间三楼坊。进门中央置有一重檐八角攒尖顶的"在明亭",其后置有三座不同国家风格,各具其本身特色的建筑。正中为仿意大利式的两层建筑"一元堂";左边有仿英国式的三楼建筑"马公堂";右边有仿西班牙式的三楼建筑"妇儿院",现"妇儿院"改为"沙涌先施学校"。校内还置有娱乐设施供学生娱乐。

附:一元堂碑记

碑记长2.05,宽1.57,用黑麻石阴刻楷书而成,每字4厘米。全文照录:

夫纪念堂之建立所以纪念遗泽垂不朽而留永远之思念也有因其人其伟大之勋绩建不世功者因而纪念焉或其人忠义节烈浩然有不磨之正气堪为举世钦崇矜式者因而纪念焉或宗功祖德溯本寻源其来有自垂裕后人者因而纪念焉要以示不忘也故在国家则有纪念建国之元勋如中山之纪念堂是也在地方则有纪念其地所杰出之伟人如各名贤之纪念堂是也在宗教则纪念其本教之元首如各地之教堂是也若夫各氏族之祠庙又何一而非纪念其先人存木本水源之孝思乎特为祠庙古制也春秋祭祀济济趋跄礼节存焉而纪念堂则纪事实诵先芬其观感存焉盖使人人皆得瞻仰因而兴起其慎终追远之思念此本纪念堂之所由建亦本斯义也至本堂所纪念者则为十三世祖 一元公与夫廿一世祖 上登公及吾 父在明公也尝考家谱十三世生子四人由十四世祖以至十八世祖皆生子一二人至廿一世渐见蕃衍上登公生子六人第至子朝焕公即吾之祖而在明公之父也及吾本身生子十一人吾少远行甫出里门即存光宗耀祖之志今鹄的已达是宜纪念而独负其责亦吾五十一年前之本愿也维我祖父本一齐民未尝为官然农商世守孝悌力田昔人所谓无双事业固天爵尤荣也吾列祖既躬行农商之业及吾父绳其祖武耕农之外又曾远商异邦诏我后人而吾遂以少年游海外亦惟农商是业作始于雪梨之永生公司迨归国复创华信庄永昌泰先施等诸商业共八十余处盖一秉先祖父之遗训也今本堂既建因以一元名其堂上登名其楼在明名其亭而祖父之遗像悉悬诸楼中庶跻堂入室拾级登楼睹其名瞻其像触于目思于心皆存纪念之意进堂内也如此出堂外也未尝不然虽须舆而不敢或忘也或曰纪念一元祖上登祖矣奚为而不纪念远祖与列祖耶纪念一元祖考上登祖考矣奚为而不纪念一元祖妣上登祖妣耶纪念其父在明公矣奚为而不纪念其母李氏太夫人耶则曰夫礼统于尊纪念本枝至尊之一元祖即所以纪念列祖也纪念祖考即所以纪念祖妣也纪念吾父即所以纪念吾母也况另有公园幼稚园之建筑是专报劬劳而为纪念者耶兹以马公一元名其堂亦犹某氏某公祠某氏某公家庙而已矣至于远祖南宝公忠义节烈崇祀公贤绩若史乘巍巍祠宇祥启吾乡是又别一纪念中外民族尚且崇而拜之固邦家之光非宗族之荣矣堂成晨自为记以示后人使后之人纪念其亲纪念其先亦犹余之纪念吾祖父庶几流长源远一揆后先斯则建立者之所期望也

中华民国二十三年孟冬谷旦

二十四传孙应彪谨志

马应彪(18611944),乳名马味。南区沙涌人,香港先施公司创始人。少时家贫,1880年赴澳洲,初在矿山淘金,继种蔬菜,后设小肆于雪梨出售蔬菜。1890年开永生、永泰生果栏。1895年在香港开华信庄及永昌泰金山庄,经营出入口货物,并兼办侨汇。1900年,马应彪抵达香港,会合郑干、陈霞、欧彬、黄焕南等澳洲归侨,在皇后大道中,创立香港先施百货公司并任司理、监督。1882年从澳洲回国后,追随孙中山先生奔走革命,在省澳轮渡中,以唱圣诗传教为名,宣传革命,唤起民众。辛亥革命后,曾任广东都督府庶务长,财政厅总参议,中山模范县训政委员兼财务组主任。后因民国政治不修,弃官回港任先施公司总监督。马应彪从商之余,在1915年捐款救济两江水灾,以后天津发生水灾,他又任筹赈会主任。又任广州红十字会主席,广州方便医院、光华医院、广东公医院、中山惠爱医院经理,香港雅丽氏、何妙玲医院财务主任,创办中山岐江医院并任主席。并在沙涌把自己的祖居改为"在明私塾",倡办沙涌妇女学校、幼儿园,兴建沙涌公园,修筑街道。又任石岐世光小学(含女子学校)、民生等学校校长,中山女子师范建校董事、广东女子学校校董。又捐资广州岭南大学并兼任校董,捐资石岐县立中学(今石岐一中)建课室,造福桑梓。19447月卒于香港,享年83岁。

 

上一篇: 中山市南区文物古迹介绍——沛勋堂 【关闭窗口】 下一篇: 中山市南区文物古迹介绍——沙涌幼稚园碑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