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李连枝先生史略
【作者】李炽康 程智民 【文章来源】《中山文史》(第20辑) 【成文日期】1990-12-20 【点击率】909次

  李连枝(1982-1986,字连载,号大之.沙溪镇沙平村人.父李灿华,年青时曾南渡澳洲做工,稍有积蓄,回国后娶妾各一人,生下二子三女,李连枝排行第五.他的长继父亦往澳洲谋生.他与郑翊汉女士结婚后生有儿女七人:一子二女移居美国,子在加州大学任职;其它各儿女均在香港分别从教从商.

  李连枝年幼时,曾在村中蒙馆就读.11岁上石岐入举人彭炳纲开设的大馆读书.他父亲复往澳洲后,母亲着 其返村就读与刘少侣馆.有一次,老师以:讨孙文檄为题,嘱诸生作文.但他认为孙中山先生是推翻清朝帝制的民族英雄,为何要声讨?于是拒不作此文.足见他从小就有独 立思考见解和爱国情怀.

  时值第一次世界形大战间,他父亲感到让儿女在乡间读古书,不合时势,于是在职1917年初便带连枝往港,寄寓堂兄处,到附近开设的英文书馆--励豪学校读书,课后再去补习中文。他还参加了当地基督教会开办的青年研经班,逢星期天往保罗礼拜堂聚会。不久,他接受圣士提反堂李求恩牧师的洗礼,加入了教会。

  1918年,他在港读完英文第六班后,转学到佛山一英人循道所所办的华英中学。该校系采旧制四年毕业的寄宿学校,讲授课程有圣经,中,英文,数,理,化等,设备较近代化..

  1922,他中学毕业后考上广州岭南大学,那时岭大采用学分制,他用三年及暑假时间便基本上修足学分,四年级时到附近小学兼任教席.他除学习勤奋外,还爱好体育活动,积极参加教会所办夏令营和冬令会,当驻地营、驻会讲师或导师。

  1925623,广州全市各界(包括大中学生),为响应抗议上海五卅惨案,举行罢课、罢爱国大游行。他随岭大师生队伍走在前头,当行经沙面对开的沙基路时,遭到由英国军官指挥的驻守在沙面的印?军人开机关枪扫射,许多师生纷纷受伤倒地。他急忙扑倒地上,??爬行到骑楼底。这时陆续有人扑倒在他背上,不下六、七人,他的眼镜给撞碎了,鞋子也丢了,被压得透不过气来。而背上受伤的同学,血流如注,染湿了他的衣衫。幸得这里附近有条横巷,大家互相牵拖爬过去,躲入一家小商店里,店里的人凿穿后墙,让他们转路回校。这次事件,死伤人不少,岭大死了一名教授、一名学生,受伤的就更多了。李连枝死里逃生,被压住胸部,回家请骨科医生医了几个月。从此,他祈望祖国富强免受欺凌之心,永铸胸臆!沙基路后来也改称“六二三路”以作纪念。

  1926年,李连枝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岭南在学,领得文学士学位和教育专科文凭,同年秋考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正待束装远行之际,恰逢末婚妻郑家催促他俩结婚,碍于世俗只好遵命。他就在是年7月中在港对保罗教堂与女士举行婚礼。因成家后负担较重,急于找职业,适逢旧同学介绍,他受聘前往北京任今是中学教席。该校经费系由冯玉祥将军资助,未几,因缺经费而停办。

  1927—1928年李连枝南返广洲,任教于岭大附中,至暑期辞去。转往佛山筹备母校华英中学(现佛山市一中)的复校工作,后由校董会聘任为校长,直至1932年。其间,他曾受聘为省教厅开设的全省英语教学研究会研究员。这时,华英中学救灾开设了木工和金工等料,学用结合,受到南京政府教育部的褒奖,成为全国有名中学之一。为了深造,他辞去校长之职,前往燕大教育学校进修。离院后从事教会工作,曾任基督教香港区英文书记,兼任商业印刷有限公司经理。

  自1951年起,李连枝担任香港联区循道学校校长。该校于1958年扩展为中学,仍由他主持,直至1962年退休,他把退休金给该作奖学金。但教区教育委员会极力挽留,到1935年才接纳他的离校请求。

  从1975年起,李连枝移居美国洛杉矶。自祖国实行开放改革政策后,经济建设发展很快。消息传到美国,华侨十分高兴,李连枝以迈之躯,19801982年连续返港参加国内旅行团,遍游各地,并曾回到中山探亲。他对祖国的建设发展,群众生活的改善,宗教活动等都很赞赏,曾对人说:假如我年轻20载,也愿回国服务。爱国之情,溢于言表。

  李连枝于1986年谢世,享年84岁。

上一篇: 最早传播西医科学的中国人黄宽 【关闭窗口】 下一篇: 广州数学界“四大天王”之一的刘芙初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微博 |  微信公众号:中山档案方志 | 返回首页
中山市档案馆、中山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主办

Copyright 2000- ©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165587号-2 网站标识码4420000022 地址: 中山市兴文路7号之一(查看地图) 邮编:528403

 
办公电话:0760-88328069 技术支持: 0760-88310669 电子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