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田
【作者】中山市志(1979-2005)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市志(1979-2005)》 【成文日期】0202-10-27 【点击率】256次

 


 

  草田(1921—1994),又名丹路,原名黎观暾,祖籍香山县南蓢(今中山市南朗镇)泮沙西坑村。1921年4月20日出生于越南西贡。香港知名作曲家,兼写词、配乐。8岁随父母移居广州,初中毕业后随父亲定居香港,1939年香港育才英文书院毕业。参加香港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举办的群众歌咏救亡活动,当合唱队指挥,到港九青年会及各学校工会教唱抗日歌曲。加入青年会随军服务团奔赴前线宣传抗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考入设在曲江的广东省立艺术专科学校,毕业后留校任教,开始作曲,在新音乐社出版的音乐杂志《每月新歌选》及《音乐知识月刊》上发表《游击队歌》、《战马嘶鸣》、《过来吧,兄弟》、《留在那里干什么?》等歌曲。抗战胜利后回到香港,任《新音乐月刊》(华南版)编委。创作许多反映社会现实的歌曲,尝试用方言为普罗大众写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2月为领队之一,率香港音乐界观光团回内地为解放军演出。1953年加入长城电影公司,1956年创作电影插曲《十个手指头》获国家文化部颁发荣誉奖。1971年后以香港银星艺术团艺术指导的身份3次率团赴新加坡、马来西亚访问演出。1977年香港话剧团创办后又为不少剧目担任作曲、配乐和音乐总监,1979年赴北京出席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1980年被聘为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创作委员会委员。1983年、1987年任政协广东省第五、六届委员会委员。1984年退休。30年间共为100部电影作曲、配乐,名片有《绝代佳人》、《梁上君子》、《大女儿经》、《花花世界》、《都会交响乐》、《乔迁之喜》、《巴士奇遇结良缘》等,曾为凤凰影片公司的大型歌舞剧《海上儿女》创作音乐。1985年出席中国音乐家协会第四届代表大会。1987年与费明仪等发起成立香港合唱团协会。1994年2月13日病逝,同年3月香港戏剧协会为其颁授特别纪念奖。育有一对儿女。儿子黎小田是流行音乐作曲家,女儿黎海宁是编舞家,妻子傅月美是舞台剧演员及导演、香港演艺学院戏剧学院讲师,主编《大时代中的黎草田——一个香港本土音乐家的道路》一书。

上一篇: 王颂明 【关闭窗口】 下一篇: 雷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