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君海
【作者】中山市志(1979-2005)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市志(1979-2005)》 【成文日期】2012-09-04 【点击率】480次

 


 

  程君海(1850—1932),又名步瀛,字籍笙、守坚,香山县南蓢(今中山市南朗镇)安定村人。天资聪颖,博通经史,年轻时通过科举考试成“补博士弟子员”。不满清廷腐败统治,发誓永不为官,甘愿到翠亨村当教授村童的教馆先生。年幼的孙中山是其学生,除给学生授课外,还常常给学生讲述清兵入关时如何屠杀汉人,后来又大兴“文字狱”等,培养学生民族主义精神。对勤奋好学的孙中山特别器重,把推翻清朝希望寄托在孙中山身上,孙中山对其十分敬重。孙中山13岁时离开翠亨出外求学,后来投身民主革命,他一直关心孙中山成长。一天正用餐,闻讯清廷下令缉捕孙中山,激动地说,“帝象(孙中山乳名)果能实行余志,诚不负所望矣!”黄花岗起义失败后,因与孙中山密切的师生关系,受到牵连被迫离开家乡,北上天津宣传革命。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婉拒广东革命政府的多次任职,回乡设馆任教,撰写《孙中山传》。为其题跋的林直勉回忆,该传中附有孙中山手书的补充资料,堪称研究孙中山的珍贵资料,可惜抗日战争时这批资料在香港遭日军所毁。1931年“九一八”事变,儿子程少籍正在广州读书,马上写信鼓励和支持儿子参加抗日救亡。垂暮之年见日军节节进犯,东北失守,忧心如焚竟致去世。

 

上一篇: 刘宗骏 【关闭窗口】 下一篇: 黄映奎、黄佛颐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