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炳祥
【作者】中山市志(1979-2005)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市志(1979-2005)》 【成文日期】2012-10-07 【点击率】132次

 


 

  李炳祥(1905—1959),又名永孝,祖籍香山县南蓢(今中山市南朗镇)岐山村(李屋边),出生于菲律宾马尼拉市。父亲是轮船锅炉修理技师,思想开明,是洪门致公党成员。母亲善良贤淑,虽是文盲,却很重视儿女的教育,17岁便送其回国读书,就读上海复旦中学,后转入青年会中学,参加上海大学夏令讲习所,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和共产党,1924年秋参加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由于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和国语,1925年被派往苏驻华使馆及冯玉祥部工作。1926年参加北伐,后赴汉口任苏联顾问鲍罗廷英文翻译。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公开叛变革命,形势越来越恶化,中共中央决定让李炳祥随鲍罗廷由蒙古撤回苏联,然后留在莫斯科学习。由于其妻王亚璋(中共第五届候补中央委员)已怀孕,不能长途跋涉,经周恩来同意,他返菲律宾从事革命活动。1927年秋抵菲律宾马尼拉市,组织华、菲工人运动。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办报宣传抗日,成立进步团体。抗日战争爆发后,发动华侨和国际友人支援国内抗战,并创办《建国周报》,倡言团结。1941年日军侵菲后,与华侨和当地人民共同进行抗日至日本投降。反对内战,遭菲当局传讯,1946年被迫离菲往香港,继续负责海外华侨工作。长期在艰苦的环境下工作,身患多种疾病。1949年受命北上协助筹备亚澳工联会议。1950年在中央机关负责外事工作。1957年秋因风湿性心脏病发作而瘫痪,1959年6月12日病逝。
 

上一篇: 郑景康 【关闭窗口】 下一篇: 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