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绍芬(1911—1997),笔名黄克,1911年5月2日出生于香山县沙溪(今中山市沙溪镇)象角大兴村。电影艺术家、摄影家。中山师范毕业后,1925年往上海民新影片公司当学徒,1930年与孙瑜合作拍摄处女作《故都春梦》,后拍摄《野草闲花》、《天伦》等多部影片。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件发生,将现场拍摄十九路军英勇杀敌和人民群众支援前线的实情制成纪录片《十九路军抗日战史》。1933—1941年,参与拍摄《三个摩登女性》、古装戏《貂蝉》、《葛嫩娘》等10部影片。1943年8月,拒绝与日本人合作拍摄反动影片《春江遗恨》,改行入职上海正乙化学工厂。抗日战争胜利后重返影坛。1946年任上海文华影业公司摄影指导兼技术部主任,拍摄故事片《假凤虚凰》、《母与子》、《太太万岁》、《夜店》、《艳阳天》和戏曲片《越剧精华》,1948年拍摄中国第一部彩色戏曲片《生死恨》。上海解放时,为上海市摄影队负责人之一,用镜头记录解放军进城的壮观情景。1949年后,在上海多家电影制片厂任摄影师、总工程师兼技术办公室主任等。1953年,在彩色故事影片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中负责摄影。1954年周恩来总理在参加日内瓦会议时邀请喜剧大师卓别林观看该影片,卓别林在观看时感动落泪,连声称赞是出色的影片。该片获1954年捷克斯洛伐克卡罗维·发利第8届国际电影节争取自由斗争奖,1955年爱尔兰第9届爱丁堡国际电影节映出奖,1957年再获文化部1949—1955年度优秀影片个人一等奖,同年拍摄的《女篮五号》获苏联第6届世界青年联欢节银质奖章。1960年拍摄的《聂耳》(与罗从周合作)获卡罗维·发利第12届国际电影节传记片奖。1980年拍摄的京剧戏曲片《白蛇传》获文化部优秀影片奖,次年再获大众电影百花奖。《十五贯》(与陈震祥合作)、《宋士杰》、《林则徐》、《枯木逢春》等影片在国内外获奖。1992年获第一届电影电视摄影师学会颁发荣誉证书。任中国摄影家协会第三、四届理事、中国摄影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1997年1月21日在上海辞世。
|