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梁耀中 【文章来源】《中山文史》(第14~15辑) 【成文日期】2006-02-10 【点击率】1633次 | |||
在南朗镇生活的老一辈人,都知道有 李禄超字家驹,是中山市南朗镇岐山(李屋边)村人。其父亲 李禄超早年在美国相识 李禄超任县长未及一年,适孙科主理铁道部长。因孙与李是挚交,素如李之于,也因工作需要,便委任李为广九铁路局局长。中山模范县长一职,则由黄居素接任。 李禄超聘任地广九铁路局局长后,与其夫人孙氏(中山县左步人)定居于广州市东山农林下路,生有三子一女。长子李竟成、次子李国贤、三子李国兴,现分别在美国和千里达经营实业。 李禄超爱吃家乡所种的南瓜藤笋叶,笋叶炒猪肉,或中山特产之虾羔炒南瓜藤笋,成了他经常菜。家乡的亲友常给他送去。笔者青年时在广州居住,也多次将南瓜藤笋等家乡食品送到李公馆。 当时广九铁路的一班专业人员,很多是他的同乡南朗区人。如段长陈绍平,茶西村人氏,其后人现在美国和香港定居。广洲站长黄仕元,是南朗西村人,其子黄汉平负责货远股,现是南朗退休教师。岐山村的李桂桥渐服务于庶务股,现在香港泰山证券交易公司。行政票务股之程绍余,也是南朗亨美村人,现居香港。 广九铁路自广州连接罗湖至尖沙咀港九线,是我国交通要道。中英双方接触均需要一个能干而且精通英语的外交人才,李禄超当时出任铁路局长被认为是当之无愧的。事实当时的广九铁路管理上井井有条,尽管客运货远频繁,乘客仍感方便。抗日战争时期,这条铁路还成了我国军事物资的重要运输线路。 日本帝国主义侵华,广州沦陷后,广九铁路的大本营搬到英段。日军占领期间,部分员工继续在铁路服务,其行政主要人员都各自转业。李禄超全家先到香港居留,后往美国。其子李国兴到千里达经营实业后,李禄超也到了千里达定居,以过晚年生活。 1985年中山市政府在落实侨房政策中,优先退还李禄超的祖屋,由其在乡的堂弟李恩盘代管,李禄超接到通知后,非常感动,亲笔写信回乡表示感谢。 一九八六年七月,李禄超怀着愉快的心情从千里达回到阔别了四十多年的广州市居住。他看到广州城的建设新貌,看到了现代化的火车站代替了陈旧的广九站,精神上感到兴奋。他的回来,受到广州市政府的重视,安排他为广州政府参事室副主任。但由于疲劳过度,他不久便患了病。岐山村的乡亲李杏春(党支部书记)和李建洲等闻讯,立即赶往问候,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