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嘉良既是中山人的骄傲,更令高家基小学引为自豪。烟墩山下——冠军母校青春不老
【作者】蓝运良 郑汉雄 【文章来源】《中山日报》2003年1月11日 第 2927期 D1版 【成文日期】2003-01-11 【点击率】2437次

沿着一条小巷,顺斜坡而上,总算到了石岐高家基小学。背靠烟墩山,四围尽是很旧的民居。只有两幢五层高的教学楼和综合楼,连运动场也建在半山腰上,还有几处快乐体育园地。然而,就是这么一所占地面积只有5000多平方米的“小”学,却培育出了世界冠军江嘉良和数学家刘柏廉等杰出人物。

作为一所市一级学校,有着96年办学历史的高家基小学,以自己丰富的办学经验和锐意创新的精神,抒写了高家基人教育史上的灿烂篇章!

嘉良精神

江嘉良的名字对于中山人来说并不陌生,这位曾两夺乒乓球世锦赛男单冠军的直拍快攻选手,成了中山人的骄傲,更令高加基人深感自豪。因为,江嘉良就是从这所“小”学出来、沿着这条小巷出去,然后一步一步走上冠军领奖台的。

高家基小学是我省首批乒乓球传统项目学校,也是全市最早的基层训练点。校长梁炳根告诉记者,他们有一支学校乒乓球队,获得过全国、省、市先进体育工作者称号的老校长郑碧茜曾担任过教练,现任教练是来自湖北、曾获全国优秀教练并连续多年获市教练员特别贡献奖的张光林老师。

1971年设训练点以来,该校的乒乓球球队每天训练23个小时,从周一到周日,从不间断。有付出必有收获,迄今为止,该校共为国家、省、市输送了100多名优秀运动员,其中包括世界冠军江嘉良,澳洲十杰青年之一、澳洲女子单打冠军高遂盈,香港代表队主力队员莫卡莎,国家青年队队员杨海燕等优秀健儿。在已经举行的20届市小学生“容国团杯”乒乓球赛中,该校19次荣获团体冠军;1991———2001年参加省传统项目学校乒乓球赛,分别获得团体冠、亚、季军。由于成绩突出,该校先后被评为国家、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先进单位,多次获得省传统项目学校体育道德风尚奖。还吸引了来自美国、日本、加拿大、港澳台地区和国内28个省市的友好团体和球队前来参观访问,学校和球队享誉海内外。

为了提高球员的技术水平和心理素质,积累比赛经验,该校还努力创造条件,为球员提供参加比赛的机会。去年,校长梁炳根就和张教练一起,率领球队先后到西安参加了全国“向阳杯”乒乓球赛、到珠海参加了“容国团杯”全国乒乓球赛,取得了不俗的战绩。

那天采访时,记者发现,在整齐排列着9张球台的乒乓球馆,墙壁上不但有激励士气的标语,还贴满了江嘉良回母校“省亲”的照片,以及王励勤、孔令辉、刘国梁、王楠等乒坛名将鏖战时的动人“一瞬”。江嘉良精神每时每刻都在影响和激励着高家基小学的师生们。而今,该校乒乓球队正满怀信心,以世界冠军为奋斗目标,一步一个脚印,苦练基本功,时刻准备为学校争光、为祖国的体育事业再作贡献。

体艺特色

悠久的办学历史为高家基小学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他们以体艺为特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创设优良的育人环境,锐意改革、大胆创新,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近三年来,他们获全国、市、区近10项荣誉称号,有近10位教师的论文分别在国家级杂志上发表或在国家级、省级比赛中获奖。用梁校长的话来说就是:“我们的硬件设施在全区算不上最好,但我们的教学质量是有目共睹的。”去年,新课程标准终于在千呼万唤中出台了,该校领导充分认识到这次发生了质变的课改是一次极好的发展机遇。于是,他们学习新课标,领会新精神,走进新课程;于是,他们努力为教师创造学习提高的机会,先后组织了40多位教师到珠海、佛山、深圳等地参观学习,以尽快掌握新的教学理念,用理论指导新课程的实施;于是,他们纷纷把实施新课程的经验写成了20多篇教学后记或论文,并以宣讲会的形式,把课改实验推向了高潮。

校园文化

走进高家基小学校园,首先映入记者眼帘的那一盆盆立体设计的绿化盆栽:郁郁葱葱、生机勃勃。旁边挂着的一张张别出心裁的“认养卡”,引起了记者的极大兴趣,走近一看,卡上写着花名、认养人的名字和认养时间。据梁校长介绍,这是该校少先队大队部组织“小树苗认养活动”的“成果”。绿化盆栽,成了高家基小学一道美丽的风景!

绕过不很规则的操场,来到乒乓球馆前面的一条长长的通道,展现在面前的是一条色彩缤纷的壁画廊。梁校长说,这是该校每学期都举行壁画比赛的地方。这个学期的壁画比赛刚刚结束不久,墙上所保留的就是学生们的“得意之作”:快乐的校园生活、为希望工程捐款、美丽的校园环境……

该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十分注重“人性”,给师生提供了创作空间。楼道、展览室、乒乓球室、文化长廊……处处都贴满了学生的书画、文学作品。看着这些充满稚气与灵气的作品,记者不禁和梁校长相视而笑……

离开高家基小学,还是沿着那条小巷,记者默默为“高家基”祝福:愿冠军母校永放光芒!

 

上一篇: 吴玉芳眼中的江嘉良 【关闭窗口】 下一篇: 世界乒球冠军江嘉良笑称与文艺圈“绝缘”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微博 |  微信公众号:中山档案方志 | 返回首页
中山市档案馆、中山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主办

Copyright 2000- ©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165587号-2 网站标识码4420000022 地址: 中山市兴文路7号之一(查看地图) 邮编:528403

 
办公电话:0760-88328069 技术支持: 0760-88310669 电子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